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旋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旋塞,例如,对于旋塞设置在自来水管水龙头上的净水器。当连接以一定压力的液体在液体管路中流动并对液体进行处理的容器时,液体向上述容器内流入和从该容器内流出的同时,均由旋塞进行控制。
例如,水向连接在自来水水龙头上的净水器流入和从净水器流出时,都是由水龙头侧的旋塞同时进行控制。
这种结构的净水器,在连接净水器的出口侧的给水部位处设置了旋塞。通过该旋塞来控制水向净水器内流入及从净水器内流出。如果加压过大的水流向水管较大断面容积的净水器时,若净水器的结构不坚固,它就会很快遭到破损和很快地劣化。
然而,象净水器那样,设置了对在液体管路内流动的液体进行净化处理的容器。通过在其上流侧安装的旋塞,对向上述容器内流入和从容器内流出的水同时进行控制。其问题如下就是说,停止水向上述容器内流入和从容器内流出时,如果流向该容器下流侧液管的液体无压力时,下流侧液管内的杂菌在上述容器内移动之后很容易繁殖。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停止液体从容器流出时,向该容器不加过大的压力,而在管路内的上述容器的上流侧和下流侧,分别装上旋塞。液体停止流动时,上流侧的旋塞关闭之后,关闭下流侧的旋塞。液体开始流动时,打开下流侧的旋塞,然后再打开上流侧的旋塞。
如前所述,在管路内容器的下流侧设置旋塞和在上流侧设置旋塞,分别操作时很麻烦。若弄错操作顺序是很危险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容器的结构必须坚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塞,可以如前述那样,流入设置在液体管路内的容器和从该容器流出的液体,通过在该容器内流动的液体不加以过大的压力,分别进行控制。用一个旋塞可对两者进行良好的定时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一个旋塞进行可选择的转换旋塞。,在液体管路内沿着流动方向、按着顺序设置二个容器。上流侧的容器和下流侧的容器同时进行使用时,用一个旋塞只使用上流侧的容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塞,其特征在于其在液封及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回转的状态下,将塞2插入主体1内,其具有第一个旋塞部11a,通过上述塞2内形成的第一个流通孔21,开通上述主体1内形成的第一个流入口11和第一个流出口12;及第二个旋塞部1b,通过上述塞2内形成的第二个流通孔22,开通上述主体1内形成的第二个流入口13和第二个流出口14,上述第一个旋塞部1a和第二个旋塞部1b,通过操作上述塞2,并行开闭,而且如下述(a)或(b)那样构成,(a)、在上述第二个旋塞部1b的第二个流入口13或第二个流出口14与上述第二个流通孔22,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1个旋塞部1a的第1个流入口11和第1个流出口12的开始连通要稍微早一些,而在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1个流入口11和第1个流出口12开始关闭要稍晚一些的状态下,相互稍稍错开;(b)、在上述第1个旋塞部1a的第1个流入口11或第1个流出口12与上述第1个流通孔21,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2个旋塞部1b的第2个流入口13和第2个流出口14的开始连通稍微晚一些,而且在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2个流入口13和第2个流出口14的开始关闭稍早一些的状态下,相互稍稍错开。
一种旋塞,其特征在于其在液封及所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回转的状态下,塞4插入主体3内,其具有第1个旋塞部3a和第2个旋塞部3b;
