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6444发布日期:2023-09-14 03:1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玻璃纤维废水,其成分主要有脂类、乳化剂、水溶性有机物、少量玻纤及残渣,这些构成玻纤拉丝废水污染物,需要用到过滤设备进行处理。

2、如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棉废水过滤系统”,其公开号为:cn211864072u,包括原水池、处理池、第一污水管和第二污水管,还包括通过第一污水管与原水池连接的第一过滤装置、通过第二污水管与处理池连接的第二过滤装置,然而该专利中的废水过滤设备未设置混合结构,无法对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影响过滤效果,而且不便于对产生的絮凝物进行干湿分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方便使用的功能,提高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实现了方便使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废水过滤设备未设置混合结构,无法对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影响过滤效果,而且不便于对产生的絮凝物进行干湿分离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左侧贯穿混合罐并连通有储水盒,所述支撑管的顶部连通有喷头,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合叶片,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储水盒连通,所述过滤箱右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输送管并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过滤箱内腔两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陶瓷过滤芯。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盒的右侧与混合罐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部贯穿过滤箱并套设有电磁阀。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滤箱,所述压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压滤箱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板。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左侧与混合罐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罐、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支撑管、储水盒、喷头、混合叶片、过滤箱、水箱、水泵、输送管、第二电机、输送绞龙、第一过滤板、陶瓷过滤芯、排污管、压滤箱、第一电动推杆、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方便使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废水过滤设备未设置混合结构,无法对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影响过滤效果,而且不便于对产生的絮凝物进行干湿分离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管,能够对混合罐内输送污水,通过设置电磁阀,能够对排污管的开合进行控制,便于将絮凝过后的废水排入过滤箱,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能够带动第二过滤网板移动,便于将压滤后的絮凝物顶出压滤箱,方便进行清理,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推杆,能够带动压板移动,便于对排出的絮凝物进行挤压过滤。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包括混合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管(5),所述支撑管(5)的左侧贯穿混合罐(1)并连通有储水盒(6),所述支撑管(5)的顶部连通有喷头(7),所述支撑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合叶片(8),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9),所述过滤箱(9)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顶部连通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储水盒(6)连通,所述过滤箱(9)右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输送管(12),所述输送管(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贯穿输送管(12)并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14),所述输送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5),所述过滤箱(9)内腔两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陶瓷过滤芯(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盒(6)的右侧与混合罐(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的底部贯穿过滤箱(9)并套设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滤箱(19),所述压滤箱(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的输出端贯穿压滤箱(19)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壳(22),所述保护壳(22)的左侧与混合罐(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2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棉生产污水全自动处理系统,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本技术通过混合罐、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支撑管、储水盒、喷头、混合叶片、过滤箱、水箱、水泵、输送管、第二电机、输送绞龙、第一过滤板、陶瓷过滤芯、排污管、压滤箱、第一电动推杆、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方便使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废水过滤设备未设置混合结构,无法对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影响过滤效果,而且不便于对产生的絮凝物进行干湿分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高景升,高景岐,封祯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昌万瑞维尔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