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7885发布日期:2024-01-26 23:0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


背景技术:

1、排水涵管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到的管道之一,排水涵管是指一种填埋在地下的排水管道,主要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通过排水涵管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的谐调建设,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且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2、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555979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应用

3、于水利工程的排水涵管,涉及排水涵管技术领域,包括涵管,涵管的内部设置有冲刷机构,冲刷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座,安装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高压喷头的底部开设有高压喷孔,冲刷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冲刷机构,将冲刷机构安装在涵管的内侧,并通过连接管连接上高压输水管,且高压输水管设在穿管槽的内侧,在冲刷机构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高压喷头,从而方便了通过高压输水管连接上高压水源,通过高压输水管和连接管输送至冲刷机构,通过冲刷机构的底部均匀分布的高压喷头喷出,且喷出的压强较高,从而方便了对涵管的内侧底部进行淤泥和垃圾的快速清理。

4、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5、1、现有的排水涵管,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在涵管内部安置多个冲刷机构,进而造成涵管内部构件复杂,进而增加了涵管内部构件安置的困难,且不便于后期管理和检修;

6、2、现有的排水涵管,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多个冲刷机构对涵管内部进行冲洗,但不便于清理涵管内侧壁的固垢,进而造成涵管内部清理不彻底。

7、因此,现有的排水涵管,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通过设置丝杠、电机、螺套、蓄水盒和弧形刮杆,解决了现有的排水涵管存在内部构件复杂,以及内部清理质量不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包括涵管本体和丝杠,涵管本体上内部设置的蓄水盒外侧壁连通的弹簧管外端连接有连接弯管,蓄水盒上表面固接的螺套螺纹连接在丝杠外侧,丝杠远离螺套一侧连接的电机外侧连接的机座连接在涵管本体内侧壁,丝杠外侧对称转动连接的耳座上侧与涵管本体上内部连接,蓄水盒下表面等间距连通的内螺纹套座内部螺纹连接有喷头;蓄水盒外侧连接的弧形刮杆下侧与涵管本体底内部接触连接。

4、进一步地,涵管本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涵管本体内侧设置有防腐层。

5、进一步地,涵管本体侧壁贯穿连接的水管内部一侧填塞有密封塞。

6、进一步地,连接弯管上端从内到外依次贯穿防腐层和涵管本体与水管下表面连通。

7、进一步地,蓄水盒上表面两侧对称连接的第二t形滑块与防腐层内侧壁开设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弧形刮杆外侧呈等腰三角形固接的第一t形滑块与防腐层内侧壁开设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保温层外侧对称连接的连接圆环内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内螺纹通孔。

9、进一步地,连接圆环外侧涂覆的胶水层外侧粘接的密封垫圈外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内螺纹通孔。

10、进一步地,连接圆环内侧呈环形阵列固接的加强筋内侧与保温层外侧固接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丝杠、电机、螺套和蓄水盒,减少了涵管本体内部所需要安置的冲水机构的数量,进而简化了涵管本体内部构造,进而便于涵管本体内部构件的拆装,以及后期对涵管本体内部构件的检修。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刮杆,蓄水盒移动带动弧形刮杆移动,清理防腐层内侧壁上的固垢,进而使得涵管本体内侧壁清理更加彻底。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包括涵管本体(11)和丝杠(38),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本体(11)上内部设置的蓄水盒(3)外侧壁连通的弹簧管(31)外端连接有连接弯管(36),所述蓄水盒(3)上表面固接的螺套(39)螺纹连接在丝杠(38)外侧,所述丝杠(38)远离螺套(39)一侧连接的电机(310)外侧连接的机座(311)连接在涵管本体(11)内侧壁,所述丝杠(38)外侧对称转动连接的耳座(37)上侧与涵管本体(11)上内部连接,所述蓄水盒(3)下表面等间距连通的内螺纹套座(312)内部螺纹连接有喷头(3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本体(1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所述涵管本体(11)内侧设置有防腐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本体(11)侧壁贯穿连接的水管(4)内部一侧填塞有密封塞(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管(36)上端从内到外依次贯穿防腐层(12)和涵管本体(11)与水管(4)下表面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3)上表面两侧对称连接的第二t形滑块(35)与防腐层(12)内侧壁开设的t形滑槽(32)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刮杆(33)外侧呈等腰三角形固接的第一t形滑块(34)与防腐层(12)内侧壁开设的t形滑槽(3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外侧对称连接的连接圆环(2)内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内螺纹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环(2)外侧涂覆的胶水层外侧粘接的密封垫圈(22)外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内螺纹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环(2)内侧呈环形阵列固接的加强筋(21)内侧与保温层(1)外侧固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涵管,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涵管本体和丝杠,涵管本体上内部设置的蓄水盒外侧壁连通的弹簧管外端连接有连接弯管,蓄水盒上表面固接的螺套螺纹连接在丝杠外侧,丝杠远离螺套一侧连接的电机外侧连接的机座连接在涵管本体内侧壁,丝杠外侧对称转动连接的耳座上侧与涵管本体上内部连接,蓄水盒下表面等间距连通的内螺纹套座内部螺纹连接有喷头;蓄水盒外侧连接的弧形刮杆下侧与涵管本体底内部接触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丝杠、电机、螺套和蓄水盒,简化了涵管本体内部构造,便于安置,且便于后期管理和检修,以及通过设置弧形刮杆,能够更好的清理涵管本体内侧壁上的固垢,提升清理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龙,王治蓉,赵改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鄂尔多斯市圣圆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