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污泥干化处理,尤其涉及污泥干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水主要是工业生产建设以及城市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尤其是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利用的生物有机质,具体而言,为了实现将污水记性净化处理,往往需要将污水经过絮凝处理后得到絮凝物,多为有机污泥。
2、有机污泥经过压滤形成污泥滤饼,污泥滤饼经过后续干化热处理、炭化热处理后加工得到活性炭,活性炭在化工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该方式实现废物利用。
3、目前,干化处理方式是在干化炉中进行热处理,现有技术中关于干化炉公开的技术也较多。但是,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机质污泥中有机质含量不同,造成污泥的黏度是不同的,具体而言,有机质含量偏高,污泥的黏度较大,在干化处理后,污泥结块严重,难以彻底干化。基于此,目前多在炉体内安装炒板等方式分散污泥料,但是,对于黏度大的高有机质含量的污泥,采用常规的炒板结构并不能很有效的将污泥在翻转热处理过程中,高效分散开来。随之而来的弊端在于后续炭化过程中,炭化率低,二次返工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污泥干化处理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包括干化处理炉本体,所述干化处理炉本体包括炉管;
4、所述炉管内装配连接有污泥物料细化机构;
5、所述污泥物料细化机构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外装配环,所述外装配环的内侧壁之间装配连接有若干个外长翻板;
6、所述外长翻板的外端位置装配连接有若干个细化料球;
7、所述外长翻板之间装配连接有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内翻板机构。
8、优选地,所述外装配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外长翻板固定装配在安装柱上。
9、优选地,所述外长翻板的外端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口,所述细化料球的内端位于弧形口内,所述细化料球上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螺纹连接在外长翻板上。
10、优选地,所述细化料球的体积二分之一限位在弧形口内。
11、优选地,所述外装配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紧固安装件,所述紧固安装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装配环外侧壁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
12、优选地,所述内翻板机构均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内装配环,所述内装配环贯穿若干个所述外长翻板;
13、所述内装配环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内翻板。
14、优选地,所述外长翻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外长翻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15、优选地,所述内翻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内长翻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16、优选地,所述内翻板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在内装配环之间。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实现在炉管翻动过程中,长度较大的外长翻板实现将粘稠的污泥料高效翻动。
19、2、实现外长翻板的外端位置装配连接有若干个细化料球;细化料球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打破常规炉体炒板设计,利用细化料球配合细化物料。
20、3、实现工作过程中,翻动到外长翻板间隙内的污泥在上述多个内翻板机构的协同配合下实现将污泥物料进一步翻动,在该方式下,污泥物料彻底有效被翻动散开,翻动散开后有助于热解气将污泥料中水汽携带,进而提高干燥效率,干燥后,下料的污泥料细化度高,且松散,无多结块,后续能够有效被炭化。
1.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化处理炉本体,所述干化处理炉本体包括炉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配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外长翻板固定装配在安装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长翻板的外端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口,所述细化料球的内端位于弧形口内,所述细化料球上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螺纹连接在外长翻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化料球的体积二分之一限位在弧形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配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紧固安装件,所述紧固安装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装配环外侧壁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板机构均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内装配环,所述内装配环贯穿若干个所述外长翻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长翻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外长翻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内翻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板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在内装配环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