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2188发布日期:2023-08-27 09:5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生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生态浮岛和设置在生态浮岛底部的辅助填料,生态浮岛漂浮在受纳水体表面,并为浮岛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浮岛植物被栽培在受纳水体中吸收该受纳水体中的氮、磷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而辅助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能够实现对受纳水体的生化处理,以实现受纳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及总氮的去除。然而传统的生态净化系统采用分散式设计形式,在使用时需要在项目现场进行拼装作业,导致该生态净化系统安装工序复杂,耗时费力,无法满足受纳水体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生态净化系统。

2、一种生态净化系统,所述生态净化系统采用整体式设计,所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

3、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和种植盒,所述浮岛框架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所述种植盒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顶部,所述种植盒用于供浮岛植物的种植,所述浮岛植物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

4、辅助填料,设置于所述生态浮岛的底部,并伸入至所述受纳水体中,所述辅助填料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所述微生物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岛框架包括第一浮管、第二浮管、第三浮管、第四浮管以及支撑板,所述第一浮管与所述第二浮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浮管与所述第四浮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浮管、所述第四浮管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所述第一浮管、所述第二浮管、所述第三浮管和所述第四浮管共同围合形成框架主体,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种植盒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由pvc材质制成,且/或所述支撑板为阳光板、不锈钢板及珍珠棉板中的任意一种。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填料架,所述辅助填料通过所述填料架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填料架固定结构,所述填料架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填料架固定于所述浮岛框架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架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环和紧固件,所述固定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夹持半环和第二夹持半环,所述第一夹持半环和所述第二夹持半环围合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浮岛框架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半环和所述第二夹持半环相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填料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半环远离所述填料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半环远离所述填料架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以通过所述固定环的抱夹作用将所述填料架固定于所述浮岛框架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架包括第一填料支架、第二填料支架和填料杆,所述第一填料支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浮管和所述第四浮管上,所述填料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之间,所述辅助填料设置于所述填料杆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杆的数量为多根,所述辅助填料的数量为多个,多根所述填料杆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多个所述辅助填料分别与多根所述填料杆一一对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杆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填料支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挂孔和第二挂孔,所述第一挂钩和所述第二挂钩分别挂设于所述第一挂孔和所述第二挂孔中。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填料固定结构,所述填料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辅助填料固定于所述填料杆上,所述填料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设于所述辅助填料,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填料杆的穿设,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所述辅助填料的夹槽,所述第二固定部还能够夹持所述填料杆,旋转所述第二固定部,可驱动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实现所述辅助填料与所述填料杆之间的固定与松开。

14、本申请提供的生态净化系统,能够对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生化处理,从而可有效去除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保证受纳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并且在本方案中,该生态净化系统采用整体式设计,使用时不用在项目现场进行拼装作业,直接整体安装于受纳水体中即可使用,安装便捷,有效减少了安装该生态净化系统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系统采用整体式设计,所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框架包括第一浮管、第二浮管、第三浮管、第四浮管以及支撑板,所述第一浮管与所述第二浮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浮管与所述第四浮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浮管、所述第四浮管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所述第一浮管、所述第二浮管、所述第三浮管和所述第四浮管共同围合形成框架主体,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种植盒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由pvc材质制成,且/或所述支撑板为阳光板、不锈钢板及珍珠棉板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填料架,所述辅助填料通过所述填料架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填料架固定结构,所述填料架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填料架固定于所述浮岛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架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环和紧固件,所述固定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夹持半环和第二夹持半环,所述第一夹持半环和所述第二夹持半环围合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浮岛框架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半环和所述第二夹持半环相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填料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半环远离所述填料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半环远离所述填料架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以通过所述固定环的抱夹作用将所述填料架固定于所述浮岛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架包括第一填料支架、第二填料支架和填料杆,所述第一填料支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浮管和所述第四浮管上,所述填料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之间,所述辅助填料设置于所述填料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杆的数量为多根,所述辅助填料的数量为多个,多根所述填料杆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多个所述辅助填料分别与多根所述填料杆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杆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填料支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挂孔和第二挂孔,所述第一挂钩和所述第二挂钩分别挂设于所述第一挂孔和所述第二挂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填料固定结构,所述填料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辅助填料固定于所述填料杆上,所述填料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设于所述辅助填料,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填料杆的穿设,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所述辅助填料的夹槽,所述第二固定部还能够夹持所述填料杆,旋转所述第二固定部,可驱动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实现所述辅助填料与所述填料杆之间的固定与松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生态净化系统,生态净化系统采用整体式设计,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生态浮岛和辅助填料,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和种植盒,浮岛框架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种植盒设置于浮岛框架的顶部,种植盒用于供浮岛植物的种植,浮岛植物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辅助填料设置于生态浮岛的底部,并伸入至受纳水体中,辅助填料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微生物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生化处理。该生态净化系统采用整体式设计,使用时不用在项目现场进行拼装作业,直接整体安装于受纳水体中即可使用,安装便捷,有效减少了安装该生态净化系统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彬,郑兴强,张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瑞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