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9030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腔体,所述装置腔体被腔体隔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区、曝气处理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装置腔体的一侧上方开有进水口,另一侧的下方开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前处理区处;所述腔体隔断的下部都开有进水通孔;所述前处理区内水平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内放置具有前期过滤效果的多孔介质;所述曝气处理区内由三个腔体组成,分别为微曝气腔、曝气腔和缓冲腔。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为外壳和主要构架,实现了可自然降解的效果,同时在装置内添加了多介质的微生物附着材料,达到了集物理、化学和生物共同作用的污水处理目的。
【专利说明】
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污水处理,多使用生物、化学手段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若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二次污染事故。同时,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多设置在污染源的附近或者河流的上游,既影响景观又占用河道面积。而且,大型的处理设备就算移除后,也不可再次使用,还造成了过多的垃圾,影响了后续的河道清淤工作,加速了河道的清淤周期。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延长河道的清淤周期的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腔体,所述装置腔体被腔体隔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区、曝气处理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装置腔体的一侧上方开有进水口,另一侧的下方开有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位于前处理区处;所述腔体隔断的下部都开有进水通孔;所述前处理区内水平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内放置具有前期过滤效果的多孔介质;所述曝气处理区内由三个腔体组成,分别为微曝气腔、曝气腔和缓冲腔;所述微曝气腔内设置有一能使水流S型流动的隔断;所述微曝气腔内填充有球状生物质材料;所述曝气腔内设置有连接太阳能曝气机的输氧管;所述曝气腔内铺满改性砾石材料;所述缓冲腔内填充多层结构的管束类植物根茎生产的柔性填料;所述深度处理区分为三层,上层采用多孔的吸附填料,中层为依据水质特点不同设置的两种组件模块;所述深度处理区后连接一出水区,出水口位于出水区内。
[0006]上述方案的解释及进一步方案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口前可设置做初步过滤用的可提起更换式的垃圾桶;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防止淤泥进入和生物介质溢出的生物膜。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对起吊把手。
[000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为外壳和主要构架,实现了可自然降解的效果,同时在装置内添加了多介质的微生物附着材料,达到了集物理、化学和生物共同作用的污水处理目的。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以上附图中:1、装置腔体;2、腔体隔断;3、前处理区;4、曝气处理区;5、深度处理区;6、进水口 ;7、出水口 ;8、进水通孔;9、托盘;10、多孔介质;11、微曝气腔;12、曝气腔;13、缓冲腔;14、隔断;15、球状生物质材料;16、输氧管;17、柔性填料;18、组件模块;19、出水区;20、生物膜;21、起吊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
[0015]—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腔体I,装置腔体I被腔体隔断2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区3、曝气处理区4和深度处理区5;装置腔体I的一侧上方开有进水口 6,另一侧的下方开有出水口 7;进水口 6位于前处理区3处;腔体隔断2的下部都开有进水通孔8;前处理区3内水平设置有托盘9;托盘9内放置具有前期过滤效果的多孔介质10;曝气处理区4内由三个腔体组成,分别为微曝气腔11、曝气腔12和缓冲腔13;微曝气腔11内设置有一能使水流S型流动的隔断14;微曝气腔11内填充有球状生物质材料15;曝气腔12内设置有连接太阳能曝气机的输氧管16;曝气腔12内铺满改性砾石材料;缓冲腔13内填充多层结构的管束类植物根茎生产的柔性填料17;深度处理区5分为三层,上层采用多孔的吸附填料,中层为依据水质特点不同设置的两种组件模块18;深度处理区5后连接一出水区19,出水口 7位于出水区19内。
