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2353发布日期:2023-10-12 01:4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


背景技术:

1、在农村污水处理环保设施中,农村污水处理曝气设备采用交流市电供电方式,此种供电方式有明显的缺点。一方面浪费电源。另一方面供电的取点比较困难,河道距离供电的距离比较远。因此采用光伏曝气能够解决此问题。

2、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过程会用到多功能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等,每个池之间通过泵进行连接输送,通过检测池体内部的液位高度,来控制泵的运行,因此会使用到相应的液位变送器,但是由于沉淀池的底部会产生大量的淤泥沉淀,进而导致投放到内部的液位变送器极易被覆盖,最终检测到的液位高度具有较大误差,另一方面,对前端池子内部进行污水输送时,其抽取的位置固定,无法根据实际的液位高度对抽取深度进行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能够满足污水处理工艺的需要,对沉淀池的液位测量更加精准,避免淤泥沉淀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污水抽取的位置可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包括多功能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其中多功能调节池与厌氧池相连,厌氧池与缺氧池相连,缺氧池与好氧池相连,好氧池与沉淀池相连,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与多功能调节池相连,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与沉淀池相连,每个池体之间通过水泵或者连通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的下方均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多功能调节池与厌氧池之间的输送水泵均安装在顶部。

3、进一步的,该智能控制平台还包括信息接口单元,光伏污水知识专家数据库、光伏知识决策树、专家控制系统,plc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和现场控制装置。

4、进一步的,电流变送器采集光伏组件的电流,电压变送器采集蓄电池端的输出电压,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采集多功能调节池的液位高度,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采集沉淀池的液位高度,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模拟量输入模块,信息接口单元是连接网络与专家系统的接口;光伏污水知识专家数据库含有光伏组件的电流、蓄电池端的输出电压、多功能调节池的液位高度、沉淀池的液位高度等数据;光伏知识决策树对于光伏专家知识数据库中的数据做出分析判断。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的顶部均设置有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柱,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升降柱的底部,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的下方设置有液位检测模块,且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的底端均安装有压力探头。

6、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探头的顶部连接有信号线,且信号线从升降通道的顶部向上穿出,所述升降通道的内壁顶端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升降柱套设在导向杆的表面,所述升降柱的侧边设置有齿条。

7、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多功能调节池与厌氧池之间均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齿条相啮合。

8、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柱和螺纹套筒,所述螺纹柱固定安装在升降柱的底部,所述螺纹柱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套设有转动套环,所述转动套环的表面通过杆件与抽水管道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筒沿着螺纹柱通过旋转的形式进行升降,所述抽水管道的末端随着螺纹套筒进行同步升降运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吊杆、压力探头和底板,所述吊杆的顶部与升降柱侧边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杆的底部安装有压力探头,所述吊杆的侧边连接有支撑杆。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拉杆,所述底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拉杆的末端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挡块。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该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的智能化程度高。由远程控制模块采集控制器中的数据,实现手机app操作,发送指令,给控制器改变与选择约束条件,控制器自动选择程序运行,实现无人值守。节约成本,由于手机app可以发送指令,不需要人去现场巡检,节约运输费用,节省时间。

14、2.该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进行升降运动,同时带动了与抽水管道相连的高度调节机构进行同步升降,因此能够灵活调控具体的抽取高度,根据该过程能够精准控制每次输送后的液位高度。

15、3.该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在沉淀池内部的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中,设置有液位检测模块,通过底部的拉杆和底板,即可搭放在淤泥沉淀的顶部,避免淤泥沉淀将压力探头进行填埋,提高了检测的精准性。



技术特征:

1.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调节池(5)、厌氧池(4)、缺氧池(3)、好氧池(2)和沉淀池(1),其中多功能调节池(5)与厌氧池(4)相连,厌氧池(4)与缺氧池(3)相连,缺氧池(3)与好氧池(2)相连,好氧池(2)与沉淀池(1)相连,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7)与多功能调节池(5)相连,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6)与沉淀池(1)相连,每个池体之间通过水泵(8)或者连通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6)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7)的下方均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15),所述好氧池(2)与沉淀池(1)之间、多功能调节池(5)与厌氧池(4)之间的输送水泵(8)均安装在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控制平台还包括信息接口单元,光伏污水知识专家数据库、光伏知识决策树、专家控制系统,plc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和现场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电流变送器采集光伏组件的电流,电压变送器采集蓄电池端的输出电压,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7)采集多功能调节池(5)的液位高度,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6)采集沉淀池(1)的液位高度,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模拟量输入模块,信息接口单元是连接网络与专家系统的接口;光伏污水知识专家数据库含有光伏组件的电流、蓄电池端的输出电压、多功能调节池(5)的液位高度、沉淀池(1)的液位高度等数据;光伏知识决策树对于光伏专家知识数据库中的数据做出分析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6)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7)的顶部均设置有升降通道(9),所述升降通道(9)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柱(11),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5)安装在升降柱(11)的底部,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6)的下方设置有液位检测模块(16),且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6)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7)的底端均安装有压力探头(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探头(24)的顶部连接有信号线(17),且信号线(17)从升降通道(9)的顶部向上穿出,所述升降通道(9)的内壁顶端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升降柱(11)套设在导向杆(10)的表面,所述升降柱(11)的侧边设置有齿条(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2)与沉淀池(1)之间、多功能调节池(5)与厌氧池(4)之间均安装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轴(13),所述驱动轴(13)的表面设置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和齿条(12)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5)包括螺纹柱(20)和螺纹套筒(21),所述螺纹柱(20)固定安装在升降柱(11)的底部,所述螺纹柱(20)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筒(21),所述螺纹套筒(21)的表面套设有转动套环(19),所述转动套环(19)的表面通过杆件与抽水管道(2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21)沿着螺纹柱(20)通过旋转的形式进行升降,所述抽水管道(22)的末端随着螺纹套筒(21)进行同步升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模块(16)包括吊杆(23)、压力探头(24)和底板(27),所述吊杆(23)的顶部与升降柱(11)侧边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杆(23)的底部安装有压力探头(24),所述吊杆(23)的侧边连接有支撑杆(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5)的末端设置有拉杆(26),所述底板(27)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拉杆(26)的末端活动连接,所述拉杆(26)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挡块(28)。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包括多功能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其中多功能调节池与厌氧池相连,厌氧池与缺氧池相连,缺氧池与好氧池相连,好氧池与沉淀池相连,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与多功能调节池相连,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与沉淀池相连,每个池体之间通过水泵或者连通管道进行连接,该基于专家系统的光伏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平台的智能化程度高,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液位变送器单元和第二液位变送器单元进行升降运动,同时带动了与抽水管道相连的高度调节机构进行同步升降,因此能够灵活调控具体的抽取高度,根据该过程能够精准控制每次输送后的液位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利,吴水清,吴坤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金宝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