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3137发布日期:2023-10-22 01:4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膜生物反应器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是目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可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污水经过mbr工艺处理,产生浊度和固形物含量均接近于零。

2、现有的mbr污水处理系统包括mbr池,mbr池内的混合液直接排至污泥池,混合液未经浓缩,含水率高,影响压滤系统处理效率,或者mbr池内的混合液直接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mbr池因需要冲刷mbr元件,池内溶气氧往往偏高,混合液大流量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容易造成水解酸化池溶解氧过高,影响处理脱氮除磷的效果,且mbr池需要大修或更换时,需要系统停机,mbr池不能排水,进而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沉淀槽、水解酸化槽、生物接触氧化槽、mbr膜生化反应槽和清水箱;还包括污泥浓缩槽、污泥池、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控制结构,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槽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槽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水解酸化槽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槽通过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污泥池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槽通过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清水箱连通;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内的液体进入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或所述污泥浓缩槽。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设有污泥浓缩槽,mbr膜生化反应槽产生的混合液可排至污泥浓缩槽进行污泥浓缩,溶气氧会逐步降低到适当范围,再回流污泥至水解酸化池,对水解酸化池的影响降至最低;设有控制结构,mbr膜生化反应槽无需维修时,控制结构控制生物接触氧化槽的液体流至mbr膜生化反应槽进行正常的处理,当mbr膜生化反应槽需维修或更换时,降低装置处理水量,控制结构控制生物接触氧化槽的液体流至污泥浓缩槽,利用污泥浓缩槽暂代mbr膜生化反应槽作为生化系统泥水分离单元,亦可达到排放标准,避免生产车间停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阀门组件,所述调节池和所述沉淀槽之间设有提升泵,所述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的开闭。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管道设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道设有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有所述第三阀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道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阀门、回流泵和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槽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回流泵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段设有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泵与所述第四阀门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水解酸化槽连通,所述第二管设有第五阀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机架,所述污泥浓缩槽、所述沉淀槽、所述水解酸化槽、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和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都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污泥浓缩槽内的上清液可回流至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或者所述水解酸化槽。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解酸化槽位于所述污泥浓缩槽的一侧,所述污泥浓缩槽的侧壁具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的高度值大于所述水解酸化槽的最高水位值。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淀槽位于所述污泥浓缩槽的前侧,所述水解酸化槽位于所述沉淀槽和所述污泥浓缩槽的左侧,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和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都位于所述水解酸化槽的左侧,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位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的前侧,所述沉淀槽的侧壁具有第一过水口,所述第一过水口的高度值大于所述水解酸化槽的最高水位值,所述水解酸化槽具有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二过水口的高度值大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的最高水位值。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第五管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和所述污泥浓缩槽连通,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六阀门,所述污泥浓缩槽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七阀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污泥浓缩槽设有多个过滤模块。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沉淀槽、水解酸化槽、生物接触氧化槽、mbr膜生化反应槽和清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组件,所述调节池和所述沉淀槽之间设有提升泵,所述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管道设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道设有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有所述第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道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阀门、回流泵和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槽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回流泵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段设有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泵与所述第四阀门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水解酸化槽连通,所述第二管设有第五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污泥浓缩槽、所述沉淀槽、所述水解酸化槽、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和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都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槽内的上清液可回流至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或者所述水解酸化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槽位于所述污泥浓缩槽的一侧,所述污泥浓缩槽的侧壁具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的高度值大于所述水解酸化槽的最高水位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位于所述污泥浓缩槽的前侧,所述水解酸化槽位于所述沉淀槽和所述污泥浓缩槽的左侧,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和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都位于所述水解酸化槽的左侧,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位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的前侧,所述沉淀槽的侧壁具有第一过水口,所述第一过水口的高度值大于所述水解酸化槽的最高水位值,所述水解酸化槽具有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二过水口的高度值大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的最高水位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第五管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槽、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和所述污泥浓缩槽连通,所述mbr膜生化反应槽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六阀门,所述污泥浓缩槽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七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槽设有多个过滤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MBR膜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沉淀槽、水解酸化槽、生物接触氧化槽、MBR膜生化反应槽和清水箱;还包括污泥浓缩槽、污泥池、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控制结构,MBR膜生化反应槽通过第一管道与污泥浓缩槽连通,污泥浓缩槽通过第二管道与水解酸化槽连通,污泥浓缩槽通过第三管道与污泥池连通,污泥浓缩槽通过第四管道与清水箱连通;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生物接触氧化槽内的液体进入MBR膜生化反应槽或污泥浓缩槽。本技术设有污泥浓缩槽和控制结构,利用污泥浓缩槽暂代MBR膜生化反应槽作为生化系统泥水分离单元,亦可达到排放标准,避免生产车间停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