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51982发布日期:2024-05-07 19:2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城市道路机扫垃圾,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全面铺开,垃圾的筛分及处置提出了更加细化的解决方案。目前,道路机扫垃圾杂质含量多,含水量大、杂质大小不尽相同的特点,现绝大多数处理采用简单的沉淀法简单处理后,渣料直接外运填埋处理,随着填埋场的关闭,机扫垃圾的处置后物料出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2、由于机扫垃圾含有无机物料如:砂、石子等,即含有易腐垃圾如:树叶、树枝等,造成了建筑填料场、生活垃圾焚烧无法接收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有效针对城市路面垃圾资源化处理回收的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将城市路面垃圾筛分回收成中水、初级建筑材料以及生物质燃料三种产物的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包括:机扫垃圾接料斗,其内开设有用以固液分离的分离池,所述分离池内通过曝气管道与外部鼓风机连通,所述分离池采用平流沉砂池形式;

3、有机燃料回收系统,包括由皮带输送机依次运输连接的提升沥水组件、粉碎机、烘干机与造粒机,所述造粒机出口端开连通有生物质燃料棒储罐;

4、初级建筑垃圾回收系统,包括无轴螺旋管道与淘洗组件,所述无轴螺旋管道一端与所述分离池内底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淘洗组件连通,所述淘洗组件出口与端连通有初级建筑垃圾存储箱;

5、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旋转格栅组件、污水处理池与中水池,所述旋转格栅组件通过溢流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池连通,所述污水处理池一端通过旋转格栅组件与分离池内连通,另一端通过单向管道与中水池连通,所述中水池底部设置有连通至外的的中水泵;

6、所述提升沥水组件、旋转格栅组件、曝气管道、无轴螺旋管道在所述分离池内由上至下式依次间隔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无轴螺旋管道多级设置,其包括第一无轴螺旋管与第二无轴螺旋管,所述第一无轴螺旋管下倾式伸入所述分离池内底,所述第二无轴螺旋管一端与第一无轴螺旋管头尾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淘洗组件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沥水组件为链板提升机。

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格栅组件为xds-50型自清洗过滤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资源化回收路线将城市路面机扫垃圾筛分回收成中水、初级建筑材料以及生物质燃料三大产物,初级建筑垃圾作为铺路的原料使用,中水作为机扫车用水,生物质燃料可作为燃料使用,污水处理过程通过混凝、沉淀、生物处理以及过滤后,将污水重新回流并用于机扫车,整体处置方法优化度高,资源回收利用率高,处置系统稳定可靠,对城市路面垃圾处理具有显著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轴螺旋管道多级设置,其包括第一无轴螺旋管与第二无轴螺旋管,所述第一无轴螺旋管下倾式伸入所述分离池内底,所述第二无轴螺旋管一端与第一无轴螺旋管头尾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淘洗组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沥水组件为链板提升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格栅组件为xds-50型自清洗过滤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道路机扫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解决了常规路面机扫垃圾种类复杂,资源回收困难等问题,其方案包括:机扫垃圾接料斗,其内开设有用以固液分离的分离池;有机燃料回收系统,包括由皮带输送机依次运输连接的提升沥水组件、粉碎机、烘干机与造粒机,所述造粒机出口端开连通有生物质燃料棒储罐;初级建筑垃圾回收系统,包括无轴螺旋管道与淘洗组件,所述无轴螺旋管道一端与所述分离池内底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淘洗组件连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旋转格栅组件、污水处理池与中水池,所述旋转格栅组件通过溢流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池连通,所述污水处理池一端通过旋转格栅组件与分离池内连通,另一端通过单向管道与中水池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龙,林培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攀科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