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7284发布日期:2023-10-26 04:5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深井采矿泥浆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1、煤矿煤井水主要来源是煤矿采挖过程的冲洗水、地层渗水夹杂煤屑、主斜井、输煤皮带清洗水、煤矿井巷道的冲洗水以及工作面炮眼用水等等;目前常见的处置方式,是将煤井水引入水仓中进行沉淀,上层水通过泵输送至地面进行处置,水仓的沉积物定期进行清理;造成水仓时常处于工作状态,一旦发生透水事故时,水仓失去了原有应急储水作用。

2、目前普遍采取定期清挖水仓沉渣,水仓上层液通过高压水泵输送至地面污水处理站予以处理。每次清挖水仓工程量大,清挖工作费工费时,作业过程中还存在安全隐患,固液分离后还需要将上层液输送至地面污水站进行处理,耗时耗力不利于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用于煤井水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4、s1, 煤井水经收集流入煤井水收集池,通过渣浆泵泵送至浓缩池,此过程中在煤井水收集池与浓缩池连接的管道中投放絮凝剂;

5、s2,浓缩池中的煤井水在絮凝剂的作用后,上层清液溢流至清水池,下层浓缩煤泥浆通过渣浆泵泵送至振动筛;

6、s3,振动筛的筛上物直接进入煤矿输送机输送至地面,筛下物收集后泵送至离心机中进行脱水处理,此过程中在振动筛与离心机连接的管道中投放絮凝剂;

7、s4,经过离心机脱水后,分离后的固相煤泥直接进入煤矿输送机输送至地面,液相清液流至清水池。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s3中的絮凝剂是根据煤井水的流量及含煤量的多少分别投放不同剂量、不同配比的絮凝剂。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振动筛中的筛下物还经过均质搅拌器处理,所述筛下物经过均质搅拌器后再添加絮凝剂。

10、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为可调激振力的精铣振动筛,所述离心机为矿用离心机。

11、进一步的,所述浓缩池的下部一端连接煤井水收集池,另一端连接振动筛,浓缩池的上部连接清水池。

12、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的筛上物出口接煤矿输送机,筛下物出口接均质搅拌器。

13、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机的液相出口与清水池连接,固相出口与煤矿运输机连接。

14、更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由絮凝剂制备装置制备并直接投放在管道中。

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6、本发明提供了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煤井水在浓缩池中在絮凝剂的作用下沉淀,下层浆液再经过振动筛处理,筛下物经过絮凝剂处理后再进入离心机完成固液分离;振动筛的筛下物进入离心机之前需经过均质搅拌器搅拌后并加入絮凝剂,提高了离心机的分离效果,经离心机分离后可直接得到清水;其中浓缩池中的上层清液和离心机分离的液相均进入清水池,清水池中的水可直接供生产使用,不再需要向地面输送到污水处理站,实现了煤井水就地处理的零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用于煤井水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3中的絮凝剂是根据煤井水的流量及含煤量的多少分别投放不同剂量、不同配比的絮凝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振动筛(5)中的筛下物还经过均质搅拌器(6)处理,所述筛下物经过均质搅拌器(6)后再添加絮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4)为可调激振力的精铣振动筛,所述离心机(7)为矿用离心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2)的下部一端连接煤井水收集池(1),另一端连接振动筛(4),浓缩池(2)的上部连接清水池(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4)的筛上物出口接煤矿输送机(5),筛下物出口接均质搅拌器(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7)的液相出口与清水池(3)连接,固相出口与煤矿运输机(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由絮凝剂制备装置(8)制备并直接投放在管道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就地处理零排放工艺,用于煤井水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煤井水浓缩沉淀、振动筛分离沉淀物、筛下物搅拌和筛下物离心分离。通过该工艺处理后的煤井水可直接进入清水池供生产使用,分离出的煤渣被煤矿输送机传送至底面,实现了煤井水就地处理的零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楼辉阳,张凤,许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智楷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