上述第1个旋塞部3a,当上述塞4在一定的角度下向一个方向回转时,对上述主体3分别形成的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通过上述塞4形成的第1个流通孔41进行连通,上述塞4,在一定角度下向另一个方向回转时,上述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通过对上述塞4形成的第2个流通孔42使其连通;上述第2个旋塞部3b,当上述塞4在规定角度下向一个方向回转时,则分别对上述主体3形成的第2个流入口33和第2个流出口34,通过对上述塞4形成的第3个流通孔43和与该流通孔43连通的第4个连通孔44使其连通,同时,对上述主体3分别形成的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通过对上述塞4形成的第5个流通孔45使其连通,当上述塞4在规定角度下向另一方向回转时,上述第2个流入口33和上述第3个流出口36,则通过上述第4个流通孔44使其连通起来;上述第1个旋塞部1a和第2个旋塞部如下述(c)和(d)那样构成,(c)、在上述第2个旋塞部3b上的第3个流入口35或第3个流出口36与上述第5个流通孔45以及上述第2个流入口33或第3个流出口36与第4个流通孔44,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1个旋塞部3a上的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开始连通稍早一些,而且其开始关闭要比上述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的开始关闭的稍晚一些,相互之间稍稍错开;(d)、上述第1个旋塞部3a上的第1个流入口31或第1个流出口32与上述第1个流通孔41,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2个旋塞部3b上的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开始连通的稍晚一些;而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的开始关闭稍早一些,相互稍稍错开,而且上述第1个旋塞部3a上的第1个流入口31或第1个流出口32和上述第2个流通孔42,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2个旋塞部3b上的第2个流入口33和第3个流出口36的开始连通的稍晚一些;而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2个流入口33和第3个流出口36的开始关闭的稍早一些相互稍稍错开。
发明的积极效果由所记载的旋塞,当使旋塞向打开的方向操作时,第2个旋塞部的打开的时间要比第1个旋塞部的打开时间稍早一些。若使旋塞向相反方向操作时,第2个旋塞部的关闭时间要比第1个旋塞部的关闭时间稍晚一些。若连通在液体管路内使用该旋塞的容器及该管路时,可对容器的流入侧和流出侧进行控制。这样,对该容器可不必加以过大的水压。
因此,容器的结构可不必很坚固。这样,就可降低其造价。
而且,使用一个旋塞,如上所述,可同时控制流入流出。因此,向容器内流入和从容器内流出的操作顺序绝不会弄错。
根据所记载的旋塞,任一个旋塞上构成第1个旋塞部和第2个旋塞部。在第1个旋塞部上,对于一对流入、流出口,形成二个连通孔。在第2个旋塞部上,对应于上述第1个旋塞部的各连通孔,配置了从流入口到流出口相连通的开闭部和从流入口经另一个流出部再次返回到上述流出口的开闭部。因此,通过在液体管路内装配二个容器和分别与该管路连通,使用上流侧和下流侧的二个容器或只使用上流侧容器时,可适当地进行转换。这样,在操作上就很简便。
另外,第2个旋塞部的开闭,同第1个旋塞部的开闭时间稍有不同。所以,在向液体管路内设置的一个或两个容器内流入和从其中流出,均可进行控制。所以,对其不必加以过大的压力。
因此,各容器的结构可不必过于坚固。这样,可使造价低廉。
而且,用一个旋塞可以同时控制上述的流入、流出。所以,对向容器内流入和从容器内流出的操作顺序,不必担心弄错。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旋塞实施形式的剖面图;图2表示为说明图1的旋塞作用的简意剖面图;图3表示本发明的旋塞另一实施形式的部分断裂正视图;图4为图2的旋塞放大剖面图;图5表示沿着图4的箭头A-A方向的剖面图6表示说明图3的旋塞作用的图;(a)表示沿着图5的箭头B-B方向的简意剖面图;(b)表示沿着图5的箭头C-C方向的简意剖面图;(c)表示沿着图5的箭头D-D方向的简意剖面图;(d)表示来自(a)图的塞在回转一定角度状态下的简意剖面图;第1种实施例图1,表示向将第1个实施例的旋塞设置在自来水水龙头上的容器(净水器)进行连接状态的剖面图。图2表示该旋塞上的第2个通水孔和其他通水部分的简略剖面图。
1是插入部分10所形成的主体。在该主体1的上述插入部分10上,一端装有手柄20的塞2,是在液封及所定角度范围内回转时插入的。
