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2568发布日期:2024-05-20 11:4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具体为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例如当土壤贫瘠时,土地比较板结时,需要对土壤进行覆土和施肥来修复土壤。

2、土壤修复分为化学修复法、生物修复法和物理修复法,而传统的修复方式大多都是采用化学修复法,向需要修复的土壤上洒一些土壤修复颗粒,通过土壤修复颗粒来对土壤进行修复,目前通过化学方式对土壤进行修复时,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方式洒一些土壤修复颗粒,该种方式效率低,工作量还比较大;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也有少量的机械式撒料机构,但是,目前的机械式撒料机构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下料不畅或堵塞的原因,而导致对土壤洒土壤修复颗粒不均匀。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效率低、工作量大和因下料不畅或堵塞的原因而导致撒料不均匀的情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部的下料仓,所述框架的下部对称安装有转动支架,两个所述转动支架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至少固定有一个移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下料仓侧壁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外侧固定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上转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部通过转动座与下料仓下部的调节板连接,所述调节板上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开设在下料仓底部的下料孔并固定有密封板;

3、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有与第一锥形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一半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延伸到固定在下料仓内的壳体内并固定有推块,所述下料仓的两侧均固定有与推块配合使用的推料板,且两个推料板通过拉簧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仓的内部沿宽度方向固定有与第一转动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中间部位固定有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上的转动套。

5、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仓前侧的下部以及后侧的下部均固定有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均固定在框架的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多个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内侧壁沿圆周方向固定固定有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远离下料筒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下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内部通过第一轴承固定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有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半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依次穿过壳体、推块、下料仓和调节板固定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隔板,相邻的隔板之间存留一定的间隙。

8、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弯折形状的拉杆,所述的拉杆的顶部固定有“u”形挂件。

9、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仓的顶部固定有倒“u”形状的保护壳,且第一锥形齿轮、第一半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二半锥形齿轮位于保护壳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仓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承支座,且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与轴承支座内的第二轴承相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仓底部的拐角处均固定有限位柱,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滑动安装在限位柱上的滑孔,且限位柱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凸起,且限位凸起的外径大于限位柱的孔径。

12、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有滑轨,且推料板通过滑槽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的第一转动轴依次通过主动轮和传动带与从动轮进行连接,第一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主动轮和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进行旋转,由于从动轮通过偏心轴、推杆与调节板侧壁的连接杆进行连接,从动轮带动偏心轴向上旋转时,偏心轴通过推杆向上拉动调节板,使得调节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密封板向上移动并打开下料仓底部的下料孔,使得下料仓内的土壤修复颗粒通过下料孔洒向需要修复的土壤上,从而替换传统人工方式洒土壤修复颗粒的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15、本发明在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半锥形齿轮以及与第一半锥形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一锥形齿轮,从动轮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若干个第一半锥形齿轮进行转转,第一半锥形齿轮能够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进行旋转;由于在第一锥形齿轮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壳体、推块和推料板,而第一锥形齿轮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壳体内的推块进行旋转,从而推块能够推动推料板进行移动,使得推料板能够把土壤修复颗粒向下料口内推动,减少出现下料孔堵塞或下料不畅的现象,使得下料能够均匀。

16、本发明在第一转动杆内转动安装有壳体,由于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以及与第二锥形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半锥形齿轮,第二转动轴在旋转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第二半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配合带动第二转动杆进行旋转,从而第二转动杆能够带动底部的旋转盘进行旋转,落入到旋转盘上的土壤修复颗粒被旋转盘离心力的作用能够洒向较远的位置,能够把土壤修复颗粒均匀的洒向需要修复的土壤内,减少土壤对土壤修复颗粒吸收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上部的下料仓(2),所述框架(1)的下部对称安装有转动支架(3),两个所述转动支架(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上至少固定有一个移动轮(5),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端部定有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通过传动带(7)与下料仓(2)侧壁的从动轮(8)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轮(8)通过第二转动轴(9)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8)的外侧固定有偏心轴(81),所述偏心轴(81)上转动安装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的下部通过转动座(11)与下料仓(2)下部的调节板(12)连接,所述调节板(12)上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贯穿开设在下料仓(2)底部的下料孔并固定有密封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2)的内部沿宽度方向固定有与第一转动杆(15)配合使用的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的中间部位固定有与第一转动杆(15)转动连接的转动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2)前侧的下部以及后侧的下部均固定有固定杆(24),多个所述固定杆(24)的底端均固定在框架(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2)上开设有多个下料筒(25),所述下料筒(25)的内侧壁沿圆周方向固定固定有支撑杆(26),且多个支撑杆(26)远离下料筒(25)的一端与连接杆(13)的下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5)的内部通过第一轴承(27)固定有第二转动杆(28),所述第二转动杆(28)的顶端贯穿第一锥形齿轮(16)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29),所述第二转动轴(9)上固定有与第二锥形齿轮(29)配合使用的第二半锥形齿轮(30),所述第二转动杆(28)的底端依次穿过壳体(18)、推块(19)、下料仓(2)和调节板(12)固定有旋转盘(31),所述旋转盘(31)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隔板(32),相邻的隔板(32)之间存留一定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弯折形状的拉杆(33),所述的拉杆(33)的顶部固定有“u”形挂件(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2)的顶部固定有倒“u”形状的保护壳(35),且第一锥形齿轮(16)、第一半锥形齿轮(17)、第二锥形齿轮(29)和第二半锥形齿轮(30)位于保护壳(35)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2)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承支座(36),且第二转动轴(9)的两端均与轴承支座(36)内的第二轴承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2)底部的拐角处均固定有限位柱(37),所述调节板(12)上开设有滑动安装在限位柱(37)上的滑孔,且限位柱(37)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凸起,且限位凸起的外径大于限位柱(37)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20)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01),所述壳体(18)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有滑轨,且推料板(20)通过滑槽(201)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部的下料仓,框架的下部对称安装有转动支架,两个转动支架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至少固定有一个移动轮,第一转动轴的端部定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下料仓侧壁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两个从动轮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依次通过主动轮和传动带与从动轮进行连接,本发明的第一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主动轮和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进行旋转,从动轮带动偏心轴向上旋转时,偏心轴通过推杆向上拉动调节板,调节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密封板向上移动并打开下料仓底部的下料孔,下料仓内的土壤修复颗粒通过下料孔洒向需要修复的土壤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刘静民,邢家仲,刘聪,魏春生,吕鹏升,郑志成,高晓亚,陈妍,李画,彭芳芳,姚超,吴辰光,叶松,安则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国光园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