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9639发布日期:2023-10-28 14:4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消毒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2、目前的大多数的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在对医疗器械清洗的过程中,多采用用水清洗后,直接放入收纳盒中,不进行消毒以及干燥处理,导致医疗器械上仍会有残留物,影响医疗器械的下次使用。

3、比如现有技术的中国专利号为:cn215899927u的一种心内科临床手术器具消毒装置,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面设有下套环,所述下套环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网罩,所述网罩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上套环。”

4、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该现有技术是将手术器具通过操作口处投入网罩的内部,并下滑盖板,使得盖板旋转套接在上套环上,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并使得转盘上的手术器具相对清洁刷旋转,同时向连通管通入清水,清水通过喷水管喷向网罩内的手术器具,清洗后关闭电机以及停止供水,向上旋出盖板,并使得盖板顶面上的成磁性吸盘与横杆吸附固定,取出清洗后的手术器具。该现有技术虽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初步的清理,但是用清洁刷刷完后,不能对及时对医疗器械进行升降,对消毒器械进行沥水处理,再进行消毒处理,并且未采取干燥措施,导致医疗器械上会留有残留物,直接导致医疗器械下次的正常使用,同时降低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医疗器械清洗后不能进行消毒和干燥处理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贯穿箱体顶面的液压泵,箱体的一侧面上部贯穿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干燥处理的热风机,箱体位于热风机相邻的两个侧面上部均贯穿设有紫外线框,两个紫外线框相对一侧面均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紫外线灯管,液压泵的底面伸出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面下方且位于箱体的底面贯穿设有转轴,且箱体的底面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伺服电机。

3、优选的,紫外线框的底面下方设有进水管,箱体的内壁中部设有喷头,进水管通过弯头管与喷头连接。

4、优选的,液压杆的底面连接有橡胶盖,橡胶盖的周侧下部铸造有外螺纹牙路。

5、优选的,橡胶盖的下方设有倒置式圆台型的橡胶网罩,橡胶网罩的内壁上部铸造有与外螺纹牙路适配的内螺纹牙路,橡胶盖与橡胶网罩螺纹连接。

6、优选的,橡胶网罩的内腔底面为锥形,且橡胶网罩的底面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橡胶网罩的周侧及底面均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水孔。

7、优选的,转轴的周侧套设有与橡胶网罩内腔适配的清洁刷,箱体远离热风机的一侧面设有箱门。

8、优选的,箱门的下方且位于箱体的一侧面贯穿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周侧套设有锁紧阀门,箱体的底面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腿。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该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通过液压泵的设置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升降处理,对医疗器械进行沥水,加快医疗器械的干燥。

11、同时箱体内壁上部设置的紫外线灯管能对医疗器械进行紫外线消毒,同时箱体一侧面设置的热风机能加快对医疗器械的干燥,保证医疗器械卫生的同时也加快了对医疗器械的干燥,利于医疗器械的直接使用,并且提高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属于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贯穿箱体顶面的液压泵,箱体的一侧面上部贯穿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干燥处理的热风机,箱体位于热风机相邻的两个侧面上部均贯穿设有紫外线框,两个紫外线框相对一侧面均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紫外线灯管,液压泵的底面伸出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面下方且位于箱体的底面贯穿设有转轴,且箱体的底面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伺服电机,转轴的周侧套设有清洁刷。该心内科临床清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升降进行沥水处理,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与干燥,便于医疗器械的下次使用,同时提高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江,丁国珍,丛庆玲,刘占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艳江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