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4050发布日期:2023-11-29 20:3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生物膜法,特别是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生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关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的控制标准以及污染治疗技术的研究,正在逐步得到重视。

2、在中国专利cn206511987u中公开的一种新型悬浮填料,该新型悬浮填料,本实用新型悬浮填料,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挂膜,机械性能强,抗衰老强度高,结构设计简单,加工成本低,降低了填料的使用成本,但是,该新型悬浮填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微生物附着面积较小,附着面积可通过调整附着方块的形状与排列方式增加其微生物的附着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包括外固定环,所述外固定环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条,所述隔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固定环。

4、优选的,所述外固定环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波浪形粗糙层,波浪形粗糙层环绕在外固定环的外壁表面。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波浪形粗糙层增加微生物附着层的面积,从而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性。

6、优选的,所述隔条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附着孔洞,附着孔洞均匀开设在隔条的表面。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条表面开设的附着孔洞增加了隔条表面的微生物附着面积。

8、优选的,所述隔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附着块,附着块均匀固定连接在隔条的底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条底部安装的附着块增加了隔条底部的微生物附着面积。

10、优选的,所述内固定环的表面开设有流通孔洞,流通孔洞穿透内固定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通孔洞用于水流或者氧气通过,减少对污水池内水流和氧气的阻碍,避免堵塞。

12、优选的,所述隔条的一端与外固定环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隔条的另一端与内固定环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隔条呈螺旋状均匀固定连接在装置内部,隔条在装置内设置有到层,每层的隔条设置有到个数量,层与层之间的隔条相差在°到°依次组成螺旋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状的隔条在不影响氧气与水流通过的同时增加了与微生物之内的接触面积,便于微生物附着在该装置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该新型的悬浮填料,通过若干个隔条呈螺旋状均匀固定连接在装置内部,隔条在装置内设置有4到6层,每层的隔条设置有6到8个数量,层与层之间的隔条相差在15°到30°依次组成螺旋状,使其在避免影响水流或氧气流通的同时增加了微生物的附着面积,隔条采用弧形增加了隔条表面的附着面积,隔条表面开设的附着孔洞,其附着孔洞的孔洞内壁增加了附着面积,隔条底部安装的附着块,其附着块的外壁增加了附着面积,从而更易于微生物附着更易于挂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固定环(1),所述外固定环(1)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条(3),所述隔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固定环(4),所述外固定环(1)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波浪形粗糙层(2),所述隔条(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附着孔洞(5),所述隔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附着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粗糙层(2)环绕在外固定环(1)的外壁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孔洞(5)均匀开设在隔条(3)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块(6)均匀固定连接在隔条(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环(4)的表面开设有流通孔洞(7),流通孔洞(7)穿透内固定环(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3)的一端与外固定环(1)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隔条(3)的另一端与内固定环(4)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隔条(3)呈螺旋状均匀固定连接在装置内部,隔条(3)在装置内设置有4-6层,每层的隔条(3)设置有6-8个数量,层与层之间的隔条(3)相差在15°-30°依次组成螺旋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生物膜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悬浮填料,包括外固定环,所述外固定环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条,所述隔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固定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新型的悬浮填料,通过若干个隔条呈螺旋状均匀固定连接在装置内部,隔条在装置内设置有4到6层,每层的隔条设置有6到8个数量,层与层之间的隔条相差在15°到30°依次组成螺旋状,使其在避免影响水流或氧气流通的同时增加了微生物的附着面积,隔条采用弧形增加了隔条表面的附着面积,隔条表面开设的附着孔洞,其附着孔洞的孔洞内壁增加了附着面积,隔条底部安装的附着块,其附着块的外壁增加了附着面积,从而更易于微生物附着更易于挂膜。

技术研发人员:覃毅,张凤华,覃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江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