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3849发布日期:2023-12-21 20:0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


背景技术:

1、清洗机是将板材4表面的杂质清洗干净并且在板材4表面留下均匀的油膜来保证板材4的成型,清洗机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挤干辊,一般地,挤干辊包括前后两对挤干辊,每对挤干辊由一个上挤干辊和一个下挤干辊组成,板材4在相对应的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之间被挤压传送。板材4在进入到挤干辊之前,通过泵油装置将油泵在板材4上。上下挤干辊施加80-120bar的压力,挤干辊由无纺布等吸附材质制成,当板材4经过挤干辊时,挤干辊可以挤压吸附板材4表面多余的油以及其他杂质,从而保证在板材4的表面形成正常的油膜厚度。

2、一方面,对于有的板材4,例如侧围41,由于其形状原因,在部分区域常出现油膜残留的情况。如图1所示,在油膜厚度检测点2-9和3-8对应的区域常出现油膜残留,同时也发现挤干辊的对应位置有残留油的情况。

3、另一方面,不同的板材4由于其厚度不同,受到挤干辊的挤压效果也不同,对于偏薄的板材4,其残油也会更多,导致影响板材4质量。

4、另一方面,挤干辊长时间运行后,其吸附能力下降,导致挤干辊变硬,挤干效果下降,从而进一步导致板材4表面残油增多,影响板材4制件质量,此时,即使提高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之间的压力,也不能减少残留,只能更换挤干辊,造成成本上升,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沿挤干辊的轴线方向设置多个吹气单元,对每个吹气单元相对应的挤干辊的各个区域分别进行吹气。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包括吹气装置、挤干辊和控制器;所述吹气装置用于向挤干辊吹气,包括输气管和吹气单元,所述输气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沿挤干辊的轴线方向分布有m(m≥2,且m为整数)个吹气单元,每个所述吹气单元包括导气管和吹气管,每个所述吹气管通过相对应的导气管连通于输气管,每个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每个所述吹气管沿挤干辊的轴线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吹气管设置有吹气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每个所述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孔为沿吹气管轴线分布的多个通孔,或者所述吹气孔为沿吹气管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孔,使气流均匀吹向挤干辊。

5、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单元为6-9个,相邻吹气管的距离l为40-80cm,合理布置吹气管,适配各个板材的吹气需求。

6、进一步地,所述挤干辊包括第一上挤干辊、第二上挤干辊、第一下挤干辊和第二下挤干辊,所述吹气单元设置于第一上挤干辊和第二上挤干辊之间;和/或,所述吹气单元设置于第一下挤干辊和第二下挤干辊之间,根据布置空间对吹气单元进行布置。

7、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单元设置于第一上挤干辊和第二上挤干辊之间,更加方便布置吹气装置。

8、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孔至少为两组,分别朝向第一上挤干辊和第二上挤干辊,同时将挤干辊第一上挤干辊和第二上挤干辊表面多余的残油吹走,提高效率。

9、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孔的出气方向与第一上挤干辊和第二上挤干辊的表面相切,避免气流直接吹向挤干辊。

10、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机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清洗机的顶端,所述导气管固定设置于固定杆,加强吹气单元的连接稳定性,保持吹气管位置准确。

11、进一步地,每个导气管相应设置一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挤干辊的轴线,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通过永磁片固定设置于清洗机的顶端,所述固定杆两端的厚度小于固定杆中部的厚度,方便固定杆的布置,提高固定杆的刚度,避免与清洗机的盖板产生干涉。

12、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设置有压力表,可以检测输气管的输气气压。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通过设置吹气管路,在生产时将挤干辊表面多余的残油吹走,可以增强挤干辊的吸附能力,从而延长挤干辊寿命,避免过于频繁地更换挤干辊,减少了更换时间,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设备成本。

15、(2)可以防止板材表面残留过多的清洗油,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板材质量问题;同时避免了吹气气流直接作用于板材,保证了板材上油膜厚度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保证了板材质量。

16、(3)吹气装置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可以在不改变既有清洗机的结构下增加吹气装置;吹气管设置于两个上挤干辊之间,可以同时对两个上挤干辊进行吹气,提高效率。

17、(4)能够根据对应于不同板材不同部位的挤干辊区域的残油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吹气,实现对应于不同板材不同部位的挤干辊区域的精准吹气,提高了吹气的控制精度,针对性地解决了清洗油残留问题,达到了根据需要去残油的目的,不仅节约了能源,还保护了挤干辊,避免过吹导致挤干辊老化寿命变短。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气装置、挤干辊和控制器;所述吹气装置用于向挤干辊吹气,包括输气管(1)和吹气单元(2),所述输气管(1)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沿挤干辊的轴线方向分布有m个吹气单元(2),m≥2,且m为整数,每个所述吹气单元(2)包括导气管(21)和吹气管(22),每个所述吹气管(22)通过相对应的导气管(21)连通于输气管(1),每个所述导气管(21)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3);每个所述吹气管(22)沿挤干辊的轴线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吹气管(22)设置有吹气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1)和每个所述第二电磁阀(2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孔为沿吹气管(22)轴线分布的多个通孔,或者所述吹气孔为沿吹气管(22)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单元(2)为6-9个,相邻吹气管(22)的距离l为40-8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干辊包括第一上挤干辊(31)、第二上挤干辊(32)、第一下挤干辊(33)和第二下挤干辊(34),所述吹气单元(2)设置于第一上挤干辊(31)和第二上挤干辊(32)之间;和/或,所述吹气单元(2)设置于第一下挤干辊(33)和第二下挤干辊(3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单元(2)设置于第一上挤干辊(31)和第二上挤干辊(3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孔至少为两组,分别朝向第一上挤干辊(31)和第二上挤干辊(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孔的出气方向与第一上挤干辊(31)和第二上挤干辊(32)的表面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清洗机的顶端,所述导气管(21)固定设置于固定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导气管(21)相应设置一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挤干辊的轴线,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通过永磁片固定设置于清洗机的顶端,所述固定杆两端的厚度小于固定杆中部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1)设置有压力表(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洗机的挤干辊系统,包括吹气装置、挤干辊和控制器;所述吹气装置用于向挤干辊吹气,包括输气管和吹气单元,所述输气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沿挤干辊的轴线方向分布有m(m≥2,且m为整数)个吹气单元,每个所述吹气单元包括导气管和吹气管,每个所述吹气管通过相对应的导气管连通于输气管,每个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每个所述吹气管沿挤干辊的轴线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吹气管设置有吹气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每个所述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对应于不同板材不同部位的挤干辊区域的残油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吹气,实现对应于不同板材不同部位的挤干辊区域的精准吹气。

技术研发人员:鲍云鹤,高利国,孙广远,郝里宁,任安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