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8212发布日期:2023-08-03 20:0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田污水处理,尤其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1、循环冷却水如果不定期处理,其中所含的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增长,使水质恶化。这些有可能产生粘泥沉积覆盖在换热器中换热管及相关流体管壁,降低冷却水冷却作用,增加运行成本;或者是没有直接的腐蚀性,但产生的粘状沉积物会在金属表面建立差异腐蚀电池而引起金属的腐蚀,并且粘状沉积物覆盖在金属表面,加快金属的点腐蚀而形成锈垢。因此需要定期对冷却循环水做除菌处理。

2、而在冷却循环水的处理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水流流速过快,导致水流不能充分得到消杀,除此之外,水流冲击力大导致除菌装置寿命短,容易坏,而且不具备清洁功能,影响装备的效果。

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可以削弱水对设备的冲击力,减缓流速以及加大与消毒设备的接触面积,使水流得到充分消毒,同时加上清洁功能,使设备功能更好地发挥。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包括消毒管(2),所述消毒管(2)一端连接进水管(1),所述消毒管(2)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4),所述消毒管(2)内部设有螺旋纹,在靠近所述进水管(1)一侧安装水流缓冲件(5),另一侧安装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上装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另一端连接杀菌灯管(6)。所述连接轴(9)上套接旋转叶片(8),所述旋转叶片(8)与毛刷(7)相连。

3、其中,所述连接轴(9)两端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所述杀菌灯管(6)和所述固定支架(3)连接。

4、其中,所述旋转叶片(8)与所述连接轴(9)通过键或销连接。

5、其中,所述旋转叶片(8)与所述毛刷(7)通过榫卯结构拼插连接,或直接焊接。

6、其中,所述水流缓冲件(5)嵌套在所述消毒管(2)内壁。

7、其中,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件和连接板,且所述清洁件为毛刷(7)或海绵或橡胶刮板,所述清洁件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叶片(8)。

8、其中,所述杀菌灯管(6)采用低压汞齐杀菌灯或浸没式防水紫外线杀菌灯。

9、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管(2)外侧安装有供电设备,且所述供电设备通过线束连接消毒管端部,所述连接轴与固定支架上设有容纳线束的容纳空间。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水流在螺旋纹的作用下,旋转流动,流速变慢且流向多变,这增加了水流与消毒灯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杀菌时间,进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杀菌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对装置的冲击力,延长了装备的工作寿命。除此之外设计的清洁功能,也使得装备效果发挥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装置、缓冲装置和清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9)两端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所述杀菌灯管(6)和所述固定支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8)与所述连接轴(9)通过键或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8)与所述毛刷(7)通过榫卯结构拼插连接,或直接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缓冲件(5)嵌套在所述消毒管(2)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件和连接板,且所述清洁件为毛刷(7)或海绵或橡胶刮板,所述清洁件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叶片(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灯管(6)采用低压汞齐杀菌灯或浸没式防水紫外线杀菌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管(2)外侧安装有供电设备,且所述供电设备通过线束连接消毒管端部,所述连接轴与固定支架上设有容纳线束的容纳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田与冷却循环水杀菌装置,包括消毒管,所述消毒管一端连接进水管,所述消毒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消毒管内部设有螺旋纹,在靠近所述进水管一侧安装水流缓冲件,另一侧安装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连接杀菌灯管。所述连接轴上套接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与毛刷相连。本技术通过消毒管壁的螺旋纹的改向、水流缓冲件的分流和旋转叶片的阻挡,减缓了水的流速,改变了水的流向,加大了水流与消毒灯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消毒装置的工作效率,延长水流的杀菌时间,使其消毒效果更好,同时,也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消毒灯管,延长消毒灯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姚瑞麟,蔡志勇,黎震璘,宋卓岩,姚伊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艺科水处理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