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4031发布日期:2023-09-02 17:3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铜带脱脂漂洗,具体为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


背景技术:

1、铜带的生产工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铜带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赃污和杂质,因此需要经过脱脂清洗,铜带的清洗流程包括超声波清洗、水洗、刷洗、漂洗、钝化、烘干、风干等,其中,漂洗过程是对清洗过后的铜带表面进行冲洗,达到去污的目的。

2、现有漂洗槽大多为槽状结构,冲洗后需要对槽内的漂洗水进行及时的更换,以减少水中的杂质,漂洗水无法循环使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漂洗过程中易造成漂洗水外溢,污染工作环境,不便于清理清洁。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漂洗水可循环利用的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漂洗水可循环利用的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的内侧焊接安装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内壁上焊接安装有隔板,所述槽体的底部焊接安装有排污口,所述槽体的顶端焊接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内插接安装有液下提升泵,所述液下提升泵与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槽体的上方安装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两端与槽体焊接连接,所述液下提升泵通过连接管及过滤器与冲洗管连接,所述冲洗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洗头,所述槽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补水管,所述槽体的另一端焊接安装有排水口,所述槽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ph传感器及电加热装置,所述机架的下部焊接安装有底梁,所述底梁上安装有集水托盘。

4、优选的,所述槽体包括顶端呈直角弯折的折边,所述槽体的内部通过两块隔板的分隔形成第一漂洗槽、第二漂洗槽及第三漂洗槽,所述第二漂洗槽左侧隔板的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且高于右侧隔板的高度。

5、优选的,所述第一漂洗槽、第二漂洗槽及第三漂洗槽的底部呈中间低、边缘高状结构,所述排污口位于第一漂洗槽、第二漂洗槽及第三漂洗槽的最底部,所述第一漂洗槽、第二漂洗槽及第三漂洗槽的上方均安装有液下提升泵及冲洗管。

6、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ph传感器及电加热装置均安装在第三漂洗槽的内壁上。

7、优选的,所述支架为矩形框状结构。

8、优选的,所述集水托盘包括通过夹板插接安装在底梁上方的盘体,所述盘体的端部悬挂安装有角托盘,所述角托盘的两侧焊接安装有“l”形挂架,所述挂架与盘体插接连接。

9、优选的,所述盘体为截面呈直角梯形的盘状结构,所述角托盘为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整体外观呈“l”形的盘状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通过在槽体顶端设置直角弯折的折边,并将槽体的内部通过两块隔板的分隔形成三个漂洗槽,底部呈中间低、边缘高状结构,通过顶端的折边可提高槽体的结构强度,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而槽体内部的三个漂洗槽通过逐级溢流,并在溢流过程中进行沉淀,减少水中的杂质,实现了漂洗水的循环重复使用,而底部呈中间低、边缘高状结构使水在更换时能快速排净,提高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通过在第三漂洗槽的内壁上安装液位传感器、ph传感器及电加热装置,支架为矩形框状结构,通过液位传感器及ph传感器能实时检测槽体内液位高度和ph值,实现了缺水时自动补水,ph值超标后漂洗水液整体更换,而矩形框状结构的支架支撑效果好,液下提升泵可整体插入安装,维护方便;

13、3、本实用新型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通过在底梁上安装集水托盘,盘体用于接槽体两端及两侧的溢流水,角托盘用于接槽体边角处的溢流水,且开口面积大、集水效果好,有效防止液体外溢,并且分体式结构,方便安装与拆卸,便于清理清洁。



技术特征:

1.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顶端的内侧焊接安装有槽体(2),所述槽体(2)的内壁上焊接安装有隔板(3),所述槽体(2)的底部焊接安装有排污口(4),所述槽体(2)的顶端焊接安装有支架(5),所述支架(5)内插接安装有液下提升泵(6),所述液下提升泵(6)与支架(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槽体(2)的上方安装有冲洗管(7),所述冲洗管(7)的两端与槽体(2)焊接连接,所述液下提升泵(6)通过连接管(8)及过滤器(9)与冲洗管(7)连接,所述冲洗管(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洗头(10),所述槽体(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补水管(11),所述槽体(2)的另一端焊接安装有排水口(12),所述槽体(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3)、ph传感器(14)及电加热装置(17),所述机架(1)的下部焊接安装有底梁(15),所述底梁(15)上安装有集水托盘(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包括顶端呈直角弯折的折边(204),所述槽体(2)的内部通过两块隔板(3)的分隔形成第一漂洗槽(201)、第二漂洗槽(202)及第三漂洗槽(203),所述第二漂洗槽(202)左侧隔板(3)的高度低于槽体(2)的高度且高于右侧隔板(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漂洗槽(201)、第二漂洗槽(202)及第三漂洗槽(203)的底部呈中间低、边缘高状结构,所述排污口(4)位于第一漂洗槽(201)、第二漂洗槽(202)及第三漂洗槽(203)的最底部,所述第一漂洗槽(201)、第二漂洗槽(202)及第三漂洗槽(203)的上方均安装有液下提升泵(6)及冲洗管(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13)、ph传感器(14)及电加热装置(17)均安装在第三漂洗槽(203)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为矩形框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托盘(16)包括通过夹板(16.1)插接安装在底梁(15)上方的盘体(16.2),所述盘体(16.2)的端部悬挂安装有角托盘(16.3),所述角托盘(16.3)的两侧焊接安装有“l”形挂架(16.4),所述挂架(16.4)与盘体(16.2)插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6.2)为截面呈直角梯形的盘状结构,所述角托盘(16.3)为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整体外观呈“l”形的盘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的内侧焊接安装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内壁上焊接安装有隔板,所述槽体的底部焊接安装有排污口,所述槽体的顶端焊接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内插接安装有液下提升泵,所述液下提升泵与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槽体的上方安装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两端与槽体焊接连接,所述液下提升泵通过连接管及过滤器与冲洗管连接,所述冲洗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洗头。本技术一种铜带脱脂漂洗循环槽,通过将槽体的内部通过两块隔板的分隔形成三个漂洗槽,实现了逐级溢流,并在溢流过程中进行沉淀,减少水中的杂质,实现了漂洗水的循环重复使用,维护方便,便于清理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华,俞钰尧,徐伟,任余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常力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