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3072发布日期:2023-10-11 14:0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淋室,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


背景技术:

1、风淋室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局部净化设备,安装于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当人与货物要进入洁净区时需经风淋室吹淋,其吹出的洁净空气可去除人与货物所携带的尘埃,能有效的阻断或减少尘源进入洁净区,进而减少进出洁净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根据专利公开号cn215844618u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工程用的可调节旋转风淋室,包括风淋室外室体,所述风淋室外室体的外侧开设有一号室体门框、二号室体门框,所述一号室体门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一号室门,所述二号室体门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二号室门,所述风淋室外室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式可调节风淋机构,所述风淋室外室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用式风淋转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净化工程用的可调节旋转风淋室,设有滑轨式可调节风淋机构与两用式风淋转盘,通过增加滑轨式可调节风淋机构,便于调节可调节风淋板的高度,能够有效风淋人和底部货物,通过增加两用式风淋转盘,能够全方位风淋人和货物的全部位置,不留尘、不留污,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3、在公开专利中转动盘并没设置减速结构,导致转动盘在停止状态时,会出现转动隐患,导致人员从转动盘走下时易摔倒,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包括风淋室壳体,所述风淋室壳体的正面铰接有入室门,所述风淋室壳体的背面铰接有出室门,所述风淋室壳体的内壁顶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面固定对称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转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摩擦板一,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摩擦板二,所述摩擦板二位于摩擦板一的下方位置。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扶手安装在转动板上端,以便于员工在旋转时进行扶紧,防止出现摔倒的情况,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对员工进行全方位风淋,避免了在员工进入风淋室进行清洁时,需要员工自己原地绕圈,以保证灰尘的全面去除。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风淋室壳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贯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风淋室壳体的顶面延伸至风淋室壳体内并与导水管顶端固定贯通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对漂浮的灰尘进行降尘处理,避免灰尘飘出而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喷气头,所述风淋室壳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贯穿风淋室壳体的侧面与风管的外壁固定贯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启动鼓风机对风管传递风,通过喷气头对员工吹风,除去员工身上浮尘和周围漂浮的灰尘颗粒。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固定板保证了转动杆的稳定转动。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空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的外表面与锥齿轮二的外表面啮合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转动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的配合,能够稳定带动螺纹杆转动。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的底面固定对称连接有支撑座,所述风淋室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空腔的内壁延伸至螺纹槽内螺纹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螺纹杆转动使支撑柱在固定套筒内向下移动,使得滚轮接触地面,方便了工作人员移动风淋室。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对员工进行全方位风淋,风淋完成后通过启动气缸带动顶端的顶板、弹簧、挤压板、摩擦板上升,通过摩擦板与转动板底面的摩擦板一摩擦接触,对转动板进行挤压,使转动板的转速逐渐减小,提高转动板的稳定性,方便员工从转动板上走下。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通过启动双轴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锥齿轮一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通过锥齿轮二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转动使支撑柱在固定套筒内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柱底端的滚轮接触地面,方便了工作人员移动风淋室和摆正风淋室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包括风淋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正面铰接有入室门(11),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背面铰接有出室门(12),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内壁顶面开设有转动槽(13),所述转动槽(13)的内壁开设有电机槽(14),所述电机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的顶面固定对称连接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32),所述转动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摩擦板一(33),所述转动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1),所述顶板(4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43),所述挤压板(4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摩擦板二(44),所述摩擦板二(44)位于摩擦板一(33)的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水管(5),所述导水管(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51),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一侧外壁固定贯通连接有出水管(61),所述出水管(61)的一端贯穿风淋室壳体(1)的顶面延伸至风淋室壳体(1)内并与导水管(5)顶端固定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风管(7),所述风管(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喷气头(71),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的输出端贯穿风淋室壳体(1)的侧面与风管(7)的外壁固定贯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5),所述空腔(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151),所述双轴电机(151)的两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2),所述转动杆(15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53),所述固定板(153)的顶面与空腔(15)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154),所述空腔(1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5),所述螺纹杆(15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156),所述锥齿轮一(154)的外表面与锥齿轮二(156)的外表面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底面固定对称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风淋室壳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9),所述固定套筒(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柱(91),所述支撑柱(91)的顶端开设有螺纹槽(92),所述支撑柱(9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93),所述螺纹杆(155)的底端贯穿空腔(15)的内壁延伸至螺纹槽(92)内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车间用风淋室结构,涉及风淋室技术领域,包括风淋室壳体,所述风淋室壳体的正面铰接有入室门,所述风淋室壳体的背面铰接有出室门,所述风淋室壳体的内壁顶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面固定对称连接有支撑杆。本技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对员工进行全方位风淋,风淋完成后通过启动气缸带动顶端的顶板、弹簧、挤压板、摩擦板上升,通过摩擦板与转动板底面的摩擦板一摩擦接触,对转动板进行挤压,使转动板的转速逐渐减小,提高转动板的稳定性,方便员工从转动板上走下。

技术研发人员:钟强健,陈俊,蔡明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古田县清峰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