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8771发布日期:2022-09-10 08:1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水体黑臭主要是含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水进入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好氧速率大于大气复氧速率,导致水体缺氧,产生黑臭类物质的现象。带有曝气装置的生态浮床,一方面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净化水体,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可向水体复氧,改善水体的黑臭现象。
3.现有的曝气装置多为固定式,不能随水深调节曝气管的位置,影响曝气效果。此外,曝气孔堵塞后,现有的曝气装置拆卸清理不便。因此,需设计一种提升灵活、拆卸方便的纳米曝气生物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它有便于拆卸和安装,清洗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包括曝气机、纳米气泡发生器、曝气装置、生态浮床和悬挂机构;其中,
6.所述曝气机、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曝气装置依次通过输气管串联连接;
7.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布气管、三通管和两根曝气管;所述布气管垂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输气管的尾端连接;所述三通管的输入端与布气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曝气管上均布地开设多个曝气孔,两根曝气管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连接;
8.所述生态浮床设在曝气装置的上方,该生态浮床包括浮动框架、多块浮床板和多个种植蓝;所述浮动框架是由两根纵向杆和两根横向杆构成的矩形框;所述浮床板由多块单元板根据浮动框架的尺寸拼接而成并固定在浮动框架内,每块单元板上设有一个蓝孔;多个种植蓝一一对应地放置在浮床板上的多个蓝孔中;
9.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卡扣、四个连接环和两根提升钢丝绳;所述悬挂杆跨接在所述浮动框架的两根纵向杆的中部之间,该悬挂杆的中部开设一个插孔;所述卡扣在所述布气管的上端插置在悬挂杆的插孔中后固定布气管,使曝气装置悬挂在生态浮床上;两个连接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悬挂杆的左、右边底面上,另外两个连接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布气管的中下部的左、右侧面上;两根提升钢丝绳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位于布气管的左、右侧面上的连接环,该两根提升钢丝绳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位于悬挂杆上的两个连接环后固定到水体两岸的固定桩上。
10.上述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布气管的一端通过进气接头与所述输气管的尾端连接,两根曝气管的一端各自通过连接盘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连接;
11.上述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其中,两根曝气管的另一端安装配重
块。
12.上述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种植蓝内种植水生植物。
1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具有以下特点:便于拆卸和安装,清洗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同时,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长度的曝气管,曝气装置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中的生态浮床的俯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中的悬挂机构与曝气装置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包括曝气机1、纳米气泡发生器2、曝气装置4、生态浮床5和悬挂机构。
19.曝气机1、纳米气泡发生器2和曝气装置4依次通过输气管3串联连接。
20.曝气装置4包括布气管42、三通管43和两根曝气管45;其中,布气管42垂直设置且上端通过进气接头41与输气管3的尾端连接;三通管43的输入端与布气管42的下端连接;两根曝气管45上均布地开设多个曝气孔46,两根曝气管45的一端各自通过连接盘44一一对应地与三通管43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两根曝气管45的另一端安装配重块47。
21.生态浮床5设在曝气装置4的上方,该生态浮床5包括浮动框架52、浮床板51和多个种植蓝6;其中,浮动框架52是由两根纵向杆和两根横向杆构成的矩形框;浮床板51由多块单元板根据浮动框架52的尺寸拼接而成并固定在浮动框架52内,每块单元板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的正方形板,每块单元板上设有一个蓝孔;多个种植蓝6一一对应地放置在浮床板51的多个蓝孔中,种植蓝6内种植水生植物。
22.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9、卡扣91、四个连接环7和两根提升钢丝绳8;其中,悬挂杆9跨接在浮动框架51的两根纵向杆的中部之间,该悬挂杆9的中部开设一个插孔;卡扣91在布气管42的上端插置在悬挂杆9的插孔中后固定布气管42,使曝气装置4悬挂在生态浮床5上;两个连接环7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悬挂杆9的左、右边底面上,另外两个连接环7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布气管42的中下部的左、右侧面上;两根提升钢丝绳8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位于布气管42的左、右侧面上的连接环7上,该两根提升钢丝绳8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位于悬挂杆9上的两个连接环7后固定到水体两岸的固定桩上。
2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使用时,根据生态浮床5的尺寸选择曝气管45的长度,然后曝气管45与连接盘44螺接。通过拉动两根提升钢丝绳8,调节曝气装置4在水面下的深度,入水深度以不触及河流等水体底部为宜,以防底泥阻塞曝气孔46。可根据实际需要转动布气管42来调整曝气管45与水体流向的夹角,待调整好曝气管45的方向后通过卡扣91固定布气管42,防止水流冲刷改变曝气管45的方向,影响曝气效果。
24.当曝气管45的曝气孔46堵塞需要清洁时,可先松开卡扣91,再提升两根提升钢丝
绳8将曝气装置4提升上来,然后拧下与连接盘44螺接的曝气管45进行清理。
25.本实用新型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由于通过悬挂机构将曝气装置悬挂和固定在生态浮床上,便于调整曝气管的深度和角度,提高曝气效果。由于曝气管通过螺接方式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清洗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同时,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长度的曝气管,曝气装置适应性强。
26.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包括曝气机、纳米气泡发生器、曝气装置、生态浮床和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曝气装置依次通过输气管串联连接;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布气管、三通管和两根曝气管;所述布气管垂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输气管的尾端连接;所述三通管的输入端与布气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曝气管上均布地开设多个曝气孔,两根曝气管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生态浮床设在曝气装置的上方,该生态浮床包括浮动框架、多块浮床板和多个种植蓝;所述浮动框架是由两根纵向杆和两根横向杆构成的矩形框;所述浮床板由多块单元板根据浮动框架的尺寸拼接而成并固定在浮动框架内,每块单元板上设有一个蓝孔;多个种植蓝一一对应地放置在浮床板上的多个蓝孔中;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卡扣、四个连接环和两根提升钢丝绳;所述悬挂杆跨接在所述浮动框架的两根纵向杆的中部之间,该悬挂杆的中部开设一个插孔;所述卡扣在所述布气管的上端插置在悬挂杆的插孔中后固定布气管,使曝气装置悬挂在生态浮床上;两个连接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悬挂杆的左、右边底面上,另外两个连接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布气管的中下部的左、右侧面上;两根提升钢丝绳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位于布气管的左、右侧面上的连接环,该两根提升钢丝绳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位于悬挂杆上的两个连接环后固定到水体两岸的固定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的一端通过进气接头与所述输气管的尾端连接,两根曝气管的一端各自通过连接盘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曝气管的另一端安装配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蓝内种植水生植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通过输气管串联连接的曝气机、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曝气装置,还包括生态浮床和悬挂机构。曝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布气管、三通管和两根曝气管;布气管垂直设置且上端与输气管的尾端连接;生态浮床设在曝气装置的上方;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卡扣、四个连接环和两根提升钢丝绳;悬挂杆固定在生态浮床上;卡扣在布气管的上端插置在悬挂杆的插孔中后固定布气管;四个连接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悬挂杆的左、右边底面上和布气管的左、右侧面上;两根提升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位于布气管的两个连接环,另一端穿过位于悬挂杆上的两个连接环后固定到水体两岸的固定桩上。本实用新型便于拆卸和安装。于拆卸和安装。于拆卸和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兵 袁芳建 袁大英 张红军 董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7
技术公布日:2022/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