塞2,在其主体凸起的端部的公螺纹部2 上,装以弹簧垫圈(图中未示出来)之后,再装上螺帽24并适当地固紧,使塞不可自由转动地对其适当地制动。
上述主体1和塞2,其上配备有对连接在自来水管水龙头上的容器(净水器)的进水进行控制的第1个旋塞部1a和对从该容器5的流出进行控制的第2个旋塞部1b。
第1个旋塞部1a,配备有第1个流入口11和第1个流出口12(从插入部10到外周对主体1的一部分所形成)以及对上述塞2所形成的第1个流通孔21。
第1个流入口11和第1个流出口12,是在使上述的塞2从旋塞部1a的关闭位置上向反时针方向回转90°时,通过上述连通孔21连通;在使上述塞2向顺时针方向回转90°时侧关闭。
第2个旋塞部1b,配备有对主体1的另一部分所形成的第2个流入口13和第2个流出口14以及对上述塞2所形成的第2个流通孔22。
第2个流入口13和第2个流出口14,当通过连通孔21使上述第1个流入口11和第1个流出口12连通时,大致与其同时,通过上述第2个连通孔22进行连通。当第1个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关闭时,大致与其同时进行关闭。
为使第1个旋塞部1a和第2个旋塞部1b的通水部分进行密封,在主体1和塞2接触部分的所需部位装配0形环25、26和27。
第1个流入部11(图中未示出),是通过管子(图中未示出)同自来水管的水龙头连通;而第1个流出部12,是通过密封垫15与上述容器5的流入部50进行连通。
第2个流入部,是通过密封垫16与容器5的流出部51连通;而第2个流出部22(图中未示出),则与给水管连通。
图1,表示第1个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连通;第2个流入部13和第2个流出部14连通。自来水通过第1个旋塞部1a流入容器5内。然后通过净化后的第2个旋塞部1b向给水管给水。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所示,第1个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第1个通水孔21以及第2流入口13和流出口14,在同图的上下方向上垂直一致。第2个旋塞部1b的通水孔22,当打开旋塞时,沿着塞2的回转方向,只倾斜很小的θ角度就错开了。
结果,第2个流入口13和流出口14,当使塞2向旋塞部1a、1b的关闭方向回转时,其关闭时间要比第1个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的关闭时间稍晚一些。另一方面,使塞2向旋塞部1a、1b的打开方向回转时,其打开的时间要比上述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的打开时间稍早一些。
如上所述,对于该实施形式的旋塞,若使旋塞向打开的方向操作时,容器5的流出侧的打开时间,要比其流入侧的打开时间稍早一些;若使旋塞向相反方向操作时,则容器的流出侧的关闭时间,要比流入侧的关闭时间稍晚一些。这样,对容器5不会加以过大的水压。容器5的结构不需要很坚固。所以可使其造价低廉。
而且通过一个旋塞,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这样,对向容器5流入的水和从容器5流出的水进行控制时,其顺序也就不存在弄错的问题。
第1种实施例的旋塞的变形例在第1种实施例中,第1个旋塞部1a侧的流入口和流出口11、12其开始连通的时间要比第2个旋塞部1b的流入、流出口13、14的开始连通的时间稍晚一些。前者开始关闭要比后者开始关闭稍早一些。这样,使第2个旋塞部1b侧的流通孔22就错开一些时间。但是代替这种形式,例如,下面的形式同样奏效。
其一如上所述,旋塞在起作用的状态下,第2个旋塞部1b侧的流入口13或流出口14,或者使两者都稍稍错开。
其二如前所述,旋塞在起作用的状态下,使第1个旋塞部1a侧的流通孔21稍稍错开。
其三如前所述,旋塞在起作用的状态下,使第1个旋塞部1a侧的流入口11或流出口12或者使两者均稍稍错开一些。
第2个实施例图3~6,表示该发明的旋塞的第2种实施例。
图6,为沿着流动方向在液体管路内安装旋塞的容器(净水器)连接状态的部分断裂正视图;图4为该旋塞的放大剖面图;图5为沿着图4箭头A-A方向的剖面图;图6为说明旋塞作用的剖面图;(d)图为沿着图5箭头B-B方向的剖面图;(b)图为沿着图5箭头C-C方向的部面图;(c)图为沿着箭头D-D方向的剖面图;(d)图为从(a)图状态使塞向反时针方向回转的剖面图。
3是表示由外部圆筒3c和插入该外部圆筒3c内的固定套筒3d而组成的主体。在该主体3的套筒3d内,一端装有手板40的塞4,是在液封及所定角度范围内回转而插入的。
