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棕色素提取单元、黄酮提取单元及残渣利用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个结构单元,即棕色素提取单元、黄酮提取单元及残渣利用单元。上述结构单元逐级连接,能实现对笋壳的有用物质色素、黄酮和纤维素的逐级提取,实现对笋壳的高价值综合利用,且在特定单元的特定设备中加入了超声波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得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专利说明】
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是一种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竹林面积约为550万公顷,是竹笋的生产大国。据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仅用于生产笋干的鲜笋年生产量达598万吨以上,加上鲜食用的竹笋消耗,全国竹笋年产量远超过600万吨。竹笋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笋壳,这些大量的笋壳丢弃后易引起腐烂霉变,不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目前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为填埋,仅有少部分进行开发利用。因此,竹笋加工业的废弃笋壳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对于竹笋壳进行开发利用的方法有:
[0003](I)提取色素:孙静亚等于2004年在《中国食品添加剂》第5期第8-10页,名称为“竹笋壳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的研究”;李勇等于2015年在公开号CN104403354A、名称为“竹笋壳棕色素的制备方法”。
[0004](2)提取黄酮:许丽旋等于2006年在《农产品加工》第7期第63-65页、名称为“竹笋壳黄酮提取液抑菌效果初步研究”;江丽等于2009年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21卷第146-151页,名称为“舆壳黄酮提取工艺及对油脂抗氧化性研究”。
[0005](3)提取低聚木糖和木寡糖:余能富等于2011年在公开号0附02296097々、名称为“一种用笋壳提取低聚木糖的方法”;张斌等于2014年在公开号CN103789376A、名称为“一种从笋壳中提取木寡糖并分离获得木寡糖单体的方法”。
[0006](4)制备重金属吸附材料:余学军等于2013年在公开号CN103349966A、名称为“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竹笋壳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7](5)制备笋壳纤维:李世鹏等于2014年在公开号CN103526304A、名称为“竹笋壳纤维的制备方法”。
[0008](6)生产饲料:杨盛彪等于2015年在公开号CN104509683A、名称为“一种竹笋壳复合发酵制作黄贮饲料的方法”。
[0009](7)生产肥料:陈建国于2006年在公开号CN1793068A、名称为“废笋壳转化为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周国模等于2008年授权的专利号为ZL 200610052652.5、名称为“舆壳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马中文等于2013年在公开号CN102491799B、名称为“一种利用废弃干笋壳制备农林有机基质的方法”;唐宏岩于2014年在公开号CN103724078A、名称为“一种笋壳为原料的香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吴志远于2014年在公开号CN104109006A、名称为“一种含笋壳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陈继云于20 I 5年在公开号CN104326777A、名称为“一种利用竹笋壳制备平菇栽培料的方法”;颜笑天于2015年在公开号CN104418625A、名称为“一种用笋壳有机无机复合肥及生产方法”;章建国等于2015年在公开号CN104529577A、名称为“一种竹笋壳复合发酵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
[0010]但以上的这些技术方法都仅对笋壳中的某一成分进行开发利用,没有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对笋壳进行开发,造成笋壳中其它有用成分的浪费。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对笋壳进行逐级提取、高价值综合利用的系统,实现对竹笋加工业笋壳的高价值综合利用,降低笋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发明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它能为对笋壳中的色素、黄酮及纤维素进行逐级开发提供设备,实现综合利用,为解决目前竹笋加工业笋壳利用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001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棕色素提取单元、黄酮提取单元及残渣利用单元。棕色素提取单元的组成包括粉碎机,粉碎机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提取罐一的进料口连接,在提取罐一上设有超声波装置一及搅拌装置一,提取罐一的出料口通过离心机一与浓缩罐及贮存池一连接;黄酮提取单元的组成包括提取罐二,在提取罐二上设有超声波装置二、搅拌装置二及提取剂罐,提取罐二的出料口通过离心机二与中和罐和贮存池二连接,中和罐与浓缩罐二连接,提取罐二的进料口与贮存池一的出料口连接;残渣利用单元的组成包括水解罐,在水解罐上设有搅拌装置三,水解罐的出料口与储罐的进料口连接,储罐的出料口与反应罐的进料口连接,在反应罐上设有搅拌装置四,反应罐与烘干装置连接,烘干装置与包装装置连接,反应罐的进料口与贮存池二的出料口连接。
