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390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对废水厌氧消化反应机理研究的深入研究和各种高效厌氧反应器的飞速发展,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简称ABR)正是在第二代厌氧反应器UASB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ABR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内设置竖向导流板,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废水进入反应器后沿导流板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废水中的有机基质通过与微生物充分的接触而得到去除。其结构特点与其他反应器相比具有众多优势,是未来阶段式多相厌氧消化反应器的最完美体现。
[000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前ABR反应器的结构形式通常采用矩形结构,水流大多呈“推流”式沿程进入各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的流态的完全混合性能不佳,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没有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每个反应室的水力混合性能,具有高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和较强的处理能力的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具有:
[0006]底座;
[0007]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三个圆柱形池壁;
[0008]设置在相邻池壁内之间、将相邻池壁之间空间分隔成导流室和反应室的圆柱形导流板;其中,所述导流板固定在相邻的池壁上,导流板的下端与底座之间有间隙;
[0009]覆盖所述池壁上端的集气罩;
[0010]可伸入中间导流板内、并与中间导流板密封连接的进水管,其中,进水管上端向外延伸出池壁;
[0011]设置在池壁上的出水管。
[0012]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池内连通的排泥管,排泥管与外部储泥池连通。
[0013]所述导流板下端均设有向外弯曲的喇叭口。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废水从每个反应室的周边进入到下一个反应室,具有“多点布水”的特性,能增加水流湍动,水力混合条件好,布水均匀,具有整体推流和单反应室完全混合流相结合的理想复合型流态。废水与污泥中微生物充分的接触,促进基质在ABR宽度方向上的混合,废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分解且产生沼气,处理的出水流入到出水槽经出水管流出,具有高的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和较强的处理能力。每个反应室底部所产生的剩余厌氧污泥经其底部的污泥支管和干管,视具体运行情况进行排泥到污泥储泥池。该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可采用钢结构,保温性能好,污泥堵塞情况下,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废水厌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废水厌氧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0017]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底座,2、池壁,3、集气罩,4、导流板,5、进水管,6、出水管,7、排泥管,8、储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9]参见图1,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具有:
[0020]底座I ;
[0021]固定在底座I上的至少三个圆柱形池壁2 ;
[0022]设置在相邻池壁2之间、将相邻池壁2之间空间分隔成导流室和反应室的导流板4 ;其中,导流板4固定在相邻的池壁2上,导流板4的下端与底座I之间有间隙,形成废水的流通通道。图中采用三个圆柱形池壁2,也可采用多个,将空间分隔为更多反应室。该反应器呈多层同心圆结构,三个圆柱形池壁2形成多层同心圆结构,共有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容积各不相同。三大部分分别由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组成。导流板4与池壁2也形成同心结构,如图2所示。各个池壁2的上端平齐,各个导流板4的上端平齐,导流板4的上端高于池壁2的上端。
[0023]覆盖池壁2上端的集气罩3 ;沼气从集气罩3排出。
[0024]可伸入中间导流板4内、并与中间导流板4密封连接的进水管5,其中,进水管5上端向外延伸出池壁2 ;
[0025]池壁2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上设有出水管6。出水管6位置低于导流板4、隔板3的上端。
[0026]底座I上还设有与池内连通的排泥管7,排泥管7与外部储泥池8连通。每个反应室底部设置有排泥支管和排泥主管。
[0027]废水从中心进水管5进入厌氧装置的第一反应室,沿导流板4上下折流前进到第二个反应室,第二个反应室的出水沿导流板4上下折流前进到第三个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出水溢流到出水槽,如图1和图2所示。
[0028]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废水从每个反应室的周边进入到下一个反应室,具有“多点布水”的特性,能增加水流湍动,水力混合条件好,布水均匀,具有整体推流和单反应室完全混合流相结合的理想复合型流态。废水与污泥中微生物充分的接触,促进基质在ABR宽度方向上的混合,废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分解同时产生沼气,处理的出水流入到出水槽经出水管6流出,具有高的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和较强的处理能力。每个反应室底部所产生的剩余厌氧污泥经其底部的污泥支管和干管,视具体运行情况进行排泥到污泥储泥池8。该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可采用钢结构,保温性能好,污泥堵塞情况下,检修方便。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底座⑴; 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的至少三个圆柱形池壁(2); 设置在相邻池壁(2)之间、将相邻池壁(2)之间空间分隔成导流室和反应室的导流板(4);其中,所述导流板⑷固定在相邻的池壁⑵上,导流板⑷的下端与底座⑴之间有间隙; 覆盖所述池壁(2)上端的集气罩(3); 可伸入中间导流板(4)内、并与中间导流板(4)密封连接的进水管(5),其中,进水管(5)上端向外延伸出池壁⑵; 设置在池壁⑵上的出水管(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与池内连通的排泥管(7),排泥管(7)与外部储泥池(8)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下端均设有向外弯曲的喇叭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具有: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至少三个圆柱形池壁(2);设置在相邻池壁(2)之间、将相邻池壁(2)之间空间分隔成导流室和反应室的导流板(4);其中,导流板(4)固定在相邻的池壁(2)上,导流板(4)的下端与底座(1)之间有间隙;覆盖池壁(2)上端的集气罩(3);可伸入中间导流板(4)内、并与中间导流板(4)密封连接的进水管(5),其中,进水管(5)上端向外延伸出池壁(2);设置在池壁(2)上的出水管(6),能增加水流湍动,水力混合条件好,布水均匀,提高每个反应室的水力混合性能。
【IPC分类】C02F3/28
【公开号】CN204779036
【申请号】CN201520503385
【发明人】唐海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