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5469发布日期:2024-04-23 11:1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环保,具体是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1、农牧污水是指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和微生物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农牧污水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水质复杂:农牧污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水质复杂。低浓度高流量:相比城市污水,农牧污水浓度较低但流量较大。季节性变化:农牧业生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农牧污水排放也存在季节性变化。分散排放:农村和畜牧业场所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农牧污水分散排放。针对这些特点,需要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如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综合处理法等,对农牧污水进行处理净化,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处理农牧废水是常见的技术手段。

2、现有技术的微生物处理罐在处理农牧废水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将农牧废水注入微生物处理罐的内部,然后采用静置反应的方式使得废水得到处理。但是,静置反应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微生物反应的效率,同时,静置的过程中大量的残渣堆积可能造微生物难以实现降解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处理罐,还包括:

3、内循环组件,内循环组件包括灌注在处理罐内部的农牧污水和微生物菌群,处理罐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与处理罐接触的部位安装有轴承,转杆的一侧安装有电机,转杆的表面安装有搅拌杆,转杆的表面还安装有旋进叶,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底座,处理罐的一侧安装有撑杆。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杆呈正三角形方式分布,旋进叶的旋进方向为双向,分别布置于转杆的两侧。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撑杆的结构为l型,撑杆底部的安装高度与底座一致。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7、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覆盖安装在处理罐外表面的保温层,保温层的表面覆盖安装有加热片,加热片的一侧电性连接安装有电控面板。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保温层和加热片的结构为圆柱形直筒状结构,处理罐、保温层和加热片之间密封安装对接。

9、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本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农牧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0、其一、本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处理罐内部的微生物和农牧废水静置所造成的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内循环组件;内循环组件主要在传统的处理罐内部加装了通过电机进行控制的转杆;转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搅拌杆对装置内部的材料进行搅动,进而避免堆积的现象。同时,在转杆上安装的旋进叶可以将内部的混液向处理罐内部的两侧进行旋进,经过旋进的混液会撞击处理罐的内壁,然后反向回流、通过旋进和回流的作用使得混液得到循环流动的效果,进而加速反应的接触范围。

11、其二、为了避免在反应过程中罐体失温造成的微生物无法正常反应的技术问题,本装置提出了保温组件;即采用直筒状的保温层对罐体的本体进行保温。一旦罐体失温,通过电控面板控制加热片对罐体进行加热,进而使得内部的反应温度达到需求。不需要加热时只需要控制电控面板关闭加热片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呈正三角形方式分布,所述旋进叶(6)的旋进方向为双向,分别布置于转杆(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10)的结构为l型,所述撑杆(10)底部的安装高度与底座(9)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2)和加热片(13)的结构为圆柱形直筒状结构,所述处理罐(1)、保温层(12)和加热片(13)之间密封安装对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牧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处理罐,还包括:内循环组件,内循环组件包括灌注在处理罐内部的农牧污水和微生物菌群,处理罐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与处理罐接触的部位安装有轴承,转杆的一侧安装有电机,转杆的表面安装有搅拌杆,转杆的表面还安装有旋进叶,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底座,处理罐的一侧安装有撑杆。内循环组件主要在传统的处理罐内部加装了通过电机进行控制的转杆,在转杆上安装的旋进叶可以将内部的混液向处理罐内部的两侧进行旋进,经过旋进的混液会撞击处理罐的内壁,然后反向回流、通过旋进和回流的作用使得混液得到循环流动的效果,进而加速反应的接触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梁洪超,李成琦,袁召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宏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