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余热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8296发布日期:2023-09-07 21:2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污泥余热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具体为污泥余热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公知的污泥干化装置利用额外的热源,但是在污泥处理厂或临近的垃圾处理厂一般会有废气排放烟道,而烟道气余热大多采用回收利用的方式是提供生活生产用热水,并无针对污泥干化的技术。

2、专利号为20142070014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烟道气余热的污泥干化装置,包括烟道,还包括导热油加热炉和空心桨叶干化机,所述导热油加热炉设置在烟道中部,空心桨叶干化机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炉的进出口连接,热媒介注入空心桨叶;所述空心桨叶干化机还包括分别与污泥上料机和污泥收集机连接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在于,将烟道气余热与污泥干化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导热油加热炉的热媒介和空心桨干化机结合实现湿污泥的干化,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环保无污染。

3、上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通过烟气对媒介进行加热,热媒介进入空心桨叶中,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升温干化,然而,上述过程中,湿泥与桨叶的接触面积有限,从而干化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泥余热干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进气管、排气管、湿泥进管、干泥排管,所述主体的外部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主体的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板,所述主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板分为进气腔、排气腔,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一端与固定板侧面连接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靠近固定架的一端开设有空腔,并通过设置连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

3、优选的,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设在主体的两端,并分别与主体两端的进气腔、排气腔连通。

4、优选的,所述湿泥进管、干泥排管分别靠近进气管、排气管设置,且端处依次贯穿主体、干燥筒。

5、优选的,所述干燥筒的外侧筒壁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形成干燥间隙。

6、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板整体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二通孔。

7、优选的,所述主体在排气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上端与主体开设的维修口对应,且主体在维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体的内部设置干燥筒,并在过滤筒的内部设置转轴,在转轴的内部开设与一端平齐的空腔,同时,在转轴的侧壁开设若干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使烟气同时进入干燥间隙以及空腔中,对干燥筒的内部以及外壁同时进行升温加热,内侧的烟气在进入干燥筒后,与干燥筒内部的湿泥充分接触,大大的提高了对湿泥干化的效率;同时通过在排气腔的内部设置可分离的过滤筒,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过滤筒对排出的烟气进行快速的过滤,防止烟气中含带灰尘排出,同时在长期使用后,可快速的对过滤筒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与主体(1)连接的进气管(2)、排气管(3)、湿泥进管(4)、干泥排管(5),所述主体(1)的外部一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主体(1)的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7)、固定板(8),所述主体(1)的内部通过固定架(7)、固定板(8)分为进气腔(9)、排气腔(10),所述固定架(7)的中部设置有一端与固定板(8)侧面连接的干燥筒(11),所述干燥筒(1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7)、固定板(8)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12)靠近固定架(7)的一端开设有空腔(13),并通过设置连接轴(14)与电机(6)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所述转轴(1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分设在主体(1)的两端,并分别与主体(1)两端的进气腔(9)、排气腔(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泥进管(4)、干泥排管(5)分别靠近进气管(2)、排气管(3)设置,且端处依次贯穿主体(1)、干燥筒(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11)的外侧筒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形成干燥间隙(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13)连通的第一通孔(17),所述固定板(8)整体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二通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在排气腔(10)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19),所述过滤筒(19)的上端与主体(1)开设的维修口对应,且主体(1)在维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进气管、排气管、湿泥进管、干泥排管,所述主体的外部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主体的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板,所述主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板分为进气腔、排气腔,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一端与固定板侧面连接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靠近固定架的一端开设有空腔,并通过设置连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烟气同时进入干燥间隙以及空腔中,对干燥筒的内部以及外壁同时进行升温加热,大大的提高了对湿泥干化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锒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朗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