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0017发布日期:2024-03-12 20:5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常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在施工现场通常涉及到混凝土搅拌、洗涤和设备清洁,均会产生含有泥沙、杂质或者化学物质的废水,并且在降雨的时候,雨水和地下水也会渗入施工现场,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废水,同时施工现场也有可能涉及到大面积的土地疏散,导致土壤侵蚀,废水中携带了泥沙和污染物。

2、现有对工程施工现场废水处理一般都会设置临时性沉淀池,沉淀废水中的泥沙和固体颗粒,或者建立废水泵站进行废水的输送,但是由于废水中是存在泥沙或者固体颗粒,会直接造成废水呈浑浊状态,在采用沉淀池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必须要长时间的静置才能实现对废水的分层,达到固水分离的效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时间废水循环,而通过沉淀池中的滤网过滤废水,被过滤的废水中依旧会存在细小固体颗粒,同样需要长时间的静置才能分层,不利于重复利用,导致废水无法实现快速的循环利用,并且在采用废水泵站进行废水输送时,废水中的固体颗粒会直接对泵机造成磨损,降低泵站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废水处理方式效率低,效果也较差,不具有循环重复利用水资源的特点,导致水资源浪费,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工程废水通过高效循环的方式,以满足循环水再利用功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目的是废水能够被粗过滤后进入存水室内,通过溶氧气泡注入组件对废水注入溶氧气泡,使气泡附着在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污染物上并带动上浮形成浮渣层,螺旋收集网筒在转动的时候,能将废水表面的浮渣收集到内部,浮渣脱离废水水面,并随着螺旋收集网筒转动,被滚送到中心轴管的条孔处,通过中心轴管的条孔进入到中心轴管内,并从中心轴管的输出端排出,完成对工程废水的快速固水分离处理,实现废水的循环重复利用。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壳体、浮渣收集组件、拨料组件和溶氧气泡注入组件,主壳体包括上下设置的处理室和存水室,处理室和存水室上下连通,处理室的后侧壁向右倾斜并安装有后座,所述浮渣收集组件包括匹配套装在后座内的中心轴管,中心轴管的输出端延伸出处理室,且被主壳体的驱动组件传动,处理室内固定有用以对中心轴管支撑的内支架,中心轴套的前端套装内支架内;在中心轴管上固定套装有螺旋收集网筒,中心轴管上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条孔,且螺旋收集网筒设有与条孔相对应的封闭段,并在处理室的前侧向右倾斜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拨料组件包括套装在第一过滤网上的辅轴,辅轴通过万向节与中心轴管传动连接,并在辅轴上固定套装有拨盘,拨盘沿周向连接有多根拨杆,在主壳体的侧边设有溢水箱,存水室与溢水箱连通,在溢水箱的顶部固定有挡板,挡板与第一过滤网对接形成v形暂存槽,且挡板沿斜向设置;所述溶氧气泡注入组件包括设在存水室底部的第二过滤网,在第二过滤网下方设有溶氧管网,溶氧管网的输入端与外部气浮设备连接,溶氧管网能向存水室的废水注入气泡。

3、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室的后侧壁向右倾斜角度为5-10度,第一过滤网向右倾斜角度为45-80度。

4、进一步的,存水室内底部安装有出水阀,溶氧管网由多个支管连通组成,且各个支管的输出端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为交错布设,各个支管通过主管与外部气浮设备连接,通过气浮设备的微动力系统将溶氧输送到溶氧管网内。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主壳体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齿轮,并在中心轴管上安装有辅齿轮,从齿轮与辅齿轮啮合,电机通过主齿轮和辅齿轮可驱动中心轴管转动,带动螺旋收集网筒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管的输出端与外部浮渣收集管连接,螺旋收集网筒转动收集的浮渣能进入到中心轴管内,并通过中心轴管排出。

7、进一步的,所述辅轴通过轴套套装在第一过滤网的网架上。

8、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以辅助清理v形暂存槽内的粗渣和清理第一过滤网的复合清理组件。

