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31329268发布日期:2022-08-31 06:3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污染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活饮用水质的好坏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传统的杀菌消毒措施目前存在处理效率低、产生消毒副产物等问题,新型臭氧杀菌法、紫外杀菌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等,有效的改善饮用水的水质,保障饮用水的健康。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后生成的大量羟基自由基及新生态氧间接氧化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并进入细菌的细胞内氧化胞内有机物,从而达到杀菌消毒、净化水质的目的。但是溶解态臭氧极不稳定,易分解生成o2,导致臭氧的利用率较低,从而难以提高对微生物和病毒的处理效率。紫外线消毒容易操作,易实现自动化,然而单纯紫外线消毒需要一定的照射时间和辐射剂量速等,如果照射不足,不足以杀死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合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储水罐、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紫外灯;所述储水罐内部设置有透明罩,所述紫外灯设置在透明罩内部;所述透明罩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外部相连,外部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透明罩内部;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透明罩内经过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管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储水罐内部的液体通过进水管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内产生臭氧微纳米气泡,并通过出水管流入储水罐。
6.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罐上部,出水口设置在储水罐下部。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处设置有气泵,外部气体通过气泵流入进气管,最终进入透明罩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罩设置在储水罐内部顶壁上,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透明罩顶部。
9.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固定安装在储水罐上方。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在水处理罐内部设置有透明罩,透明罩内部设置紫外灯,紫外灯一方面能够直接对水处理罐内部的液体进行消毒杀菌,另一方面能够照射透明罩内部空气并
产生臭氧,臭氧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内产生的臭氧微纳米气泡能够降解水中难降解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12.(2)本实用新型设置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可进行循环式水处理,使臭氧微纳米气泡停留时间长,能够提升对水的杀菌消毒效果,避免溴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使饮用水更加的健康安全;
13.(3)本实用新型采用紫外线和臭氧双重手段进行消毒杀菌,充分提高了紫外与臭氧的利用率,联合使用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消毒功能,增强了水处理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升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的标记为:
16.1、储水罐;2、进水口;3、出水口;4、气泵;5、透明罩;6、进气管;7、紫外灯;8、微纳米气泡发生器;9、出气管;10、进水管;1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储水罐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和紫外灯7;所述储水罐1内部设置有透明罩5,所述紫外灯7设置在透明罩5内部,紫外灯7可产生紫外线,对储水罐1内的液体进行消毒杀菌;所述透明罩5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6与外部相连,外部气体通过进气管6进入透明罩5内部,在紫外灯7的照射下,透明罩5内可稳定的生成臭氧;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9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透明罩5内经过紫外灯7照射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管9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上设置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储水罐1内部的液体通过进水管10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臭氧和水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中高效混合,产生大量臭氧微纳米气泡,并通过水管11进入储水罐1中,水中的气泡破裂后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其超强氧化作用可降解水中难降解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罐1上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进水口2设置在储水罐1上部,出水口3设置在储水罐1下部,待处理水污染物通过进水口2进入储水罐1内部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出水口3排出。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6处设置有气泵4,外部气体通过气泵4流入进气管6,最终进入透明罩5内部。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罩5设置在储水罐1内部顶壁上,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透明罩5顶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固定安装在储水罐1上方。
22.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应用原理:本装置应用时,空气通过气泵4进入到透明罩5中,紫
外灯7一方面可直接对储水罐1的液体进行杀毒消菌,另一方面能够照射空气产生臭氧,并通过出气管9进入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中,储水罐1中的水通过进水管10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臭氧和水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中高效混合,产生大量臭氧微纳米气泡,臭氧水通过出水管11进入储水罐1中,水中的气泡破裂后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其超强氧化作用可降解水中难降解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23.本实用新型采用紫外线和臭氧双重手段进行消毒杀菌,增强水处理效果。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循环式水处理,使臭氧微纳米气泡停留时间长,能够提升对水的杀菌消毒效果,避免溴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使饮用水更加的健康安全。
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和紫外灯(7);所述储水罐(1)内部设置有透明罩(5),所述紫外灯(7)设置在透明罩(5)内部;所述透明罩(5)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6)与外部相连,外部气体通过进气管(6)进入透明罩(5)内部;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9)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透明罩(5)内经过紫外灯(7)照射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管(9)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上设置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储水罐(1)内部的液体通过进水管(10)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内产生臭氧微纳米气泡,并通过出水管(11)流入储水罐(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1)上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进水口(2)设置在储水罐(1)上部,出水口(3)设置在储水罐(1)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处设置有气泵(4),外部气体通过气泵(4)流入进气管(6),最终进入透明罩(5)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5)设置在储水罐(1)内部顶壁上,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透明罩(5)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8)固定安装在储水罐(1)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和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储水罐、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紫外灯,储水罐内部设置有透明罩,透明罩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外部相连,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透明罩内经过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管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储水罐内部的液体通过进水管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臭氧微纳米气泡,并通过出水管流入储水罐。本装置采用紫外线和臭氧双重手段进行消毒杀菌,增强水处理效果;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循环式水处理,使臭氧微纳米气泡停留时间长,能够提高消毒效果,并保证饮用水健康安全。并保证饮用水健康安全。并保证饮用水健康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郭菲菲 章亮 徐祥 张以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