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

文档序号:35229747发布日期:2023-08-25 00:0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结构,具体为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属于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1、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2、人工湿地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明显优势,然而人工湿地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其难以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阻隔和清理,因此不但容易造成堵塞,还会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阻隔和清理,因此不但不易造成堵塞,还会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导液箱,所述导液箱的上方设有导液斗,所述导液箱的内腔设有过滤箱,所述池体的内腔设有湿地结构,所述湿地结构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中设有种植层,所述土壤层的下方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下方设有陶粒层,所述陶粒层的下方设有沸石层,所述池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排水层,所述池体的一侧壁底部连通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上连通有控制阀。

3、优选的,所述导液斗的底端贯穿所述导液箱的顶壁并与所述导液箱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液斗的顶部一侧设有铰接轴且所述导液斗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有斗盖,所述斗盖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开合把手。

4、优选的,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导液箱内,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拉板且所述抽拉板上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

5、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上下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过滤箱的内腔顶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网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网眼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板的网眼直径。

7、优选的,所述排水层的内腔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液台且所述导液台的倾斜较低端与所述排水管的位置相对应。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导液斗可以将污水导入过滤箱内,通过设置斗盖可以对导液斗进行防护,防止在不导液时其他杂物进入池体内,通过设置过滤箱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阻隔和清理,因此不但不易造成堵塞,还会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可以对污水提供双重的过滤能力,并通过抽拉把手和抽拉板可以将过滤箱抽出,以便对其进行清理,通过设置土壤层可以对种植层的植物进行种植,种植层的植物可以是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通过设置陶粒层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有害元素、细菌和矿化水质,陶粒层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空间,丰富的微生物有助于污水中氨氮等的去除,通过设置沸石层可以从污水中脱除或回收金属离子,脱除废水中放射性污染物,通过设置导液台可以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导向并最终通过排水管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导液箱(2),所述导液箱(2)的上方设有导液斗(3),所述导液箱(2)的内腔设有过滤箱(4),所述池体(1)的内腔设有湿地结构,所述湿地结构包括土壤层(8),所述土壤层(8)中设有种植层(9),所述土壤层(8)的下方设有碎石层(10),所述碎石层(10)的下方设有陶粒层(11),所述陶粒层(11)的下方设有沸石层(12),所述池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排水层(13),所述池体(1)的一侧壁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5)且所述排水管(15)上连通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斗(3)的底端贯穿所述导液箱(2)的顶壁并与所述导液箱(2)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液斗(3)的顶部一侧设有铰接轴且所述导液斗(3)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有斗盖,所述斗盖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开合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导液箱(2)内,所述过滤箱(4)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拉板(5)且所述抽拉板(5)上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的上下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过滤箱(4)的内腔顶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板(6),所述第一过滤网板(6)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网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6)的网眼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板(7)的网眼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13)的内腔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液台(14)且所述导液台(14)的倾斜较低端与所述排水管(15)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导液箱,所述导液箱的上方设有导液斗,所述导液箱的内腔设有过滤箱,所述池体的内腔设有湿地结构,所述湿地结构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中设有种植层,所述土壤层的下方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下方设有陶粒层,所述陶粒层的下方设有沸石层,所述池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排水层,所述池体的一侧壁底部连通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上连通有控制阀,本技术其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阻隔和清理,因此不但不易造成堵塞,还会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强,霍轶珍,冯忠超,季祥,陈士超,段鹏程,杨新年,刘瑞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