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4423发布日期:2023-08-18 12:4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具体为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水色图像识别是通过图像显示提取水样特征,提取反映图像本质的关键指标,以达到自动进行图像识别或分类的目的,图像特征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诊,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等。此处采用颜色特征进行处理,基于颜色矩的特征提取。

2、发现中国专利号为“cn111182184a”公开的一种可回收的水下长期视频监测装置,包括基座、两套锁紧机构、吊装装置、视频监测装置、清洗装置和rov操作插拔连接器插座。本发明公开的可回收的水下长期视频监测装置,视频监测装置用于对水下进行视频监测,清洗装置用于对水下的摄像机的镜头及其防护罩进行清洗,实现对水下摄像机镜头及其防护罩的长期污损防护,使得该水下视频监测装置可以长期服役;锁紧机构为可拆卸机构,可使视频监测装置从基座上拆卸下来,使该水下长期视频监测装置变得可回收,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与可靠性,而且还更加环保。

3、上述专利文件及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问题一,在针对检测设备外部清洗时,采用表面的接触式刷洗,在刷洗时容易阻挡识别画面,同时采用电动结构进行清洗时,耗能较大,不利于长期使用。

5、问题二,在进行摄像头识别使用时,针对检测设备的角度调整时结构复杂,联动的结构容易产生损坏,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解决了以下问题:

3、1、接触时刷洗容易产生阻挡和耗能较大的问题,采用观测套筒表面设置连续的阶梯型圆周分布的异形清洗弧槽对水流进行导向,同时根据异形清洗弧槽表面的截面变化对经过的水流进行压强的变化,实现负压冲洗。

4、2、摄像头调节结构复杂,容易损坏的问题,采用角度调节装置的连接箍对识别装置进行限位,通过吊装吊机在阻尼弧形箍的作用下,对识别装置进行角度调节,使识别装置可在同一位置进行360度角度的拍照识别。

5、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包括地面平台和观测套筒,清洗舱和地面平台,所述地面平台表面栓接设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端部与清洗舱顶面连接,所述清洗舱顶面嵌入设有角度调整电机,所述清洗舱表面设有异形清洗弧槽,且异形清洗弧槽沿清洗舱表面圆周分布,且相邻异形清洗弧槽之间高度不同,所述观测套筒内部靠近顶面处设有十字安装架,所述十字安装架底面栓接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表面设有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表面夹持设有阻尼弧形箍,所述阻尼弧形箍底部连接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底面与观测套筒内部底面栓接。

7、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吊装电机和连接箍,所述吊装电机顶面与十字安装架顶面栓接,所述十字安装架底面与吊装电机顶面栓接,所述吊装电机两侧设有l型连接杆,且l型连接杆端部活动轴接,所述吊装电机的输出轴与l型连接杆端部连接,所述十字安装架底端两侧铰接设有连接箍,所述连接箍与识别装置表面卡合。

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顶面设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顶面设有螺纹调节柱,且螺纹调节柱端部螺纹嵌入活动套管内部,且活动套管端部与支撑柱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螺纹调节柱顶面与阻尼弧形箍底端连接,且阻尼弧形箍设有两组。

9、优选的,所述异形清洗弧槽两端端面直径为中心位置截面直径的两倍,且异形清洗弧槽两端截面大小相同,相邻所述异形清洗弧槽长度和轮廓均相同,所述角度调整电机与输出轴与观测套筒顶面花键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箍内壁和阻尼弧形箍内壁均涂覆设有硅胶涂层,所述连接箍和阻尼弧形箍弧度均与识别装置表面相抵,所述观测套筒为全透明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定位座和牵引绳,所述定位座一侧设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有绕线轴,且绕线轴两端贯穿定位座两端,所述绕线轴表面缠绕设有牵引绳,且牵引绳远离绕线轴的一端为y型,所述观测套筒表面两侧栓接设有连接座,所述表面与牵引绳端部缠绕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观测套筒的清洗识别流程如下:

13、sp1:设备安装,所述设备安装为将牵引装置底部安装在地面平台顶面,将观测套筒内部的识别装置与角度调节装置安装;

14、sp2:水色图像识别,所述水色图像识别为将观测套筒在牵引装置的带动下投放至水域内部,并通过牵引装置调节深度,识别装置工作在角度调整电机的带动下对水域外部图像进行检测;

15、sp3:局部自动清洗,所述自动清洗为水域中流通的水流沿观测套筒外部表面分布的异形清洗弧槽进行导流,对异形清洗弧槽内部的污渍进行冲压清洗

16、sp4:调节自动清洗,所述调节自动清洗为通过角度调整电机滴啊东观测套筒旋转角度至与水域内部水流流动方向相同位置,在异形清洗弧槽的导向下对观测套筒表面进行多角度清洗;

