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4539发布日期:2023-05-15 00:0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


背景技术:

1、混凝过程是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处理过程,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该混凝过程中所需要实用到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包括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混凝池、絮凝池、混凝沉淀池、第一过水孔、第二过水孔,所述接触氧化池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水解酸化池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池和所述絮凝池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孔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絮凝池流体连通,具体地,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过水管,所述过水管插入到所述絮凝池中并且和所述絮凝池连通,以此使得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絮凝池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泥斗,所述过水管和所述泥斗连通,从所述过水管进入的废水进入到所述泥斗中,经过所述泥斗的沉淀后将底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所述泥斗排出到外界;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相互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水平面呈预设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水平面也呈预设角度的夹角。

2、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三过水孔和集水槽,所述第三过水孔将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相互流体连通,从而使得所述水解酸化池中的废水通过所述第三过水孔流入到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混凝沉淀池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中的经过沉淀的水流入到所述集水槽中以待集中处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还包括操作通道,所述操作通道分别分布在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絮凝池、所述混凝沉淀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池之间,并且由所述操作通道将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分隔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所述操作通道用以设备管理者行驶以便于管理这些设备。

4、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和所述过水管连通,使得经过所述过水管的废水经所述导流筒流入到所述泥斗中。

5、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所述泥斗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底面组成,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底面连接,所述泥斗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状,即上面的宽度大于下面的宽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斜面状和所述底面相连,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二斜面也与所述水平面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0度-90度,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0度-90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9度,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9度。

8、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7度,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也17度。

9、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相接处放置在所述导流筒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导流筒相距预设的距离,从而使得经所述导流筒的废水流向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后被扩散倒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两侧,然后流入倒所述泥斗中。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中还包括运泥小车,所述运泥小车用以运送所述泥斗排出的污泥,其包括小车拉手、小车主体和万向轮,所述小车拉手和所述小车主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小车主体的底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混凝池、絮凝池、混凝沉淀池、第一过水孔、第二过水孔,所述接触氧化池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水解酸化池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池和所述絮凝池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孔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絮凝池流体连通,具体地,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过水管,所述过水管插入到所述絮凝池中并且和所述絮凝池连通,以此使得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絮凝池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泥斗,所述过水管和所述泥斗连通,从所述过水管进入的废水进入到所述泥斗中,经过所述泥斗的沉淀后将底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所述泥斗排出到外界;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相互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水平面呈预设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水平面也呈预设角度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过水孔和集水槽,所述第三过水孔将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相互流体连通,从而使得所述水解酸化池中的废水通过所述第三过水孔流入到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混凝沉淀池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中的经过沉淀的水流入到所述集水槽中以待集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通道,所述操作通道分别分布在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絮凝池、所述混凝沉淀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池之间,并且由所述操作通道将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分隔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所述操作通道用以设备管理者行驶以便于管理这些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和所述过水管连通,使得经过所述过水管的废水经所述导流筒流入到所述泥斗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底面组成,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底面连接,所述泥斗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状,即上面的宽度大于下面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斜面状和所述底面相连,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二斜面也与所述水平面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0度-90度,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0度-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9度,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9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7度,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也17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相接处放置在所述导流筒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导流筒相距预设的距离,从而使得经所述导流筒的废水流向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后被扩散倒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两侧,然后流入倒所述泥斗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泥小车,所述运泥小车用以运送所述泥斗排出的污泥,其包括小车拉手、小车主体和万向轮,所述小车拉手和所述小车主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小车主体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其包括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混凝池、絮凝池、混凝沉淀池、第一过水孔、第二过水孔,所述接触氧化池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水解酸化池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池和所述絮凝池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孔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絮凝池流体连通,具体地,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过水管,所述过水管插入到所述絮凝池中并且和所述絮凝池连通,以此使得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絮凝池相互流体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泥斗,所述过水管和所述泥斗连通,从所述过水管进入的废水进入到所述泥斗中,经过所述泥斗的沉淀后将底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所述泥斗排出到外界;所述混凝沉淀池还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相互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水平面呈预设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水平面也呈预设角度的夹角。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瑞美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