9、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以对第一过滤网涂料疏水剂的涂料组件。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独特,设计巧妙,主壳体内斜向设有螺旋收集网筒,并且螺旋收集网筒是固套装在中心轴管上,中心轴管上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条孔,螺旋收集网筒内的浮渣能够被滚送到中心轴管的条孔,并进入到条孔内排出,通过溶氧管网能够向废水水底输送溶氧气泡,利用气泡的附着性,使气泡会附着在固体颗粒和污染物颗粒上,并带动上升,带动固体颗粒和污染物颗粒一起上浮到废水表面,形成一个浮渣层,实现对废水快速分层处理,将固体颗粒和污染物颗粒被分离到废水表面,螺旋收集网筒转动的时候,能够将废水表面的浮渣层刮除到螺旋收集网筒内部,螺旋收集网筒每转一次,就会刮一次废水表面的浮渣层,倾斜设置的中心轴管,可以使进入到中心轴管内的浮渣通过自重斜向排出,完成对工程废水的快速固水分离处理,废水内的固体颗粒和污染物颗粒被清理后,使废水能够直接排出进行循环重复利用,同时,中心轴管转动的时候会同步带动辅轴,是拨盘转动,通过拨杆对粗渣进行拨动,将第一过滤网过滤出的粗渣沿挡板斜向拨出,对粗渣进行拨动清理,将其从v形暂存槽内清理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浮渣收集组件、拨料组件和溶氧气泡注入组件,主壳体包括上下设置的处理室和存水室,处理室和存水室上下连通,处理室的后侧壁向右倾斜并安装有后座,所述浮渣收集组件包括匹配套装在后座内的中心轴管,中心轴管的输出端延伸出处理室,且被主壳体的驱动组件传动,处理室内固定有用以对中心轴管支撑的内支架,中心轴套的前端套装内支架内;在中心轴管上固定套装有螺旋收集网筒,中心轴管上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条孔,且螺旋收集网筒设有与条孔相对应的封闭段,并在处理室的前侧向右倾斜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拨料组件包括套装在第一过滤网上的辅轴,辅轴通过万向节与中心轴管传动连接,并在辅轴上固定套装有拨盘,拨盘沿周向连接有多根拨杆,在主壳体的侧边设有溢水箱,存水室与溢水箱连通,在溢水箱的顶部固定有挡板,挡板与第一过滤网对接形成v形暂存槽,且挡板沿斜向设置;所述溶氧气泡注入组件包括设在存水室底部的第二过滤网,在第二过滤网下方设有溶氧管网,溶氧管网的输入端与外部气浮设备连接,溶氧管网能向存水室的废水注入气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的后侧壁向右倾斜角度为5-10度,第一过滤网向右倾斜角度为45-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存水室内底部安装有出水阀,溶氧管网由多个支管连通组成,且各个支管的输出端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为交错布设,各个支管通过主管与外部气浮设备连接,通过气浮设备的微动力系统将溶氧输送到溶氧管网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主壳体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齿轮,并在中心轴管上安装有辅齿轮,从齿轮与辅齿轮啮合,电机通过主齿轮和辅齿轮可驱动中心轴管转动,带动螺旋收集网筒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管的输出端与外部浮渣收集管连接,螺旋收集网筒转动收集的浮渣能进入到中心轴管内,并通过中心轴管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轴通过轴套套装在第一过滤网的网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辅助清理v形暂存槽内的粗渣和清理第一过滤网的复合清理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对第一过滤网涂料疏水剂的涂料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建设微动力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废水能够被粗过滤后进入存水室内,通过溶氧气泡注入组件对废水注入溶氧气泡,使气泡附着在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污染物上并带动上浮形成浮渣层,螺旋收集网筒在转动的时候,能将废水表面的浮渣收集到内部,浮渣脱离废水水面,并随着螺旋收集网筒转动,被滚送到中心轴管的条孔处,通过中心轴管的条孔进入到中心轴管内,并从中心轴管的输出端排出,完成对工程废水的快速固水分离处理,实现废水的循环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记涛,赵文广,崔浩,王超,张凤丽,李彩霞,史凌杰,董电阁,周静静,赵太锋,王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金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