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6316发布日期:2023-07-20 10:4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生产用设备清理,具体涉及一种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碳纤维原丝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依次经过上油、干燥致密化等两道工序,上油使得纤维丝束上附着一定量的油剂,上油后的丝束进行干燥致密化时需要经过多个干致热辊,因此这些热辊表面会沾染油剂。油剂在高温作用下会被蒸发干燥化,从而形成坚硬的油脂层附着在热辊表面。经过长期累积,油脂层越来越厚,这会直接影响从热辊表面通过的丝束的质量,严重时会使丝束产生毛丝甚至断丝,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各热辊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为人工手持铲刀钻进热辊缝隙中进行清理,这不仅要承受热辊余温的炙烤,而且还需要注意热辊旋转带来的伤害,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能够克服人工手持铲刀钻进热辊缝隙中进行清理时,不仅要承受热辊余温的炙烤,而且还需要注意热辊旋转带来的伤害,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不足。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包括:支撑架组件、操作杆组件和用于清除热辊表面附着物的铲刀,所述操作杆组件可水平、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件上,所述铲刀设置在所述操作杆组件上且处于所述支撑架组件的外侧。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升降机构,所述操作杆组件可水平、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的螺杆,所述操作杆组件可水平、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架本体上的横梁,所述横梁上构造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且所述第一螺帽处于所述横梁的上方。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组件包括套管和连接在所述套管上的操作杆,所述铲刀设置在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套管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紧固件,所述连接杆上依次间隔地构造有多个螺纹孔,各所述螺纹孔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分别能够螺纹连接在任意两个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套管限位在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之间。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在所述套管上,所述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可伸缩连接,所述铲刀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组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体内构造有插槽,所述第一杆体上还构造有分别与所述插槽连通的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杆体上构造有多个依次间隔分布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杆体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个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并和第二螺帽螺纹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杆体的周向,所述第四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组件还包括第三紧固件和夹持体,所述夹持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夹持体内构造有卡槽,所述夹持体上还构造有分别与所述卡槽连通的第五通孔及第六通孔,所述铲刀上构造有第七通孔,所述铲刀安装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铲刀的刀刃处于所述卡槽外,所述第三紧固件分别依次贯穿所述第五通孔、第七通孔、第六通孔并和第三螺帽螺纹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体上连接有操作扶手,所述操作扶手与铲刀分列在所述支撑架组件的两侧;和/或,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架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当需要对热辊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理时,可将本申请的清理装置放置在距热辊一定距离的地方,并使铲刀处于合适的清理位置,然后手握操作杆组件以支撑架组件为支点向上提拉,同时也可以适度地推动支撑架组件,则铲刀就会将热辊表面的附着物铲下,多次变换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清理。这样可以避免清理人员直接进入热辊区域进行清理,进而又避免了热辊余温的炙烤和热辊旋转可能带来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组件、操作杆组件(1)和用于清除热辊表面附着物的铲刀(2),所述操作杆组件(1)可水平、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件上,所述铲刀(2)设置在所述操作杆组件(1)上且处于所述支撑架组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支撑架(3)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上的升降机构,所述操作杆组件(1)可水平、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杆(4)和连接在所述连接杆(4)上的螺杆(5),所述操作杆组件(1)可水平、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上,所述支撑架(3)包括支撑架本体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架本体上的横梁(31),所述横梁(31)上构造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5)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6),且所述第一螺帽(6)处于所述横梁(3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组件(1)包括套管(11)和连接在所述套管(11)上的操作杆,所述铲刀(2)设置在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套管(11)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接杆(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紧固件(7),所述连接杆(4)上依次间隔地构造有多个螺纹孔(8),各所述螺纹孔(8)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7)分别能够螺纹连接在任意两个所述螺纹孔(8)内,所述套管(11)限位在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3),所述第一杆体(12)连接在所述套管(11)上,所述第二杆体(13)与第一杆体(12)可伸缩连接,所述铲刀(2)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组件(1)还包括第二紧固件(14),所述第一杆体(12)内构造有插槽,所述第一杆体(12)上还构造有分别与所述插槽连通的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二杆体(13)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杆体(13)上构造有多个依次间隔分布的第四通孔(15),所述第二杆体(13)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二紧固件(14)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个第四通孔(15)、第三通孔并和第二螺帽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杆体(13)的周向,所述第四通孔(15)的数量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组件(1)还包括第三紧固件(16)和夹持体(17),所述夹持体(17)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13)上,所述夹持体(17)内构造有卡槽,所述夹持体(17)上还构造有分别与所述卡槽连通的第五通孔及第六通孔,所述铲刀(2)上构造有第七通孔,所述铲刀(2)安装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铲刀(2)的刀刃处于所述卡槽外,所述第三紧固件(16)分别依次贯穿所述第五通孔、第七通孔、第六通孔并和第三螺帽(18)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2)上连接有操作扶手(9),所述操作扶手(9)与铲刀(2)分列在所述支撑架组件的两侧;和/或,还包括移动机构(10),所述支撑架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10)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热辊表面附着物清理装置,包括支撑架组件、操作杆组件和用于清除热辊表面附着物的铲刀,操作杆组件可水平、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支撑架组件上,铲刀设置在操作杆组件上且处于支撑架组件的外侧。根据本技术,当需要对热辊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理时,可将本申请的清理装置放置在距热辊一定距离的地方,并使铲刀处于合适的清理位置,然后手握操作杆组件以支撑架组件为支点向上提拉,同时也可以适度地推动支撑架组件,则铲刀就会将热辊表面的附着物铲下,多次变换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清理。这样可以避免清理人员直接进入热辊区域进行清理,进而又避免了热辊余温的炙烤和热辊旋转可能带来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新,张青,韩笑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