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7223发布日期:2023-04-19 23:2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尤其是指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水污染问题越发严重。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有机物直接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在缺氧条件下污染物就发生腐败分解、恶化水质。而在针对活性污泥时,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何使得有机物在有氧条件快速、高效分解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脱氮是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对污水进行除氮的过程,实践中多采用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生物脱氮法对污水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污水混合不充分,分解效率低,以及脱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器、气管以及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定位挡块、导流板以及u型导向管,所述气管穿入所述导流板,所述u型导向管与气管相连接,所述定位挡块设于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导流板设于定位挡块的中部,所述导流板包括固定部和导流部,所述固定部与池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部连接于固定部的上端,所述固定部与定位挡块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所述u型导向管的中部与气管相连通,所述u型导向管的两端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导流部的下表面设有“喇叭”型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着所述流通道的开口向上呈“喇叭”型延伸。

3、进一步,所述u型导向管的两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u型导向管的端口相连通,所述喷头为锥形结构,所述喷头的端面处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半球形结构。

4、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向部一体连接而成。

5、更进一步,所述池体内设有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管状框体与旋流布水器,所述管状框体与所述进水管相通,所述旋流布水器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管状框体上,且所述旋流布水器与所述管状框体相通,所述旋流布水器包括连通部、过度部以及管状喷嘴,所述连通部与所述管状框体相连通,所述过度部与所述连通部相通,所述管状喷嘴设于过度部的上端,所述管状喷嘴呈向上延伸并向着管状框体内侧弯曲,所述管状喷嘴的中心相对于管状框体的中心呈倾斜设置,且各所述管状喷嘴的中心线与管状框体的中心线构成的角度相同。

6、更进一步,所述池体内设有生物填料结构,所述生物填料结构包括支架、连接条、生物填料串,所述支架设置于池体内,所述连接条水平间隔并相互呈平行分布于所述支架上端,所述生物填料串悬挂间隔分布于所述连接条上。

7、更进一步,所述生物填料串包括悬挂体、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呈竖直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悬挂体上。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污水处理装置由于采用曝气器、气管并结合导流机构的特殊结构,在处理污水时,使得污水中泥、水以及气混合更加充分,更加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和脱氮,且通过曝气装置能够有效控制池体处于无氧、有氧的状态,以实现脱氮的目的,实现高效除去有机物和脱氮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污泥累积,有效避免发生污泥膨胀现象,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设有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器(3)、气管(4)以及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定位挡块(5)、导流板(6)以及u型导向管(7),所述气管(4)穿入所述导流板(6),所述u型导向管(7)与所述气管(4)相连接,所述定位挡块(5)设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所述导流板(6)设于定位挡块(5)的中部,所述导流板(6)包括固定部(61)和导流部(62),所述固定部(61)与所述池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部(62)连接于固定部(61)的上端,所述固定部(61)与所述定位挡块(5)之间设有气流通道(8),所述u型导向管(7)的中部与所述气管(4)相连通,所述u型导向管(7)的两端位于所述气流通道(8)内,所述气流通道(8)的上端设有开口(9),所述导流部(62)的下表面设有“喇叭”型的导流面(63),所述导流面(63)沿着所述气流通道(8)的开口(9)向上呈“喇叭”型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导向管(7)的两端设有喷头(10),所述喷头(10)与所述u型导向管(7)的端口(11)相连通,所述喷头(10)为锥形结构,所述喷头(10)的端面处设有通气孔(12),所述通气孔(12)为半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61)与所述导流部(62)一体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有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管状框体(13)与旋流布水器(14),所述管状框体(13)与所述进水管(2)相通,所述旋流布水器(14)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管状框体(13)上,且所述旋流布水器(14)与所述管状框体(13)相通,所述旋流布水器(14)包括连通部(141)、过度部(142)以及管状喷嘴(143),所述连通部(141)与所述管状框体(13)相连通,所述过度部(142)与所述连通部(141)相通,所述管状喷嘴(143)设于过度部(142)的上端,所述管状喷嘴(143)呈向上延伸并向着管状框体(13)内侧弯曲,所述管状喷嘴(143)的中心相对于管状框体(13)的中心呈倾斜设置,且各所述管状喷嘴(143)的中心线与管状框体(13)的中心线构成的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有生物填料结构,所述生物填料结构包括支架(15)、连接条(16)、生物填料串(17),所述支架(15)设置于池体(1)内,所述连接条(16)水平间隔并相互呈平行分布于所述支架(15)上端,所述生物填料串(17)悬挂间隔分布于所述连接条(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串(17)包括悬挂体(171)、生物填料(172),所述生物填料(172)呈竖直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悬挂体(17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污水混合不充分,分解效率低,以及脱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器、气管以及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定位挡块、导流板以及U型导向管,所述导流板包括固定部和导流部,所述固定部与定位挡块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所述U型导向管的中部与气管相连通,所述导流部的下表面设有“喇叭”型的导流面。该系统在处理污水时,使得污水中泥、水以及气混合更加充分,更加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和脱氮,实现高效除去有机物和脱氮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污泥累积,有效避免发生污泥膨胀现象,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建华,林忠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万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