塞4,是在主体凸起端部公螺纹部46上,通过弹簧垫圈46b、再装上螺帽46a、适当地拧紧。为防止自由回转,要进行适当地制动。
在上述主体3和塞4上,装配有对向连接在自来水管水龙头上的第1个容器(净水器)的流入水进行控制的第1个旋塞部3a以及对从第1个容器6向给水侧的流出进行控制和在从容器6的流出转换到给水侧和第2个容器7侧进行控制的同时,形成主体3对从该容器7的流出进行控制的第2个旋塞部3b。
第1个旋塞部3a,示于图4~6。在从内部周围到外周配备3对主体3的一部分形成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以及对塞4形成的第1个流通孔41和第2个流通孔42。
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是通过使上述塞4向正、反方向回转以及通过第1个连通孔41和第2个连通孔,进行选择地连通。从此连通状态使塞4向一个方向转动45°时即关闭。
第2个旋塞部3b,配有对主体3的另一部分形成的第2个流入口33、第2个流出口34、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它们分别对上述塞4形成了第三个流通孔43。还配备了与此连通孔43连通的第4个流通孔44和第5个流通孔45。
对于第2个旋塞部3b,在第1个旋塞部3a上的流入、流出口31、21,通过第1个流通孔41连通时,第2个流入口33,是通过第3个流通孔43和第4个流通孔44,使其与第2个流出口34连通。与该连通是同时进行的。第3个流入口35,是通过第5个流通孔45,与第3个流出口36连通。
另一方面,在第1个旋塞部3a上的流入流出口31、32,当通过第2个流通孔42连通时,第2个流入口33,则通过第4个流通孔44,从第2个流出口34侧向第3个流出口36侧转换而连通。
因此,第2个旋塞部3b,是与第1个旋塞部3a同时关闭。
主体3的各流入流出口31、32、33、34、35及36,各用密封垫37分别安装连接件90、63、63、72、73及80等。
为使第1个旋塞部1a和第2个旋塞部1b的通水部分密封,在主体3的外装圆筒3c与套筒3d的接触部的需要部分,各装有密封垫38。而主体1与塞2的接触部所需要的部分处,都分别装有0形环47、48和49。
如图3所示,第1个旋塞部3a的第1个流入口31,通过水管90(图中未示出)与自来水水龙头连通;而第1个流出口32,则与第1个容器6的流入部60连通。
在第2个旋塞部3b上,第2个流入口33、第1个容器6的流出部61以及第2个流出口34,是通过水管74与第2个容器7的流入部70连通;而第3个流入部35,则通过连通管75与第2个容器7的流出部71连通;第3个流出部36与给水管8连通。
图4~图6的(a)、(b)、(c)的状态,是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通过第1个连通孔41连通;而第2个流入、流出口33、34,则是通过第3个连通孔43和第4个连通孔44进行连通;第3个流入、流出口35、36,是通过第5个连通孔45进行连通。
因此,自来水通过第1个旋塞部3a流入第1个容器6内。经过一次净化之后,通过第2个旋塞部3a流入第2个容器7内。经过二次净化之后,再通过第2个旋塞部3a,由给水管8进行给水。
图6(a)的状态,当关闭旋塞部3a和3b时,要将塞4向反时针方向转动45°。
从同一个图的状态,使塞4向反时针方向转动90°时,如(d)图所示,第1个旋塞部3a的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是通过第2个连通孔42连通;而第2个旋塞部3b的第2个流入口33和第4个流出口36,则是通过第4个连通孔44进行连通。通过该旋塞的操作,由第2个旋塞部3b的部分,对水的流动进行了转换。由第1容器5进行一次净化的水,不流入第2个容器7内,而是从第1个容器5经过第2个流入口33、第4个连通孔44以及第3个流出口36流向给水管8。
(b)图的状态,是表示旋塞部1a、1b被关闭时,使塞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45°时的状态。
对于这种实施形式,如上所述,为了准确地操作塞,在手柄40的背面或其周围,在主体3或其他支承件上固定有指示面板(图中未示出)。转动手柄40时,在指示面板上指示出该手柄40的一个位置及在那一个方向位置上。对于容器5和7可同时使用,也可使用一侧的容器5。同时停止使用时,在上述的指示面板上便显示出来。
