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8374发布日期:2024-11-15 14:5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沉淀池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


背景技术:

1、沉淀池是一种净化水质的设备,通过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

2、相关技术中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池体上设置有加药装置,加药装置能够往池体内添加絮凝剂。

3、现有沉淀过程需要先将污水输送到池体内,再往池体内添加絮凝剂,搅拌装置启动对污水搅拌,使污水中的杂质絮凝,搅拌装置关闭使絮凝物沉淀,最后将分层后的清水与杂质分别从池体内输出。上述沉淀池进行一次沉淀过程所用的处理时间长,使得污水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污水处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盖体,所述罐体朝向盖体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圆周面与罐体的内圆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支撑杆,所述筒体的上方开设有存放槽,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往筒体内输送污水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加药结构,所述罐体上连接有清水管。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药结构将絮凝剂添加到进料管内的污水中,由进料管将絮凝剂和污水输送到筒体内,搅拌结构将絮凝剂和污水搅拌,使絮凝剂和污水混合均匀,当污水从存放槽输送到容置槽内后,污水中通过筒体与罐体的间隙进入到筒体下方,位于筒体下方的污水中的絮凝物沉淀在容置槽底部,当清水高于清水管的开口时,清水从清水管排出罐体;本沉淀池将加药工序、搅拌工序和沉淀工序分开并递进设置,使加药工序、搅拌工序和沉淀工序可以同时进行,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5、可选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内设置的管体、与盖体转动连接的搅拌杆以及设置于盖体上方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管体的外圆周面与筒体的内圆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存放槽的内圆周面与管体的外周向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管体的上端与盖体抵接,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下端插入筒体内,所述导向管的外圆周面与管体内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搅拌杆插入到导向管内,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位于导向管内的推进式叶轮,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搅拌杆旋转。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的设置,增加了污水的运输路径,提升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效果;第一驱动件驱动搅拌杆和推进式叶轮旋转,推进式叶轮对导向管内的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混合,并且推进式叶轮将带动导向管内的污水朝向盖体方向运输,当污水高于导向管的上端面后,污水因自身重力重新落到筒体内。

7、可选的,所述导向管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斗,所述导向斗的开口沿靠近导向管的方向逐渐减小。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进式叶轮驱动导向管下方的污水往导向管上方运输的过程中,导向斗使筒体内的污水更容易进入导向管内;另外导向斗的开口竖直向上减小,使污水经过导向斗时流速增加,加快污水通过导向管的速度。

9、可选的,所述管体外套接有不锈钢斜管,所述不锈钢斜管远离管体的一侧与罐体的内壁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朝盖体方向流动,污水通过不锈钢斜管时,絮凝物受不锈钢斜管阻挡不易上升,实现泥水分离;不锈钢斜管使絮凝物堆积,絮凝物积累一定量后,絮凝物依靠重力作用下降沉淀,提升沉淀效率。

11、可选的,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料斗,所述罐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料槽,所述排料斗的外侧连接有排料管,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与排料槽连通的排料孔,所述罐体的底壁设置有用于将杂质往排料孔导料的导向斜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槽内的污泥和絮凝物沉淀后,一部分直接落入到排料槽内,另一部分落到导向斜面上,落在导向斜面上污泥和絮凝物沉淀沿导向斜面下降并间接落到排料槽内,污泥和絮凝物再通过排料管输出到外界。

13、可选的,所述搅拌杆的端面开设有穿孔,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刮料结构,所述刮料结构包括穿设于穿孔内的转杆以及设置于盖体上方的第二电机,所述转杆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导向斜面刮料的刮板,所述转杆与盖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个驱动转杆旋转。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和絮凝物沉淀到导向斜面上,部分污泥和絮凝物沉淀会粘附在导向斜面上,第二电机驱动转杆和刮板转动,使刮板对导向斜面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刮动,使杂质落入到排料斗内。

15、可选的,所述转杆远离盖体的一端插入到排料槽内,所述转杆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拨料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旋转带动拨料板旋转,使拨料板驱动排料槽内的杂质驱动,排料槽内的杂质更快的进入到排料管内;沉淀池未使用且沉淀池未清洁时,杂质在排料槽内沉淀并硬化堵塞,再沉淀池再次使用时,转杆旋转带动拨料板旋转,使拨料板驱动杂质松动,便于将排料槽内的杂质排出。

