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浮岛

文档序号:33109558发布日期:2023-02-01 01:5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浮岛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浮岛,属于水污染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2.生态浮岛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使得水体中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使得水质指标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3.现有的生态浮岛湿地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在水面波动较大时,生态浮岛容易产生倾覆现象,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还会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不易倾覆的生态浮岛。
5.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浮岛,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支撑底板和设置在支撑底板空心结构内的培养原料层,在支撑底板周边设有悬浮块。
6.优选地,悬浮块为中空结构,悬浮块内设有能使生态浮岛漂浮的填充层。
7.优选地,悬浮块的底面设有凸纹结构层,用以提高生态浮岛与水面的接触面,增加生态浮岛的稳定性。
8.优选地,培养原料层底面设置有能使植被穿过的网状结构层,固定植被根系,提高植被稳定性。
9.优选地,培养原料层顶面和底面都设置有能使植被穿过的薄膜,防止培养原料层撒落。
10.优选地,支撑底板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均设置有能使植被通过的孔。
11.优选地,支撑底板上方安装有稳定植被的防护网,避免植被受外界环境影响,保护生态浮岛内部植被的稳定。
12.优选地,支撑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悬浮板,提高生态浮岛与水面的接触面。
13.优选地,防护网由立柱固定。
14.优选地,支撑底板上面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一端向内弯折,方便拖拽或搬移生态浮岛。
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有效避免生态浮岛出现大幅度晃动,从而提高生态浮岛的稳定性能,避免湿地内部结构受到破坏;2、当外界环境比较恶劣时,能够避免生态浮岛表面植被不受到破坏,提高了浮岛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降低了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浮块的仰视图;
19.图4为支撑底板中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态浮岛,主要是小微湿地的生态浮岛,包括湿地浮岛,该生态浮岛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支撑底板3和设置在支撑底板3空心结构内的培养原料层7,该培养原料层7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得水质指标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支撑底板3外侧设有悬浮块6,在悬浮块6内设有填充层5;悬浮块6的底面设有凸纹结构层61,用以提高生态浮岛与水面的接触面,增加生态浮岛的稳定性。悬浮块6的外壳可以选用无污染、可降解的材质,避免湿地浮岛内部结构影响生态环境。支撑底板3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均设置有能使植被通过的孔31。培养原料层7的顶面和底面都设置有薄膜8,防止培养原料层撒落水中。培养原料层7底面设置有网状结构层4,当植被根系延伸至水中后,网状结构4能够固定植被根系,提高植被的稳定性。支撑底板3的上方安装有立柱11,且立柱11的两侧均安装有绳体9,绳体9的内部连接有防护网10。防护网10采用耐磨性较高的材料编制而成,避免植被受外界环境影响,保护生态浮岛内部植被的稳定。支撑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1,连接柱1呈阵列分布在支撑底板3的底面,且连接柱1的底端安装有悬浮板2,悬浮板2能够提高湿地浮岛与水面的接触面,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悬浮块6的宽度不小于防护网10的长度,且悬浮块6的底面与支撑底板3的底面平齐。支撑底板3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3,且把手13的一端向内弯折,方便拖拽或搬移生态浮岛。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浮岛,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支撑底板(3)和设置在支撑底板(3)空心结构内的培养原料层(7);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底板(3)周边设有悬浮块(6),所述悬浮块(6)的底面设有凸纹结构层(61),所述支撑底板(3)的底部安装有悬浮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块(6)为中空结构,所述悬浮块(6)内设有能使生态浮岛漂浮的填充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原料层(7)底面设置有能使植被穿过的网状结构层(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原料层(7)顶面和底面都设置有能使植被穿过的薄膜(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3)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均设置有能使植被通过的孔(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3)上方安装有稳定植被的防护网(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0)由立柱(11)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3)上面安装有把手(13),且把手(13)的一端向内弯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岛,该生态浮岛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支撑底板和设置在支撑底板空心结构内的培养原料层,在支撑底板周边设置悬浮块,能够有效避免生态浮岛出现大幅度的晃动,提高生态浮岛的稳定性,避免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同时,通过在支撑底板的上方安装有防护网,当外界环境比较恶劣时,能够避免浮岛表面植被受到破坏,提高了浮岛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降低了经济损失。降低了经济损失。降低了经济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禹文东 曹兆阳 郝奇林 谢海敏 吴涛 罗云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3/1/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