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50967发布日期:2023-07-13 01:3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曝气管,具体涉及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


背景技术:

1、纳米曝气管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水体曝气技术,该技术是指曝气发生装置在水体中可以产生直径为几十微米到数百微米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对外界因素诸如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较小。微纳米气泡由于其气泡体积非常小,因此具有很多诸如电离性、滞留性、超声波特性等特点,当应用于污染水体时,不仅能够实现水体增氧的效果,而且在有机污染物和水体富营养元素的去除方面具有更好地作用,相对于传统推流曝气等曝气方式,微纳米曝气技术具有高效率、功率小、去除污染物能力强的特点。

2、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曝气管结构简单,面对水中的泥沙和微生物体,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影响曝气管正常的曝气;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曝气管结构简单,面对水中的泥沙和微生物体,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影响曝气管正常的曝气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管体增加曝气管本体的强度,通过止回结构防止在曝气管停止运行时泥沙放返流,且增设过滤网对水中的泥沙和微生物体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包括多个曝气管本体,所述曝气管本体前后并列放置在进气框上方,所述进气框内设有沿着进气框环绕一圈流通气体的通气通道,所述进气框外侧一端设有与通气通道流通的进气口以及加速气体流通的气泵,所述曝气管本体一侧与通气管道连通、另一侧通过设置在进气框上方的夹紧装置夹紧;

4、所述曝气管本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内管体沿着外管体放置方向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所述内管体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外管体与通气管道连通的一侧设有朝向通气管道设置的进气管,所述外管体内部与进气管连通的一侧设有止回结构,所述止回结构远离进气管的一侧与内管体连通,所述外管体远离进气管的一侧设有尾端堵件;

5、所述外管体侧壁上分布有多个连通外界和第一空腔的外出气孔,所述内管体侧壁上分布有多个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出气孔。

6、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框上方的两个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分别设置在曝气管本体两侧,两个夹紧块之间留有容纳曝气管本体按压进其中的间隙,所述夹紧块朝向曝气管本体的一侧设有与曝气管本体同圆心的放置槽。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框与进气管连通的一侧设有容纳进气管插接其中的插接槽,所述进气管未伸入到插接槽的外侧壁环绕有连接环,所述进气框上方与连接环相对应的一侧圆周分布有多个l型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竖直端与连接环对应,所述连接块水平端与进气框上方对应,所述连接块与连接环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块与进气框用过第二螺栓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止回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部朝向进气管一侧放置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进气管连接的一侧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管内部设有与通气口连通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内部设有压球和设置在压球远离通气口一侧受压于压球的弹簧,所述通气管朝向内管体的一侧设有连通第二空腔和通气槽的出气口。

9、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内侧壁与压球接近通气口一侧相对应的一端呈直角分布,直角端对压球起到限位作用,所述通气管内侧壁与压球远离通气口一侧相对应的一端呈弧形分布,弧形端容纳压球小范围的向弹簧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体沿着其内侧壁环绕有环形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多个第三螺栓与外管体连接,所述过滤网与外出气孔相对应。

11、进一步的,所述尾端堵件接近外管体的一侧设有外螺纹管和挡板,所述外螺纹管与外管体螺纹连接且伸入第一空腔,所述挡板设置在外螺纹管伸出外管体的一侧且直径大于外管体直径。

12、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管外侧与外管体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

13、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内部设有环绕在进气管外侧壁的第二密封圈。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在通气通道内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通气管内,由于在通气通道内部的气体均为高速气体,压球受力朝向弹簧移动,弹簧被压缩,此时出气口打开,气体通过出气口进入到内管体的第二空腔内,气体通过内管体的内出气孔进入到外管体的第一空腔内,最后通过外出气孔喷射出去,当进气口停止供气时,由于重力作用,压球恢复原位,出气口关闭,防止泥水回流。

16、2.外管体沿着其内侧壁环绕有环形过滤网,过滤网通过多个第三螺栓与外管体连接,过滤网与外出气孔相对应,防止水中的泥沙从外出气孔进入到曝气管本体内部,影响气体的喷出。



技术特征:

1.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曝气管本体(1),所述曝气管本体(1)前后并列放置在进气框(2)上方,所述进气框(2)内设有沿着进气框(2)环绕一圈流通气体的通气通道(3),所述进气框(2)外侧一端设有与通气通道(3)流通的进气口(4)以及加速气体流通的气泵(5),所述曝气管本体(1)一侧与通气管道连通、另一侧通过设置在进气框(2)上方的夹紧装置(6)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6)包括设置在进气框(2)上方的两个夹紧块(601),所述夹紧块(601)分别设置在曝气管本体(1)两侧,两个夹紧块(601)之间留有容纳曝气管本体(1)按压进其中的间隙,所述夹紧块(601)朝向曝气管本体(1)的一侧设有与曝气管本体(1)同圆心的放置槽(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框(2)与进气管(105)连通的一侧设有容纳进气管(105)插接其中的插接槽(9),所述进气管(105)未伸入到插接槽(9)的外侧壁环绕有连接环(10),所述进气框(2)上方与连接环(10)相对应的一侧圆周分布有多个l型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竖直端与连接环(10)对应,所述连接块(11)水平端与进气框(2)上方对应,所述连接块(11)与连接环(10)通过第一螺栓(12)连接,所述连接块(11)与进气框(2)用过第二螺栓(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结构(7)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103)内部朝向进气管(105)一侧放置的通气管(701),所述通气管(701)与进气管(105)连接的一侧设有通气口(702),所述通气管(701)内部设有与通气口(702)连通的通气槽(703),所述通气槽(703)内部设有压球(704)和设置在压球(704)远离通气口(702)一侧受压于压球(704)的弹簧(705),所述通气管(701)朝向内管体(102)的一侧设有连通第二空腔(104)和通气槽(703)的出气口(7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701)内侧壁与压球(704)接近通气口(702)一侧相对应的一端呈直角分布,直角端对压球(704)起到限位作用,所述通气管(701)内侧壁与压球(704)远离通气口(702)一侧相对应的一端呈弧形分布,弧形端容纳压球(704)小范围的向弹簧(705)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01)沿着其内侧壁环绕有环形过滤网(14),所述过滤网(14)通过多个第三螺栓(15)与外管体(101)连接,所述过滤网(14)与外出气孔(106)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堵件(8)接近外管体(101)的一侧设有外螺纹管(801)和挡板(802),所述外螺纹管(801)与外管体(101)螺纹连接且伸入第一空腔(103),所述挡板(802)设置在外螺纹管(801)伸出外管体(101)的一侧且直径大于外管体(101)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管(801)外侧与外管体(101)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9)内部设有环绕在进气管(105)外侧壁的第二密封圈(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曝气机的组合式曝气管,包括多个曝气管本体,曝气管本体前后并列放置在进气框上方,进气框内设有通气通道,进气框外侧一端设有进气口以及气泵,曝气管本体一侧与通气管道连通、另一侧通过设置在进气框上方的夹紧装置夹紧,曝气管本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外管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内管体内部设有第二空腔,外管体与通气管道连通的一侧设有进气管,外管体内部设有止回结构,外管体设有尾端堵件,外管体侧壁上分布有外出气孔,内管体侧壁上分布有内出气孔,本技术通过设置多层管体增加曝气管本体的强度,通过止回结构防止在曝气管停止运行时泥沙放返流,且增设过滤网对水中的泥沙和微生物体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恩特(江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