17、可选的,所述罐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呈环槽状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环绕容置槽设置,所述排水槽的底壁设置有环绕容置槽的环状隔板,所述排水槽与清水管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水高于环状隔板时,清水溢流到排水槽内,环状隔板能够对部分杂质进行阻挡,减少污水中的杂质从清水管排出。

19、可选的,所述罐体的下方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罐体的一端与进料管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内水处理未达到要求时,回流管将容置槽内的污水输送到进料管内,再使污水重新进入罐体内,提升污水沉淀效率。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加药结构将絮凝剂添加到进料管内的污水中,由进料管将絮凝剂和污水输送到筒体内,搅拌结构将絮凝剂和污水搅拌,使絮凝剂和污水混合均匀,当污水从存放槽输送到容置槽内后,污水中通过筒体与罐体的间隙进入到筒体下方,位于筒体下方的污水中的絮凝物沉淀在容置槽底部,当清水高于清水管的开口时,清水从清水管排出罐体;本沉淀池将加药工序、搅拌工序和沉淀工序分开并递进设置,使加药工序、搅拌工序和沉淀工序可以同时进行,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23、2.通过刮料结构对导向斜面上刮动,导向斜面上的杂质落入到排料斗内,防止杂质在导向斜面上堆积。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盖体(2),所述罐体(1)朝向盖体(2)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槽(12),所述容置槽(12)内设置有筒体(4),所述筒体(4)的外圆周面与罐体(1)的内圆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支撑杆(42),所述筒体(4)的上方开设有存放槽(41),所述筒体(4)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5),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往筒体(4)内输送污水的进料管(16),所述进料管(16)上设置有加药装置(7),所述罐体(1)上连接有清水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5)包括设置于筒体(4)内设置的管体(51)、与盖体(2)转动连接的搅拌杆(54)以及设置于盖体(2)上方的第一驱动件(56),所述管体(51)的外圆周面与筒体(4)的内圆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杆(512),所述存放槽(41)的内圆周面与管体(51)的外周向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管体(51)的上端与盖体(2)抵接,所述管体(51)内设置有导向管(52),所述导向管(52)的下端插入筒体(4)内,所述导向管(52)的外圆周面与管体(51)内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杆(521),所述搅拌杆(54)插入到导向管(52)内,所述搅拌杆(54)上设置有位于导向管(52)内的推进式叶轮(55),所述第一驱动件(56)用于驱动搅拌杆(54)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52)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斗(53),所述导向斗(53)的开口沿靠近导向管(52)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1)外套接有不锈钢斜管(57),所述不锈钢斜管(57)远离管体(51)的一侧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方设置有排料斗(3),所述罐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料槽(31),所述排料斗(3)的外侧连接有排料管(32),所述容置槽(12)的底壁开设有与排料槽(31)连通的排料孔(15),所述罐体(1)的底壁设置有用于将杂质往排料孔(15)导料的导向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4)的端面开设有穿孔,所述容置槽(12)内设置有刮料结构(6),所述刮料结构(6)包括穿设于穿孔内的转杆(61)以及设置于盖体(2)上方的第二电机(635),所述转杆(6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导向斜面刮料的刮板(62),所述转杆(61)与盖体(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35)用于个驱动转杆(61)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1)远离盖体(2)的一端插入到排料槽(31)内,所述转杆(6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拨料板(6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呈环槽状的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11)环绕容置槽(12)设置,所述排水槽(11)的底壁设置有环绕容置槽(12)的环状隔板(13),所述排水槽(11)与清水管(1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方是设置有回流管(8),所述回流管(8)远离罐体(1)的一端与进料管(16)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沉淀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高效机械沉淀池,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盖体,所述罐体朝向盖体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圆周面与罐体的内圆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支撑杆,所述筒体的上方开设有存放槽,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往筒体内输送污水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加药装置,所述罐体上连接有清水管,本申请具有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弟均,冯玮,裘永丰,杨凯博,周武,邱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剑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