其次,对该实施形式的旋塞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水流经第1个容器5和第2个容器7之后,流入给水管3。如图6的(a)、(b)所示,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和第1个通水孔41及第2个流入口33、第3个连通孔43、第4个连通孔44以及第2个流出口34,这些孔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
对于这方面,第2个旋塞部3b的通水孔45的出口侧,只倾斜θ1的角度。只从流出口36错开。同时,第5个通水孔45的入口侧,只是靠近第3个流入孔35处向下错开。
结果,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当使塞4向(a)图的反时针方向,即向旋塞部3a、3b的关闭方向转动时,其关闭时间要比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稍晚一些。另一方面,使塞4向旋塞1a、1b的打开方向转动时,其打开时间要比上述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的打开时间稍早一些。
再有,连通第2个流入口33和第3个流出口36的第4个流通孔44,当向第3个流出口36的出口侧,如图6的(a)图所示,打开流入、流出口33、36时,只向回转方向稍错开θ2角度。结果,第2个旋塞部3b的上述流入、流出口33、36,从(a)图状态到(b)图的状态,使其连通时,其连通时间要比(b)图的流入、流出口31、32,通过第2个连通孔42而连通的时间稍早一些。另一方面,其关闭的进间也要比后者稍晚一些。
如上所述,对于该实施形式的旋塞,同主体3形成三对流入、流出口31和32、33和34及35、36。
对于塞4,为使这些流入、流出口打开和关闭,形成了流通孔41和42、43和44以及45等。同时使第2个流入口33向第2个流出口34侧和第3个流出口36侧转换。再有,第1个旋塞部3a的打开的关闭以及第2个旋塞部3b的打开和关闭时间都稍稍错开。
结果,沿着流动方向,在液体管路内安装二个容器。使用上流侧的容器和转换使用两个容器时,若同时控制向容器内流入和从容器内流出,就可以防止对容器加以过大的压力。
因此,容器可不必制造得坚固。这样可降低造价。
再有,可使用一个旋塞进行上述操作。所以对向容器内流入和从容器内流出等的操作顺序不会弄错。
第2实施例的变形例对于第2实施例第1个旋塞部3a侧开始连通时,第2个旋塞部3b的出口侧的开始连通的时间要稍晚一些。后者开始关闭的时间,要比前者开始关闭的关闭的时间稍晚一些。这样,在第2个旋塞部1b上的第5个流通孔45和第4个流通孔44,它们对流出口36者稍稍错开。但是这种形式可以代替。例如,采用下面的形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其一,旋塞处于上述作用的状态下,第3个流入口35或第3个流出口36或者两侧,其相对于第5个流通孔45,都稍稍地错开。同时,第2个流入口33或第3个流出口36或者两侧其相对于第4个流通孔44,均稍稍地错开。
其二,旋塞在上述作用状态下,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的两侧或一侧,其相对于第1个连通孔41,均稍稍地错开。同时,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的两侧或一侧,其相对于第2个连通孔42,均稍稍地错开。
其三,旋塞在上述作用状态下,其相对于第1个流通孔41和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的两侧或一侧,均稍稍地错开。同时,其相对于第2个连通孔42和第1个流入、流出口31、32的两侧或一侧,也都稍稍地错开。
权利要求
1.一种旋塞,其特征在于其在液封及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回转的状态下,将塞(2)插入主体(1)内,其具有第一个旋塞部(11a),通过上述塞(2)内形成的第一个流通孔(21),开通上述主体(1)内形成的第一个流入口(11)和第一个流出口(12);及第二个旋塞部(1b),通过上述塞(2)内形成的第二个流通孔(22),开通上述主体(1)内形成的第二个流入口(13)和第二个流出口(14),上述第一个旋塞部(1a)和第二个旋塞部(1b),通过操作上述塞(2),并行开闭,而且如下述(a)或(b)那样构成,(a)、在上述第二个旋塞部(1b)的第二个流入口(13)或第二个流出口(14)与上述第二个流通孔(22),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1个旋塞部(1a)的第1个流入口(11)和第1个流出口(12)的开始连通要稍微早