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2732发布日期:2023-12-07 17:5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餐厨垃圾固液分离,具体涉及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鸡骨、鱼刺类)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餐厨垃圾含有极高的废水与有机物,因此在餐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其进行固液分离操作,使废水与固体有机物分离后,分别对其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固液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其分离效果差,分离后的出料含水量过高以及分离后水悬浮物含量过高,而且无法去除液体中的油污,进而导致无法进行再生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均质池,所述均质池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固液分离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主体包括一级固液分离机构和二级固液分离机构,所述一级固液分离机构的输入端安装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另一侧与潜水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级固液分离机构的输出端与二级固液分离机构相连接,所述二级固液分离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连接有振动筛选装置,所述振动筛选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输出端与调节池相连接。

4、进一步限定,所述一级固液分离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固液分离筒,所述固液分离筒的一侧设有出渣口,所述固液分离筒的表面周圈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滤孔,所述固液分离筒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两侧安装有密封端盖,其中一侧所述密封端盖在对应出渣口处设有固体残渣输出管道,另一侧所述密封端盖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旋转安装在固液分离筒内,所述固液分离筒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出端安装在进料口内,所述外壳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液体输送管,所述液体输送管的输出端与二级固液分离机构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一级固液分离工作。

5、进一步限定,所述绞龙的两侧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密封端盖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保持绞龙的稳定运动。

6、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支撑锁座,所述支撑锁座锁紧安装在二级固液分离机构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对外壳起到稳定支撑安装的效果。

7、进一步限定,所述二级固液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的内部两侧安装有挡油板和阻流板,所述挡油板安装在分离箱的内侧顶部,所述阻流板安装在分离箱的内侧底部,所述阻流板设置在挡油板的右侧,所述分离箱的内部在两侧所述挡油板之间设有排油管,所述分离箱的内部左侧安装有分离框,所述分离框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悬浮物网孔过滤板,所述悬浮物网孔过滤板呈倾斜结构设置,所述分离箱的右侧设有与输出管道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输出管道安装在安装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二次固液分离工作。

8、进一步限定,所述分离框在悬浮物网孔过滤板的最低侧安装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内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排渣管的输出端贯穿分离箱并与固体残渣输出管道相连通。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将二次固液分离后的残渣排出。

9、进一步限定,所述分离框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横梁固定架,其中一侧所述横梁固定架安装在分离箱的内壁上,另一侧所述横梁固定架安装在挡油板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稳定安装分离框。

10、进一步限定,所述分离箱的内部右侧安装有深层过滤挡板。这样的结构设计进一步的起到过滤的效果。

11、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箱的输出端安装有电子流量计。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控制添加大小量。

12、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s1: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原液集中在均质池中,通过餐厨垃圾中本身自带的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一些易水解的高分子也同时进行水解;

14、s2:在均质池水解搅拌处理2~3天后,为避免原液酸化程度过高,即刻提取原液输送到固液分离装置主体内;

15、s3:通过均质池内侧底部的潜水泵抽入到输送管道,并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固液分离装置主体,原液经输送管道,输送到固液分离装置主体后;

16、s4:通过固液分离装置主体的一级固液分离机构和二级固液分离机构快速分离固体残渣,去除原液当中悬浮物和油渣,之后通过振动筛选装置筛选出优质的液体得到优质碳源,最后输出进入缓冲箱,

17、s5:缓冲箱装电子流量计来控制添加大小量,输送碳源来调整进入调节池处理所需要的碳氮比,从而利用餐厨垃圾原液代替垃圾废水处理工艺上必备的反硝化碳源,节省了大量的处理成本,并达到废水最佳脱氮效果,满足排放要求。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一级固液分离机构和二级固液分离机构对餐厨垃圾原液进行两次固液分离,能够有效的分离出原液中的杂质、残渣、油渣和悬浮物,快速的将餐厨垃圾原液通过固液分离转化成复合碳源,提高了其分离效果,便于后续进行再生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均质池,所述均质池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固液分离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主体(1)包括一级固液分离机构(2)和二级固液分离机构(3),所述一级固液分离机构(2)的输入端安装有输送管道(4),所述输送管道(4)的另一侧与潜水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级固液分离机构(2)的输出端与二级固液分离机构(3)相连接,所述二级固液分离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道(5),所述输出管道(5)连接有振动筛选装置,所述振动筛选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输出端与调节池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固液分离机构(2)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内固定安装有固液分离筒(7),所述固液分离筒(7)的一侧设有出渣口(8),所述固液分离筒(7)的表面周圈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滤孔(9),所述固液分离筒(7)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套(10),所述密封套(10)固定安装在外壳(6)内,所述外壳(6)的两侧安装有密封端盖(11),其中一侧所述密封端盖(11)在对应出渣口(8)处设有固体残渣输出管道(12),另一侧所述密封端盖(11)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绞龙(14),所述绞龙(14)旋转安装在固液分离筒(7)内,所述固液分离筒(7)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输送管道(4)的输出端安装在进料口内,所述外壳(6)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液体输送管(15),所述液体输送管(15)的输出端与二级固液分离机构(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14)的两侧安装有轴承座(16),所述轴承座(16)固定安装在密封端盖(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支撑锁座(17),所述支撑锁座(17)锁紧安装在二级固液分离机构(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固液分离机构(3)包括分离箱(18),所述分离箱(18)的内部两侧安装有挡油板(19)和阻流板(20),所述挡油板(19)安装在分离箱(18)的内侧顶部,所述阻流板(20)安装在分离箱(18)的内侧底部,所述阻流板(20)设置在挡油板(19)的右侧,所述分离箱(18)的内部在两侧所述挡油板(19)之间设有排油管(21),所述分离箱(18)的内部左侧安装有分离框(22),所述分离框(2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悬浮物网孔过滤板(23),所述悬浮物网孔过滤板(23)呈倾斜结构设置,所述分离箱(18)的右侧设有与输出管道(5)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输出管道(5)安装在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框(22)在悬浮物网孔过滤板(23)的最低侧安装有排渣管(24),所述排渣管(24)内安装有控制阀(25),所述排渣管(24)的输出端贯穿分离箱(18)并与固体残渣输出管道(1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框(22)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横梁固定架(26),其中一侧所述横梁固定架(26)安装在分离箱(18)的内壁上,另一侧所述横梁固定架(26)安装在挡油板(1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18)的内部右侧安装有深层过滤挡板(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的输出端安装有电子流量计。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利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均质池,均质池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固液分离装置主体,固液分离装置主体包括一级固液分离机构和二级固液分离机构,一级固液分离机构的输入端安装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另一侧与潜水泵的输出端相连接,一级固液分离机构的输出端与二级固液分离机构相连接,二级固液分离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振动筛选装置,所述振动筛选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输出端与调节池相连接。本发明通过一级固液分离机构和二级固液分离机构对餐厨垃圾原液进行两次固液分离,能够有效的分离出原液中的杂质、残渣、油渣和悬浮物,提高了分离效果,便于后续进行再生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祥,俞江林,孙林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滨和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