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3088发布日期:2023-11-30 07:4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中,其中生物法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生物法处理污水的过程中,生物膜法较为常用,具体的实例就是塔式生物滤池。

2、如中国专利cn214360891u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污泥沉淀区、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和清水区,所述污泥沉淀区、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和清水区依次连通,污泥沉淀区的壳体侧壁上设有污泥排出管道,所述第一过滤区与污泥沉淀区之间的壳体侧壁上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中设有阀门,所述清水区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清水区中设置有水泵和消毒装置,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消毒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消毒装置的输出端与排水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中均设置有生物填料和振荡机构。所述装置的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3、在现有技术中,塔式生物滤池的上端输入污水,污水经过滤床后,其内部的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载体形成生物膜从而去除废水中有机物,随着上表面层填料被微生物消耗,以及微生物分解后的物质堆积在滤床的最上层,影响后续生物膜的形成,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塔式生物滤池的上端输入污水,污水经过滤床后,其内部的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载体形成生物膜从而去除废水中有机物,随着上表面层填料被微生物消耗,以及微生物分解后的物质堆积在滤床的最上层,影响后续生物膜的形成,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连接扣、观察窗、第一进水口、通气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生物过滤机构,所述生物过滤机构包括上罐体,所述上罐体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扇,所述上罐体的下端内侧套接有下罐体,所述下罐体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生物填料层,所述锥形生物填料层的上侧与所述搅拌扇的下侧搭接,所述下罐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锥形生物填料层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石质过滤层,所述下罐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集料环,所述下罐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3、优选的,所述下罐体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集料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底板。

4、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下支臂,所述底板的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支臂,所述第一下支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支臂的下端啮合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支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上支臂,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上支臂。

7、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支臂的上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上支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部与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下端内部与所述第二下支臂的上端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上罐体的上侧与所述观察窗的下端和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罐体的上侧与所述通气口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下端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接上污水管,污水进入到生物过滤机构中,锥形生物填料层中生长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处理,石质过滤层过滤掉污水中的杂质,处理后的污水从出水管中排出,定期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搅拌扇转动,搅拌扇贴合锥形生物填料层的形状,将锥形生物填料层上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物料、污水中的杂质以及污泥等刮起,这些物质沿着锥形生物填料层的倾斜表面滑落到石质过滤层的边缘,提升机构启动,推动下罐体与上罐体脱离,滑落到边缘的物质此时滑落到集料环中,清理集料环完成清理,实现清理滤床最上层,保证生物膜的高效性。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活动块受到啮合分力在螺纹杆上向中部移动,活动块带动第二上支臂和第二下支臂转动,第二上支臂啮合第一上支臂转动,第二下支臂啮合第一下支臂转动,由此底板向下移动,连接柱受到底板向下的推力,实现石质过滤层与上罐体的脱离。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1)、连接扣(2)、观察窗(5)、第一进水口(6)、通气口(7)和第二进水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6)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生物过滤机构(3),所述生物过滤机构(3)包括上罐体(31),所述上罐体(3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4),所述步进电机(4)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扇(41),所述上罐体(31)的下端内侧套接有下罐体(34),所述下罐体(34)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生物填料层(32),所述锥形生物填料层(32)的上侧与所述搅拌扇(41)的下侧搭接,所述下罐体(34)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锥形生物填料层(3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石质过滤层(35),所述下罐体(3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集料环(33),所述下罐体(3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34)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集料环(3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柱(98),所述连接柱(98)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底板(9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7)的内部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下支臂(96),所述底板(97)的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支臂(99),所述第一下支臂(9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支臂(99)的下端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支臂(9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94),所述固定块(9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5),所述伺服电机(95)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93),所述螺纹杆(93)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块(94)的内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94)的上端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上支臂(92),所述第一上支臂(9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顶板(91),所述顶板(9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上支臂(9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臂(9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支臂(911)的上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上支臂(91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910),所述活动块(910)的内部与所述螺纹杆(9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910)的下端内部与所述第二下支臂(99)的上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31)的上侧与所述观察窗(5)的下端和所述第一进水口(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罐体(31)的上侧与所述通气口(7)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进水口(8)的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连接扣、观察窗、第一进水口、通气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生物过滤机构。本技术通过锥形生物填料层中生长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处理,石质过滤层过滤掉污水中的杂质,处理后的污水从出水管中排出,定期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搅拌扇转动,将锥形生物填料层上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物料、污水中的杂质以及污泥等刮起,这些物质沿着锥形生物填料层的倾斜表面滑落到石质过滤层的边缘,提升机构启动,推动下罐体与上罐体脱离,物质此时滑落到集料环中,清理集料环完成清理,实现清理滤床最上层,保证生物膜的高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刘伟,孙显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松昊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