[00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个结构单元,SP棕色素提取单元、黄酮提取单元及残渣利用单元。上述结构单元逐级连接,能实现对笋壳的有用物质色素、黄酮和纤维素的逐级提取,实现对笋壳的高价值综合利用,且在特定单元的特定设备中加入了超声波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得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0014]【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棕色素提取单元1、黄酮提取单元2及残渣利用单元3;棕色素提取单元I的组成包括粉碎机1-1,粉碎机1-1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1-2与提取罐一 1-3的进料口连接,在提取罐一 1-3上设有超声波装置一 1-4及搅拌装置一 1-5,提取罐一 1-3的出料口通过离心机一 1-6与浓缩罐1-7及贮存池一 1-8连接;黄酮提取单元2的组成包括提取罐二 2-1,在提取罐二 2-1上设有超声波装置二 2-2、搅拌装置二 2-3及提取剂罐2-4,提取罐二 2-1的出料口通过离心机二 2-5与中和罐
2-6和贮存池二2-7连接,中和罐2-6与浓缩罐二2-8连接,提取罐二2-1的进料口与贮存池一1-8的出料口连接;残渣利用单元3的组成包括水解罐3-1,在水解罐3-1上设有搅拌装置三
3-2,水解罐3-1的出料口与储罐3-3的进料口连接,储罐3-3的出料口与反应罐3_4的进料口连接,在反应罐3-4上设有搅拌装置四3-5,反应罐3-4与烘干装置3-6连接,烘干装置3_6与包装装置3-7连接,反应罐3-4的进料口与贮存池二 2-7的出料口连接。
[0018]实施例的使用过程是这样的:干燥的笋壳送入粉碎机1-1粉碎后由输送带1-2送入进入提取罐一 1-3中,提取罐一中由供水管1-9加入所需水量,并加热提取罐一至反应温度,同时开启超声波装置一 1-4下进行提取;提取结束后,在离心机一 1-6中对获得的提取液进行离心分离,在浓缩罐1-7中浓缩获得产品棕色素,残渣则进入贮存池一 1-8;提取后的残渣由贮存池一 1-8进入黄酮提取单元2的提取罐二2-1中,由提取剂罐2-4向提取罐二2-1中加入酸性乙醇溶液,在加热至反应温度后,由超声波装置二2-2提供超声波辅助条件进行提取,提取物经过离心机二 2-5分离后,分离的残渣进入贮存池二 2-7;而分离的提取液则进入中和罐2-6中进行中和,再进入浓缩罐二 2-8中浓缩,并回收提取剂、纯化后得到产品黄酮;贮存池二 2-7中的残渣进入残渣利用单元3的反应罐3-4中,残渣在反应罐3-4中与制备好的其他原料反应制备成肥料;笋壳通过上述处理后可依次得到棕色素、黄酮和笋壳基氨基酸缓释肥,实现笋壳的高价值综合利用。
[0019]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均采用市售的具有同类功能的产品,各个设备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的公知手段,如管道、栗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自行选择,此处就不再赘述。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创新范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棕色素提取单元(I)、黄酮提取单元(2)及残渣利用单元(3),其特征在于:棕色素提取单元(I)的组成包括粉碎机(1-1),粉碎机(1-1)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1-2)与提取罐一(1-3)的进料口连接,在提取罐一(1-3)上设有超声波装置一 d-4)及搅拌装置一(1-5),提取罐一(1-3)的出料口通过离心机一(1-6)与浓缩罐(1-7)及贮存池一(1-8)连接;黄酮提取单元(2)的组成包括提取罐二 (2-1),在提取罐二 (2-1)上设有超声波装置二 (2-2)、搅拌装置二 (2-3)及提取剂罐(2-4),提取罐二 (2-1)的出料口通过离心机二(2-5)与中和罐(2-6)和贮存池二(2-7)连接,中和罐(2-6)与浓缩罐二(2-8 )连接,提取罐二 (2-1)的进料口与贮存池一(1-8 )的出料口连接;残渣利用单元(3 )的组成包括水解罐(3-1),在水解罐(3-1)上设有搅拌装置三(3-2),水解罐(3-1)的出料口与储罐(3-3)的进料口连接,储罐(3-3)的出料口与反应罐(3-4)的进料口连接,在反应罐(3-4)上设有搅拌装置四(3-5),反应罐(3-4)与烘干装置(3-6)连接,烘干装置(3-6)与包装装置(3-7 )连接,反应罐(3-4 )的进料口与贮存池二 (2-7 )的出料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提取罐一(1-3)上连接有供水管(1-9)。
【文档编号】B09B5/00GK205587417SQ201620092144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30日
【发明人】杨成, 潘贵英, 姚玲, 李本盛, 王志康, 周培富, 曾广能, 邹光龙
【申请人】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