[0016]优选的,进水口6前可设置做初步过滤用的可提起更换式的垃圾桶;出水口7处设置有防止淤泥进入和生物介质溢出的生物膜20。
[0017]优选的,装置腔体I的顶部设置有一对起吊把手21。
[0018]优选的,整个装置还可以与生物电池材料相结合,作为装置的定位指示的同时,也可以作为装置是否运行正常的直观观察口,还起到了美化作用。
[0019]用起吊机通过起吊把手21将整个装置下放到水下。根据水流方向,调整整个装置的放置方向,进水口6迎着水流的上流方向,使得水流可通过进水口6进入到处理装置内。
[0020]污水在进入进水口6前会先通过一个可提起更换式的垃圾桶,作为初步过滤步骤,然后再进入整个处理装置的前处理区3内。污水从整个装置的上端进入,通过自身重力经过前处理区3内托盘9上的多孔介质10,使得污水内的大颗粒物质及一些垃圾可先被过滤掉。
[0021]经过前期过滤后的污水从整个装置内的腔体隔断2上的进水通孔8进入到曝气处理区4内。在曝气处理区4内,污水先进入到微曝气腔11内。在微曝气腔11内有设置有一隔断14,整个微曝气腔11内都填充有球状生物质材料15。隔断14的设置,使得污水在微曝气腔11必须进行S型流动,能够更大面积的接触到球状生物质材料15。在曝气腔12内,由于输氧管16的接入,使得整个曝气腔12内充满了氧气,加强曝气腔12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从而保证曝气腔12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最后,经过缓冲腔13内的管束类植物根茎生产的柔性填料17的过滤处理。
[0022]进行了两次处理的污水最后进入到深度处理区5内,上层采用多孔的吸附填料,中层为依据水质特点不同设置的两种组件模块18,进水COD大于200mg/L的采用A型强化处理模块,0.5-lcm直径的生物制填料,进水⑶D小于200mg/L的采用B型强化处理模块,3-5cm直径的生物制填料。
[0023]进水口 6和出水口 7可以采用多孔的高分子纤维材料,渗流过滤出水。出水口 7设置为高分子纤维材料可以作为本装置的放置淤泥进入和生物膜溢出的装置,其也设置为可提出清理的分离装置。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使用年限为5年,其主要构筑物(含外壳、骨架、多介质的微生物附着材料等)均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并可自然降解。并存在以下优点:
[0025]1.装置安装在水下,不影响景观,不占用河道面积。
[0026]2.设备可降解,不需要移除,不影响后续的河道清淤等工作。(其他设备就算移除后,也无法使用,还形成垃圾)
[0027]3.设备可以使污染物相对集中,减少清淤范围,延长河道的清淤周期。
[0028]根据装置内设置的多变性,本装置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微污染的地表水处理和黑臭河道治理等,可以依据污染源的来水量选用不同型号和系列的设备。
[002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腔体(I),所述装置腔体(I)被腔体隔断(2)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区(3)、曝气处理区(4)和深度处理区(5);所述装置腔体(I)的一侧上方开有进水口(6),另一侧的下方开有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6)位于前处理区(3)处;所述腔体隔断(2)的下部都开有进水通孔(8);所述前处理区(3)内水平设置有托盘(9);所述托盘(9)内放置具有前期过滤效果的多孔介质(10);所述曝气处理区(4)内由三个腔体组成,分别为微曝气腔(11)、曝气腔(12)和缓冲腔(13);所述微曝气腔(11)内设置有一能使水流S型流动的隔断(14);所述微曝气腔(11)内填充有球状生物质材料(15);所述曝气腔(12)内设置有连接太阳能曝气机的输氧管(16);所述曝气腔(12)内铺满改性砾石材料;所述缓冲腔(13)内填充多层结构的管束类植物根茎生产的柔性填料(17);所述深度处理区(5)分为三层,上层采用多孔的吸附填料,中层为依据水质特点不同设置的两种组件模块(18);所述深度处理区(5)后连接一出水区(19),出水口(7)位于出水区(1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6)前可设置做初步过滤用的可提起更换式的垃圾桶;所述出水口(7)处设置有防止淤泥进入和生物介质溢出的生物膜(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腔体(I)的顶部设置有一对起吊把手(21)。
【文档编号】C02F9/14GK205575866SQ201520810129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发明人】武涛, 祝东林, 郏静达, 钱以明, 许咏梅
【申请人】江苏澳洋园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