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5258发布日期:2023-12-30 10:5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树脂再生液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日渐严苛,各地也都严格出台各类标准及水质整治计划,如浙江省开展了“五水共治计划”,目前浙江省内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一级a的提标改造工作。但是一级a标准仍然属于劣v类水,如果直接排放水体,仍会加剧水环境污染。而2018年底浙江省出台文件《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2169-2018),提高了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4项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目前污水厂提标改造常用的工艺有很多种,离子交换树脂法因具有极限脱氮效果好,不受季节、温度、占地等因素的影响的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树脂吸附饱和后需要用nacl溶液进行再生,产生的再生液具有高盐度、高硝态氮的特点,随意排放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树脂再生废液的处理也成为限制离子交换树脂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

3、目前常用的树脂高盐度再生液处理工艺大多都比较复杂,很难在高盐度条件下做到稳定运行,且投加c/n较高,出水很难达标。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一种简单高效,低碳氮比,并且能在高盐度条件下稳定运行的靶向脱氮树脂再生液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包括:离子交换柱、盐水池、冲洗水池、再生液池、反硝化反应器和沉淀池;

2、所述离子交换柱顶部设有进水口、再生进水口,离子交换柱底部设有排水口、出水口和再生出水口,所述离子交换柱内填设有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

3、所述盐水池的进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盐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连通;

4、所述冲洗水池的进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冲洗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连通;

5、所述再生液池的进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出水口连通,所述反硝化反应器的进水口与再生液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与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设有出水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与离子交换柱的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道上设有前端过滤器和进水泵,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水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盐水池内设有氯化钠投加装置、搅拌装置和盐度计,所述盐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之间设有再生水泵。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盐水池内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6%,进入到离子交换柱内的氯化钠溶液体积为填设在离子交换柱内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2~3倍,流速为1~2bv/h。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冲洗水池内设有压力表,所述冲洗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之间设有冲洗水泵。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冲洗水池进入到离子交换柱内的冲洗水用量体积为填设在离子交换柱内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2~4倍,冲洗流速为5~10bv/h。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再生液池内分别设有盐度计和液位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反硝化反应器内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反硝化反应器内的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再生液池的出水口与反硝化反应器底部设置的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反硝化反应器底部设有曝气口,外接曝气泵,反硝化反应器的外侧壁设有保温层。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反硝化反应器设有内循环系统,维持上升流速为1~3m/h,所述反硝化反应器还设有碳源投加装置,所用碳源为乙酸钠,碳源投加量为反硝化反应器中硝态氮质量的3~3.5倍。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离子交换柱内填设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与离子交换柱内的体积比为60%~90%,所述离子交换柱的进水流速为10~20bv/h。

1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有:本系统的设置可用于对污水中的硝态氮进行去除,其中离子交换树脂的设置可有效的对硝态氮进行选择性吸附,当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本系统通过设置盐水池对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并通过设置冲洗水池对再生后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净水冲洗,从而有效的提高再生后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此外,本系统还通过设置再生液池和反硝化反应器,以及沉淀池对再生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度再生液进行有效的反硝化处理,处理后的出水可以直接进行达标排放;本系统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脱氮效率高、投加碳氮比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总氮能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交换柱、盐水池、冲洗水池、再生液池、反硝化反应器和沉淀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与离子交换柱的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道上设有前端过滤器和进水泵,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水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池内设有氯化钠投加装置、搅拌装置和盐度计,所述盐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之间设有再生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池内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6%,进入到离子交换柱内的氯化钠溶液体积为填设在离子交换柱内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2~3倍,流速为1~2bv/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池内设有压力表,所述冲洗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之间设有冲洗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池进入到离子交换柱内的冲洗水用量体积为填设在离子交换柱内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2~4倍,冲洗流速为5~10bv/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液池内分别设有盐度计和液位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器内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反硝化反应器内的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再生液池的出水口与反硝化反应器底部设置的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反硝化反应器底部设有曝气口,外接曝气泵,反硝化反应器的外侧壁设有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反应器设有内循环系统,维持上升流速为1~3m/h,所述反硝化反应器还设有碳源投加装置,所用碳源为乙酸钠,碳源投加量为反硝化反应器中硝态氮质量的3~3.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柱内填设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与离子交换柱内的体积比为60%~90%,所述离子交换柱的进水流速为10~20bv/h。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系统,包括:离子交换柱、盐水池、冲洗水池、再生液池、反硝化反应器和沉淀池;离子交换柱内填设有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盐水池的进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出水口连通,盐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连通;冲洗水池的进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出水口连通,冲洗水池的出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进水口连通;再生液池的进水口与离子交换柱的再生出水口连通,反硝化反应器的进水口与再生液池的出水口连通,沉淀池的进水口与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沉淀池设有出水口;本系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脱氮效率高、投加碳氮比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总氮能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强,王英杰,蔡俊云,董敏峰,黄慧敏,李倩倩,杨夕依,梅荣武,胡正峰,骆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