一些,而在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1个流入口(11)和第1个流出口(12)开始关闭要稍晚一些的状态下,相互稍稍错开;(b)、在上述第1个旋塞部(1a)的第1个流入口(11)或第1个流出口(12)与上述第1个流通孔(21),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2个旋塞部(1b)的第2个流入口(13)和第2个流出口(14)的开始连通稍微晚一些,而且在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2个流入口(13)和第2个流出口(14)的开始关闭稍早一些的状态下,相互稍稍错开。
2.一种旋塞,其特征在于其在液封及所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回转的状态下,塞(4)插入主体(3)内,其具有第1个旋塞部(3a)和第2个旋塞部(3b);上述第1个旋塞部(3a),当上述塞(4)在一定的角度下向一个方向回转时,对上述主体(3)分别形成的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通过上述塞4形成的第1个流通孔(41)进行连通,上述塞(4),在一定角度下向另一个方向回转时,上述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通过对上述塞(4)形成的第2个流通孔(42)使其连通;上述第2个旋塞部(3b),当上述塞(4)在规定角度下向一个方向回转时,则分别对上述主体(3)形成的第2个流入口(33)和第2个流出口(34),通过对上述塞4形成的第3个流通孔(43)和与该流通孔(43)连通的第4个连通孔(44)使其连通,同时,对上述主体(3)分别形成的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通过对上述塞(4)形成的第5个流通孔(45)使其连通,当上述塞(4)在规定角度下向另一方向回转时,上述第2个流入口(33)和上述第3个流出口(36),则通过上述第4个流通孔(44)使其连通起来;上述第1个旋塞部(1a)和第2个旋塞部如下述(c)和(d)那样构成,(c)、在上述第2个旋塞部(3b)上的第3个流入口(35)或第3个流出口(36)与上述第5个流通孔(45)以及上述第2个流入口(33)或第3个流出口(36)与第4个流通孔(44),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1个旋塞部(3a)上的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开始连通稍早一些,而且其开始关闭要比上述第1个流入口(31)和第1个流出口(32)的开始关闭的稍晚一些,相互之间稍稍错开;(d)、上述第1个旋塞部(3a)上的第1个流入口(31)或第1个流出口(32)与上述第1个流通孔(41),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2个旋塞部(3b)上的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开始连通的稍晚一些;而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3个流入口(35)和第3个流出口(36)的开始关闭稍早一些,相互稍稍错开,而且上述第1个旋塞部(3a)上的第1个流入口(31)或第1个流出口(32)和上述第2个流通孔(42),其开始连通,要比上述第2个旋塞部(3b)上的第2个流入口(33)和第3个流出口(36)的开始连通的稍晚一些;而其开始关闭也要比上述第2个流入口(33)和第3个流出口(36)的开始关闭的稍早一些相互稍稍错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塞,其可切换使用设在液体管路中的上流侧和下流侧的容器,由一个旋塞可控制这些容器的流入流出,以防止给容器加过大的压力,其有第1和第2旋塞部,第1旋塞部形成有相对一对流入流出口的2个通连通孔,第2旋塞部设有对应第1旋塞部的连通孔,从流入口通向流出口的开闭部,及从流入口经其他流出部再回流向所述流出口的开闭部。
文档编号C02F1/28GK1160681SQ9710074
公开日1997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3日
发明者濑户口悟 申请人:濑户口悟, 富士山精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