17、sp5:设备回收,所述设备回收为通过牵引装置的作用将水域内部的观测套筒向上拉动,装置脱离水域与地面平台顶面接触,将识别装置拆卸,完成整个装置的回收。

18、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提供了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采用观测套筒表面设置连续的阶梯型圆周分布的异形清洗弧槽对水流进行导向,使进入水域中的观测套筒表面可在水流的流动下通过异形清洗弧槽进行清洗,同时根据异形清洗弧槽表面的截面变化对经过的水流进行压强的变化,实现负压冲洗,在角度调整电机的旋转带动下,实现观测套筒表面的多角度清洗,无需设置单独的清洗装置进行刷洗和冲洗,耗能低,清洗效率高,实现观测套筒表面的自动快速低耗能的清洗使用。

21、2、本发明采用过角度调节装置的连接箍对识别装置进行限位,通过吊装吊机在阻尼弧形箍的作用下,对识别装置进行角度调节,使识别装置可在同一位置进行360度角度的拍照识别,使识别镜头拍照范围更广泛,便于对水色进行多方位的分析。



技术特征:

1.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包括地面平台(1)和观测套筒(3),清洗舱和地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平台(1)表面栓接设有牵引装置(2),所述牵引装置(2)端部与清洗舱顶面连接,所述清洗舱顶面嵌入设有角度调整电机(4),所述清洗舱表面设有异形清洗弧槽(12),且异形清洗弧槽(12)沿清洗舱表面圆周分布,且相邻异形清洗弧槽(12)之间高度不同,所述观测套筒(3)内部靠近顶面处设有十字安装架(5),所述十字安装架(5)底面栓接设有角度调节装置(7),所述角度调节装置(7)表面设有识别装置(6),所述识别装置(6)表面夹持设有阻尼弧形箍(8),所述阻尼弧形箍(8)底部连接设有支撑柱(9),且支撑柱(9)底面与观测套筒(3)内部底面栓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7)包括吊装电机(701)和连接箍(703),所述吊装电机(701)顶面与十字安装架(5)顶面栓接,所述十字安装架(5)底面与吊装电机(701)顶面栓接,所述吊装电机(701)两侧设有l型连接杆(702),且l型连接杆(702)端部活动轴接,所述吊装电机(701)的输出轴与l型连接杆(702)端部连接,所述十字安装架(5)底端两侧铰接设有连接箍(703),所述连接箍(703)与识别装置(6)表面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9)顶面设有活动套管(11),所述活动套管(11)顶面设有螺纹调节柱(10),且螺纹调节柱(10)端部螺纹嵌入活动套管(11)内部,且活动套管(11)端部与支撑柱(9)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螺纹调节柱(10)顶面与阻尼弧形箍(8)底端连接,且阻尼弧形箍(8)设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清洗弧槽(12)两端端面直径为中心位置截面直径的两倍,且异形清洗弧槽(12)两端截面大小相同,相邻所述异形清洗弧槽(12)长度和轮廓均相同,所述角度调整电机(4)与输出轴与观测套筒(3)顶面花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箍(703)内壁和阻尼弧形箍(8)内壁均涂覆设有硅胶涂层,所述连接箍(703)和阻尼弧形箍(8)弧度均与识别装置(6)表面相抵,所述观测套筒(3)为全透明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2)包括定位座(201)和牵引绳(203),所述定位座(201)一侧设有牵引电机(204),所述牵引电机(204)的输出轴连接设有绕线轴(202),且绕线轴(202)两端贯穿定位座(201)两端,所述绕线轴(202)表面缠绕设有牵引绳(203),且牵引绳(203)远离绕线轴(202)的一端为y型,所述观测套筒(3)表面两侧栓接设有连接座(205),所述表面与牵引绳(203)端部缠绕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套筒(3)的清洗识别流程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水色图像识别用悬浮式自动清洗装置,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观测套筒,清洗舱和地面平台,地面平台表面栓接设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端部与清洗舱顶面连接,清洗舱顶面嵌入设有角度调整电机,清洗舱表面设有异形清洗弧槽,相邻异形清洗弧槽之间高度不同,角度调节装置表面设有识别装置,使进入水域中的观测套筒表面可在水流的流动下通过异形清洗弧槽进行清洗,同时根据异形清洗弧槽表面的的截面变化对经过的水流进行压强的变化,实现负压冲洗,在角度调整电机的旋转带动下,实现观测套筒表面的多角度清洗,无需设置单独的清洗装置进行刷洗和冲洗,耗能低,清洗效率高,实现观测套筒表面的自动快速低耗能的清洗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平阳,戴能武,向东方,谭巍欣,冯海平,吴谢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