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6313发布日期:2023-04-30 00:2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


背景技术:

1、在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中,需要足够的小分子易生化的bod有机物,目前大部分污水厂都存在进水bod较低导致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情况,为了使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就不得不在生化系统添加碳源。

2、常见的碳源以甲醇、乙酸钠、葡萄糖为主,但这些碳源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

3、1、甲醇作为碳源时,反应时间慢,需要较长时间的生物反应期,同时甲醇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会对尾水排放产生负面因素,且甲醇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4、2、乙酸钠作为碳源时,污泥产量增大明显,污泥处理成本增加很大,乙酸钠还存在cod当量较低,价格较高的不利因素。

5、3、葡萄糖作为碳源时,容易引起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污泥膨胀,而且更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氮积累,不能长期使用。

6、针对常用单一碳源的诸多缺点特研制更适应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使用的复合碳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中,需要足够的小分子易生化的bod有机物,目前大部分污水厂都存在进水bod较低导致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情况,为了使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就不得不在生化系统添加碳源,常见的碳源以甲醇、乙酸钠、葡萄糖为主,但这些碳源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提出的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葡萄糖酸钠50kg、回收醇类溶剂500kg和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450kg。

4、优选的,所述回收醇类溶剂为各个工厂回收的各种醇类溶剂,仅包括常用的甲醇、乙醇、丙三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类或几类均可。

5、优选的,所述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为仅靠生化条件即可达到一级a标准出水的市政污水厂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水解后上清浓缩液,所述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的磷含量要求5mg/l。

6、优选的,所述葡萄糖酸钠含量大于97%。

7、优选的,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包括以下制备方法:将重量为50kg的葡萄糖酸钠加入到重量为500kg的回收醇类溶剂中混合搅拌至葡萄糖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市政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450kg,在好氧条件下搅拌6个小时后,厌氧封存即可制得1000kg的复合碳源。

8、优选的,所述好氧条件为溶解氧在2~3mg/l的条件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发明通过采用回收醇类溶剂为原料,既解决了醇类溶剂回收后的处理难题,又为污水厂提供了高效的碳源,其cod当量在50万以上,同时,该复合碳源的产泥量相比普通碳源要少50%以上,并且,反硝化反应速度快,比单一碳源更快适应污水处理生化脱氮除磷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葡萄糖酸钠50kg、回收醇类溶剂500kg和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45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醇类溶剂为各个工厂回收的各种醇类溶剂,仅包括常用的甲醇、乙醇、丙三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类或几类均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为仅靠生化条件即可达到一级a标准出水的市政污水厂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水解后上清浓缩液,所述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的磷含量要求5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酸钠含量大于9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方法:将重量为50kg的葡萄糖酸钠加入到重量为500kg的回收醇类溶剂中混合搅拌至葡萄糖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市政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450kg,在好氧条件下搅拌6个小时后,厌氧封存即可制得1000kg的复合碳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条件为溶解氧在2~3mg/l的条件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厂生物脱氮除磷使用的复合碳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葡萄糖酸钠50kg,回收醇类溶剂500kg和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450kg,所述回收醇类溶剂为各个工厂回收的各种醇类溶剂,仅包括常用的甲醇、乙醇、丙三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类或几类均可,所述剩余污泥水解上清液的磷含量要求5mg/l,所述葡萄糖酸钠含量大于97%。本发明通过采用回收醇类溶剂为原料,既解决了醇类溶剂回收后的处理难题,又为污水厂提供了高效的碳源,其COD当量在50万以上,同时,该复合碳源的产泥量相比普通碳源要少50%以上,并且,反硝化反应速度快,比单一碳源更快适应污水处理生化脱氮除磷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慕喜成,李维峰,李亚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中淼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