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4730发布日期:2024-02-02 21:4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净水膜更换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


背景技术:

1、支架是净水设备中常见的支撑装置,通过对多个净水膜以及用于装填净水膜的净水框进行支撑,方便净水设备的使用和设置,其中净水设备中的纯水膜是过滤精度较高的过滤滤芯,也被成为ro膜;

2、在工业上净水设备的使用者中,将多个净水框连通进行使用,可以得到稳定且大通量的净化用水,以此满足工业设备上的使用,而纯水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会需要进行更换和维护,为此会需要对净水框进行拆卸,以便对滤芯进行更换,但是实际使用时,因为工业用水量较大,因而采用了较大体积的净水框以及大通量的纯水膜,导致在进行更换的过程中,人工使用扳手的拆卸费时费力,且同一净水装置内会含有多个净水框,需要重复作业,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拆卸和更换净水膜的负担,降低了更换效率。

3、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工业用水量较大,因而采用了较大体积的净水框以及大通量的纯水膜,导致在进行更换的过程中,人工使用扳手的拆卸费时费力,且同一净水装置内会含有多个净水框,需要重复作业,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拆卸和更换净水膜的负担,降低了更换效率的问题。

2、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净水框本体,所述净水框本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通过固定杆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背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相对一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调节框,所述调节框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后端延伸至调节框内腔,且与调节框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套筒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套筒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套筒,且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套筒的背面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调节框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框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活动框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后端贯穿连接板和调节框,且与调节框的内腔活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活动框表面的上端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调节框顶部的左侧和左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贯穿限位槽,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6、优选的,所述调节框顶部和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连通有限位筒,两个所述活动块相对一侧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贯穿限位筒,且与限位筒的内腔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活动块,且与活动块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且与第二螺纹杆传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调节框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均设置有皮带轮,右侧所述皮带轮与调节框的顶部活动连接,且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左侧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框、净水框本体、支撑板、活动块、第一螺纹杆和调节框,支撑框对净水框本体进行支撑,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和皮带轮让调节框具备高度调节的功能,在限位筒和延伸杆的限位可以稳定的高度升降,且在对调节框进行支撑的同时,让调节框根据需要拆卸净水框本体的位置进行高度调节,同时支撑板配合第二螺纹杆和第一伺服电机可以让调节框进行位移调节,从而让套筒可以位移至需要拆卸的净水框本体的位置。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筒、夹板、气缸、活动框和减速电机,套筒可以配合电动推杆的推动进行位移,并套设在净水框本体的后端,同时配合夹板和气缸可以与净水框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减速电机可以带动套筒进行旋转,让套筒带动净水框本体进行旋转的同时,配合电动推杆进行后移,从而将净水框本体与前端的连接头解除螺纹连接,达到对净水框本体拆卸的效果,进而可以方便的对净水框本体内腔的纯水膜进行更换,以此省去了人工拆卸的步骤,省时省力,防止了人工使用扳手的拆卸费时费力,且同一净水装置内会含有多个净水框,需要重复作业,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拆卸和更换净水膜的负担,降低了更换效率的情况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净水框本体(2),所述净水框本体(2)的前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通过固定杆与支撑框(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1)背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块(4),两个所述活动块(4)相对一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表面套设有调节框(6),所述调节框(6)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后端延伸至调节框(6)内腔,且与调节框(6)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套筒(7)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板(8),所述套筒(7)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贯穿套筒(7),且与夹板(8)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框(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框(10),所述活动框(10)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11),所述减速电机(11)的输出轴与套筒(7)的背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6)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与活动框(10)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10)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的后端贯穿连接板(12)和调节框(6),且与调节框(6)的内腔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10)表面的上端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5),所述调节框(6)顶部的左侧和左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活动杆(15)的一端贯穿限位槽(16),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6)顶部和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连通有限位筒(18),两个所述活动块(4)相对一侧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杆(19),所述延伸杆(19)的一端贯穿限位筒(18),且与限位筒(18)的内腔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一端贯穿活动块(4),且与活动块(4)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3),且与第二螺纹杆(20)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6)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5)的表面均设置有皮带轮(23),右侧所述皮带轮(23)与调节框(6)的顶部活动连接,且与第一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与左侧所述皮带轮(23)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23)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纯水膜更换用支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净水框本体,所述净水框本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通过固定杆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夹板和气缸可以与净水框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减速电机可以带动套筒进行旋转,让套筒带动净水框本体进行旋转的同时,配合电动推杆进行后移,从而将净水框本体与前端的连接头解除螺纹连接,达到对净水框本体拆卸的效果,进而可以方便的对净水框本体内腔的纯水膜进行更换,防止了人工使用扳手的拆卸费时费力,且同一净水装置内会含有多个净水框,需要重复作业,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拆卸和更换净水膜的负担,降低了更换效率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李彦龙,李泽昊,徐浩勋,孙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伊金霍洛旗上善蒙苏园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