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

文档序号:39510205发布日期:2024-09-27 16:4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态治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满江红,学名azolla imbricata,是一种小型浮水的古老蕨类植物,个体细小,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肉质;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其叶内含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又叫“红萍”。

2、满江红主要通过营养体分株和孢子繁殖繁殖,营养体分株是满江红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满江红增殖迅速,形成厚密的绿色或红色覆盖层,影响水体氧气交换。满江红具有快速生长、超强适应性、抗药性等特点,常常被视为入侵物种。它的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体中氧气以及降低水体透明度,破坏水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空气交换不畅的静态水体中会加速满江红的生长繁殖。当前满江红的控制方法多以机械打捞为主,或喷洒化学试剂,这些方法成本高且效果不佳,无法从根源上控制满江红生长繁殖,并且化学试剂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开发一种经济生态的满江红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在繁殖有满江红的水域投放滤食性鱼类、食草性鱼类以及鸭子。

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滤食性鱼类和食草性鱼类的投放比例为1:1。

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根据水域中满江红覆盖状况,分两种情况投放不同密度的鱼和鸭。

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当水域中满江红覆盖率≥60%,滤食性鱼类投放数量为20-40尾/亩和食草性鱼类20-40尾/亩,鸭投放4-6只/亩。

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当水域中满江红覆盖率<60%,滤食性鱼类投放数量为5-15尾/亩和食草性鱼类5-15尾/亩,鸭投放1-3只/亩。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滤食性鱼类为鳙鱼和/或鲢鱼。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草食性鱼类为草鱼、鳊鱼和团头鲂中的至少一种。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泊、河塘等静态水体中控制满江红生长繁殖的生态综合治理方法。

12、(2)本发明利用滤食性鱼类和食草性鱼类结合鸭子的生物防控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水域中满江红的数量,避免水域中满江红爆发的风险。

13、(3)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式中物理打捞无法彻底清除满江红,少量残留满江红重新爆发生长问题,同时还克服了采用化学试剂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无化学药品,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还有助于保护和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促进生态平衡。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繁殖有满江红的水域投放滤食性鱼类、食草性鱼类以及鸭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和食草性鱼类的投放比例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水域中满江红覆盖状况,分两种情况投放不同密度的鱼和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域中满江红覆盖率≥60%,滤食性鱼类投放数量为20-40尾/亩和食草性鱼类20-40尾/亩,鸭投放4-6只/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域中满江红覆盖率<60%,滤食性鱼类投放数量为5-15尾/亩和食草性鱼类5-15尾/亩,鸭投放1-3只/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为鲢鱼和/或鳙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食性鱼类为草鱼、鳊鱼和团头鲂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鱼、鸭综合控制水体满江红的方法,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繁殖有满江红的水域投放滤食性鱼类、食草性鱼类以及鸭子;有效控制湖泊、河塘等水体中控制满江红数量。由于满江红鱼腥藻在满江红叶腔中形成共生关系,首先滤食性鱼类以鱼腥藻为食物来维持自身生长,影响水体中鱼腥藻密度,减少满江红与鱼腥藻的共生关系,从而达到抑制满江红生长繁殖效果。食草性鱼类会直接以满江红及其孢子为食物,直接减少满江红数量;鸭作为满江红的消费者,减少满江红植株数量,以及鸭在水体中的游动,增加水体扰动和空气交换,抑制满江红生长繁殖。本发明通过鱼和鸭的干扰后,水体中满江红数量可有效控制,防止出现满江红爆发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朱仔伟,钟文军,廖伟,赵耀,向小果,刘方平,洪亚军,梅雅茹,肖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