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8461发布日期:2022-07-19 23:2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原位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


背景技术:

2.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会导致水质变坏,造成水质污染,常见的有酸、碱、盐等无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耗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等。水质污染危害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方法改善水质,抑制水体污染。水质原位修复改善作为一种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将污染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阻止水质污染的发生,具有见效快、投资省、效益好的诸多优点。其中,底层充氧方式和机械混合方式是水质原位修复改善技术的常用方法之一。
3.底层充氧方式可提高水体底层溶解氧,有效抑制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然而对水体表层藻类繁殖控制效果较差,水体循环混合作用范围小,不利于充氧水体向四周扩散。机械混合方式具有较高的混合效率,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但不具备直接向水体充氧的功能,底层溶解氧提高缓慢,抑制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的效果较差,对voc去除率较低。
4.因此,底层充氧方式和机械混合方式受限于各自不足,适用范围较窄,单一作用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水质改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解决了底层充氧方式和机械混合方式单一作用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水质改善效果的问题,使两者优势互补,既提高水体底层溶解氧,有效抑制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又通过混合作用加速充氧水体向四周扩散。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包括承台,承台为柱状结构,其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承台的通孔处贯穿设置有主输气导管,主输气导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充气泵,另一端连通有若干分支输气导管,分支输气导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承台靠近分支输气导管的周边设置有一圈滑槽,滑槽上设置有若干滑杆,滑杆通过驱动电机作用沿滑槽转动;滑杆上活动连接有若干搅动杆。
7.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8.主输气导管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分支输气导管,转换接头开设有若干接口。
9.滑杆外壁固定有若干套筒接头,搅动杆设置于套筒接头上。
10.套筒接头呈高低间隔分布。
11.出气孔呈等间隔均匀分布。
12.装置还包括搭载平台,搭载平台与承台的顶端固定。
13.驱动电机通过供电线路连接至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和充气泵均设置于搭载平台
上。
14.主输气导管和分支输气导管均采用聚乙烯材质。
15.承台、滑杆、搅动杆均采用钢质。
16.搅动杆上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搅拌叶,搅拌叶呈螺旋状结构。
17.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改变分支输气导管、出气孔的数量和分布,可实现空气释放量、释放速率及位置的灵活调整;通过改变滑杆的数量、搅动杆数量和分布,可实现水体搅动的灵活调整;实现了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的联合作用,有效发挥了两种方式的各自优势;采用组装方式,操作简便,提高了安装效率,进一步提升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承台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承台的俯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的分支输气导管的连接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的分支输气导管的结构图。
23.图中,1.承台,2.主输气导管,3.滑槽,4.滑杆,5.套筒接头,6.搅动杆,7.转换接头,8.分支输气导管,9.出气孔,10.橡胶塞,11.充气泵,12.驱动电机,13.供电线路,14.供电单元,15.搭载平台,16.水,17.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5.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作用的可组装水质改善装置,如图1-图5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承台1,主输气导管2,滑槽3,滑杆4,套筒接头5,搅动杆6,转换接头7,分支输气导管8,出气孔9,橡胶塞10,充气泵11,驱动电机12,供电线路13,供电单元14,搭载平台15。
26.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包括承台,承台中央放置有主输气导管,主输气导管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分支输气导管,分支输气导管管壁设有出气孔。如图2和图3所示,承台周边设置有一圈滑槽,滑杆在驱动电机作用下沿着滑槽运动,滑杆壁设有若干套筒接头,呈高低间隔分布;套筒接头可连接搅动杆,搅动杆随滑杆同步运动。
27.承台采用钢材,固定在搭载平台上,直径为300mm~1000mm,承台中央为预留孔,预留孔直径与主输气导管相匹配。
28.主输气导管采用聚乙烯材质,直径为100mm~300mm。
29.分支输气导管采用聚乙烯材质,直径为30mm~100mm,出气孔呈等间隔均匀分布,直径为5mm~20mm。
30.如图4所示,转换接头各端直径与主输气导管、分支输气导管相匹配,预留端可用橡胶塞密封。
31.滑杆采用钢材,直径为50mm~200mm,滑槽宽度与滑杆相匹配。
32.搅动杆采用钢材,直径为10mm~40mm,套管接头焊接在滑杆上,尺寸与搅动杆相匹配。
33.如图5所示,出气孔呈等间隔均匀分布,可实现更好的空气释放。
34.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可在搅动杆上环形等间距设置多个搅拌叶,搅拌叶呈螺旋状结构。
35.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按照如下步骤操作使用:
36.步骤1:将主输气导管2竖直放置在承台1的中间位置,将主输气导管2的一端与充气泵11相连;
37.步骤2:将转换接头7的一端插入主输气导管2,预留端采用橡胶塞10封堵,采用密封条对转换接头7与主输气导管2、橡胶塞10的接合部位进行密封;
38.步骤3:根据方案设计,将一个或多个分支输气导管8插入转换接头7,空气释放量、释放速率及位置可通过改变分支输气导管、出气孔的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整,采用密封条对转换接头7与分支输气导管8的接合部位进行密封;
39.步骤4:根据方案设计,将一个或多个滑杆4安装在滑槽3中,将滑杆4的驱动电机12通过供电线路13接入供电单元14;
40.步骤5:根据方案设计,将搅动杆6接入相应数量和位置的套筒接头5中;
41.步骤6:打开充气泵11,空气通过主输气导管2和转换接头7进入分支输气导管8,从出气孔9进入水16中;
42.步骤7:启动驱动电机12,滑杆4沿着滑槽3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圈运动,滑杆4的运动速度可通过改变驱动电机12的功率输出进行调整,搅动杆6随着滑杆4同步运动,从而带动水16的运动。
4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搭载平台15固定于船体的锚杆、明桩等设施上,从而完成水体的充氧与搅拌;装置可应用于池塘、湖泊等需要水质原位修复的区域。
44.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5.(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水质改善方案,通过改变分支输气导管、出气孔的数量和分布对空气释放量、释放速率及位置作出灵活调整;
46.(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水质改善方案,通过改变滑杆数量、搅动杆数量和分布对水体搅动情况作出灵活调整;
47.(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底层充氧与机械混合的联合作用,有效发挥了两种方式的各自优势;
48.(4)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输气导管、滑杆、搅动杆均采用组装方式,不仅简易便携、操作简便,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应性。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