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8333发布日期:2023-12-30 05:4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油泥裂解,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油泥是含油污泥的简称,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专利号为:“cn213506743u”,专利名称为:“一种油泥油砂处理装置”的一件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处理罐,处理罐外侧壁上设有外壳体,外壳体内侧壁与处理罐外侧壁之间形成密闭的换热夹层,处理罐外侧壁靠近其顶部设有进料管,处理罐底部设有出料管,罐盖顶部设有排气管,外壳体外侧壁靠近其顶部设有热介质进口管,外壳体外侧壁靠近其底部设有热介质出口管,处理罐中设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装置对油泥油砂进行搅拌,保证油泥油砂裂解反应的彻底性。

2、但是,上述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在针对某些使用情况中仍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上述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油泥持续附着在裂解罐内壁的情况,导致换热夹层内热量不能充分传递至裂解罐内部,影响油泥裂解效率,而且不能对油泥进行彻底裂解。另一方面,上述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排料时不方便,不能及时将反应过后的油泥残渣排出。因此,亟需一种较为专业的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包括:裂解罐以及设置在所述裂解罐内的搅拌机构,所述裂解罐外壁设置换热夹层,所述换热夹层上下两点分别设置热介质进口管和热介质出口管,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裂解罐内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周侧面设置若干伸缩杆组,若干所述伸缩杆组沿所述驱动轴轴线方向交错设置,所述伸缩杆组端部设置第一螺旋刮板,所述第一螺旋刮板侧面交错设置若干第一耙齿,所述第一耙齿与所述裂解罐内侧面平齐。

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所述裂解罐下部设置球状排料部,所述驱动轴底端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部外周侧面等角度设置若干第二螺旋刮板。

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旋刮板底面交错设置若干第二耙齿,所述第二耙齿与所述排料部内侧面平齐。

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下部外周侧面设置螺旋叶片。

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料部底部设置排料管,所述螺旋叶片同轴设置在所述排料管内侧,且所述排料管底端设置电磁控制阀。

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裂解罐上部设置进料料斗,且所述裂解罐正下方设置收集箱。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组包括:设置在驱动轴外周侧面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嵌入设置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支撑弹簧连接所述固定管。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上部设置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驱动装置输出端。

1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在换热夹层通过换热方式加热裂解罐内的油泥时,通过驱动轴带动伸缩杆组转动,从而达到搅拌油泥的效果,与此同时,设置在伸缩杆组一端的第一螺旋刮板将裂解罐内壁上的油泥及时刮除,可以有效防止油泥裂解反应之后粘附在裂解罐内壁,从而增强换热夹层对裂解罐内油泥的热传递效果,提高油泥裂解效率,而且有利于后期油泥裂解之后残渣的排出。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下部外周侧面设置第二螺旋刮板,能够将排料部的油泥残渣快速清理至排料管上端口出处,从而加快油泥残渣的清理,另一方面在第一螺旋刮板侧面交错设置若干第一耙齿以及在第二螺旋刮板底面交错设置若干第二耙齿,能够在刮掉裂解罐内壁油泥残渣时,对油泥残渣起到一定的破碎效果,避免油泥残渣结块,更容易排出裂解罐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包括:裂解罐(1)以及设置在所述裂解罐(1)内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罐(1)外壁设置换热夹层(2),所述换热夹层(2)上下两点分别设置热介质进口管(3)和热介质出口管(4),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裂解罐(1)内的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外周侧面设置若干伸缩杆组(6),若干所述伸缩杆组(6)沿所述驱动轴(5)轴线方向交错设置,所述伸缩杆组(6)端部设置第一螺旋刮板(7),所述第一螺旋刮板(7)侧面交错设置若干第一耙齿(8),所述第一耙齿(8)与所述裂解罐(1)内侧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裂解罐(1)下部设置球状排料部(9),所述驱动轴(5)底端连接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上部外周侧面等角度设置若干第二螺旋刮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刮板(11)底面交错设置若干第二耙齿(12),所述第二耙齿(12)与所述排料部(9)内侧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下部外周侧面设置螺旋叶片(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部(9)底部设置排料管(14),所述螺旋叶片(13)同轴设置在所述排料管(14)内侧,且所述排料管(14)底端设置电磁控制阀(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罐(1)上部设置进料料斗(16),且所述裂解罐(1)正下方设置收集箱(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6)包括:设置在驱动轴(5)外周侧面的固定管(601),所述固定管(601)内嵌入设置活动杆(602),所述活动杆(602)通过支撑弹簧(603)连接所述固定管(6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上部设置皮带轮(18),所述皮带轮(18)通过传动带连接驱动装置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油泥的裂解反应装置,包括:设置在裂解罐内的搅拌机构,裂解罐外壁设置换热夹层,换热夹层上下两点分别设置热介质进口管和热介质出口管,搅拌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裂解罐内的驱动轴,驱动轴外周侧面设置若干伸缩杆组,若干伸缩杆组沿驱动轴轴线方向交错设置,伸缩杆组端部设置第一螺旋刮板,第一螺旋刮板侧面交错设置若干第一耙齿。在驱动轴带动伸缩杆组从而达到搅拌油泥的效果的同时,设置在伸缩杆组一端的第一螺旋刮板将裂解罐内壁上的油泥及时刮除,可以有效防止油泥裂解反应之后粘附在裂解罐内壁,从而增强换热夹层对裂解罐内油泥的热传递效果,提高油泥裂解效率,而且有利于后期油泥裂解之后残渣的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凤,张开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东盈环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