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4329发布日期:2023-11-29 20:4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淡水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循环水养殖系统是设施养殖的高级模式,其核心在于水质净化,而粪便、残饵等悬浮颗粒物去除更是首要关键环节。悬浮颗粒物去除技术按分离原理,分为沉淀、旋流、过滤和气浮(又称蛋白分离)。过滤分离最为有效且应用广泛,悬浮颗粒物经滤网、砂粒等介质,粒径大于介质孔径的被拦截去除,然而即使采用孔径小于20μm的滤网也很难去除粒径小于100μm的细微悬浮颗粒物。随着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实施,水体循环利用率随之提高,细微悬浮颗粒物成为制约养殖系统稳定运行和养殖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

2、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普遍采用蛋白分离去除细微悬浮颗粒物,但是在淡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由于水体缺少电解质,在气液分离时的起泡性差且很难形成稳定泡沫,通常认为无法采用蛋白分离去除细微悬浮颗粒物。臭氧应用于淡水被认为是清洁氧化剂,可以氧化细微悬浮颗粒物,产生蛋白有机物即表面活性剂,进而促进蛋白分离。因此,蛋分臭氧协同处理可以去除细微悬浮颗粒物和异味有机物、杀菌消毒、降低色度等,起到综合的水质净化效果。然而其中难点在于臭氧溶解度低、易扩散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臭氧过多也会威胁养殖生物安全。臭氧的产生和溶解及其调控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解决臭氧溶解度低、易扩散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臭氧过多也会威胁养殖生物安全。臭氧的产生和溶解及其调控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上设有供气系统和供水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定时开关器、制氧机、制臭氧机、ptfe电磁阀、气体管路和气阀,所述处理装置本体的侧端部贯穿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处理装置本体的上端部活动套设有箱盖,所述气体管路的端部和箱盖相连通,其中,所述定时开关器的端部通过电路连接有制氧机和制臭氧机,所述制氧机通过管道和制臭氧机连接,其中,所述制臭氧机通过管道连接有ptfe电磁阀,所述ptfe电磁阀和气体管路相连接,所述气阀固定安装在气体管路上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射流水泵、射流进水口、射流出水口、pvdf射流器、排污口、水流缩口、出水口和水阀,所述水流缩口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本体的内侧壁,所述排污口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水流缩口的上端,其中,所述射流水泵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射流进水口,所述射流水泵的侧端部还固定安装有pvdf射流器,所述pvdf射流器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射流出水口,其中,所述射流进水口和射流出水口均位于处理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水流缩口的下方,所述射流进水口的位置位于射流出水口下端所述处理装置本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其中,所述出水口的圆周端部固定安装有水阀,所述水流缩口的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部贯穿开设有转动槽,其中,所述转动槽的内侧壁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部固定安装有扇叶,

6、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转杆,其中,所述转杆的四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搅拌杆。

7、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内侧壁均滑动安装有第二搅拌杆,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每个第一搅拌杆内侧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每个所述第二搅拌杆和每个第一搅拌杆内侧壁之间且位于弹簧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

8、(三)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制氧机产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纯度氧气引入ptfe电磁阀中生成高纯度臭氧,在pvdf射流器的射流负压效应下吸入水体中产生臭氧气泡,再由向下布置的射流出水口引入处理装置本体中以获得向下的初速度,在浮力作用下上升经过水流缩口时因向下水流速度快,增加气液接触时间,未溶解臭氧在处理装置本体顶部溢出,并由气体管路再次引入pvdf射流器中实现循环利用。

10、2、本装置通过设置了处理装置本体可以调控制氧机运行和制臭氧机停止,为pvdf射流器提供纯氧,该处理装置亦能起到增加水体溶氧的作用。

11、3、本装置在水流缩口处设置了转杆、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配合,可在水流经过水流缩口时通过转杆上的第一搅拌杆对水流搅拌进一步促进气液混合,并设置了第二搅拌杆,可在流速较快时因惯性甩出增加搅拌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上设有供气系统和供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射流水泵(3)、射流进水口(31)、射流出水口(32)、pvdf射流器(33)、排污口(14)、水流缩口(15)、出水口(12)和水阀(13),所述水流缩口(15)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所述排污口(14)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水流缩口(15)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缩口(15)的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上端部贯穿开设有转动槽(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转杆(4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搅拌杆(46)的内侧壁均滑动安装有第二搅拌杆(4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涉及淡水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蛋分臭氧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上设有供气系统和供水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定时开关器、制氧机、制臭氧机、PTFE电磁阀、气体管路和气阀。本技术通过制氧机产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纯度氧气引入PTFE电磁阀中生成高纯度臭氧,在PVDF射流器的射流负压效应下吸入水体中产生臭氧气泡,再由向下布置的射流出水口引入处理装置本体中以获得向下的初速度,在浮力作用下上升经过水流缩口时因向下水流速度快,增加气液接触时间,未溶解臭氧在处理装置本体顶部溢出,并由气体管路再次引入PVDF射流器中实现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解欢,胡杰,季明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渔雅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