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气泡投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9724发布日期:2024-04-18 17:4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气泡投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气泡投射装置。


背景技术:

1、现代工业过程产生各种外源有机物,由于其顽固性和毒性,导致废水在很大程度上不可生物降解。臭氧因其高氧化潜力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氧化剂之一,其具有氧化性强、反应速度快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饮用水处理、工业水处理、污泥稳定化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近年来,传统臭氧化过程中使用的大气泡(平均气泡大小约为1毫米)导致气液接触面积差,传质效率和氧化效率较低,此外,还伴随着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使得臭氧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推广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气泡投射装置,结合多级流化态分散技术,产生数量更多、直径更小、性质更稳定的微气泡,将臭氧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分散于水中,通过优化传质效果,提高臭氧与污染物质的传质效率,减少臭氧的无效损耗,可有效氧化去除废水中难降解cod。

3、2.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本申请的一种微气泡投射装置,包括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以及微气泡射流增效装置,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的一端连接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远离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的一端连接于微气泡射流增效装置。

6、进一步的,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包含主管,主管沿第一直线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于流化态循环增强泵,第一出水口连接于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

7、进一步的,主管中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混合过渡段、高速旋流段、涡流段以及出口段。

8、进一步的,混合过渡段沿第一直线方向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

9、进一步的,高速旋流段包含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最大外围处与高速旋流段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0.3毫米。

10、进一步的,沿着第一直线方向上螺旋叶片之间的间距依次减小;其中,相邻的螺旋叶片之间最大间距为100毫米,最小间距为50毫米。

11、进一步的,涡流段沿第一直线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12、进一步的,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包含沿着第二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进水口、多孔微管道、环形旋流腔室和第二出水口,其中第二进水口处设置有微孔膜。

13、进一步的,微孔膜的孔径范围是1毫米至2毫米。

14、进一步的,多孔微管道一端连接于第二进水口,多孔微管道上设有若干微孔,微孔从多孔微管道内部至外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15、进一步的,微孔的孔径的取值范围是0.5毫米至1.5毫米。

16、进一步的,微气泡射流增效装置包含依次设置的第三进水口、螺旋型管道和射流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接。

17、进一步的,螺旋型管道中的螺旋挡板的间距范围为0.8毫米至4毫米。

18、3.有益效果

19、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申请的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中主管中沿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连线方向依次设有混合过渡段、高速旋流段、涡流段以及出口段,其中混合过渡段沿第一直线方向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能够增加湍动程度,更好的将水和臭氧进行融合。

21、(2)本申请引入流化床强氧化技术,将臭氧经过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微气泡射流增效装置流化分散成微气泡的状态,强化臭氧-废水的流化传质效果,协同增加氧化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充分适应来水水质波动。

22、(3)本申请能够使得臭氧在水中停留时间长,气泡上升速度慢,气液接触时间充分,强化气液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气液传质速率(是传统曝气方式1000倍以上),同时自身增压溶解,能将更多臭氧气体溶解到水中,从而大大节省臭氧的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气泡投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微气泡投射装置,包括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以及微气泡射流增效装置,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的一端连接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二级微气泡投射系统装置远离一级微气泡反应系统装置的一端连接于微气泡射流增效装置。本申请的微气泡投射装置结合多级流化态分散技术,产生数量更多、直径更小、性质更稳定的微气泡,将臭氧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分散于水中,通过优化传质效果,提高臭氧与污染物质的传质效率,减少臭氧的无效损耗,可有效氧化去除废水中难降解COD。

技术研发人员:姜笔存,邱玉,于伟华,谈艳,谈政焱,于志祥,刘浩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