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固定化β-环糊精及移除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β-环糊精(beta-cyclodextrin)的固定化方法,及一种以固定化β-环糊精来移除一生物物质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饮食胆固醇(cholesterol)和总血清胆固醇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广泛的讨论,而且医学界也已经证实血液中含有过高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将容易引起血管硬化等疾病。因此,除了使用药物降低体内胆固醇量的方法以外,在食物中降低胆固醇含量也成为预防血管硬化疾病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所谓的「食物疗法」。但由于服用药物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对身体既具有负担,其副作用对身体却也是另一种伤害,因此在食物中降低胆固醇含量或是从血液中进行体外(in vitro)去除胆固醇即成为一种最好的方法。
目前已知被使用来去除胆固醇的技术包括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溶剂萃取法(solvent extraction)、蒸汽蒸馏法(steam distillation)、熔体结晶法(melt crystallization)、物理吸附法、肥皂苷处理法(saponin treatment)及酶转换法(enzymeconversion)等。而使用β-环糊精来吸附胆固醇则具有吸附效率高及低操作成本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胆固醇吸附的研究上。
β-环糊精是一个由七个单元葡萄糖以β-(1,4)键结的环状寡醣,由于其分子中心具有和其它化合物可兼容的空隙,因此在1995年时,即有吸附胆固醇应用的相关研究报导出现。学者也曾指出,β-环糊精在蛋黄去除胆固醇上不但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而且学者曾指出,其具无毒性、可食性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因此近年来一直被广泛讨论用在食品中胆固醇的去除问题。在一些国家,如日本、匈牙利、法国、西班牙及荷兰等国家已经允许使用β-环糊精来当做食品添加物使用。但是,由于β-环糊精的价格较高,且其属于水溶性化合物,在吸附胆固醇之后即无法回收再利用,因此其经济价值就显的较低了。
已经调查到的相关专利有USP Nos.5,484,624;5,487,912;5,498,437;5,750,164;6,110,517;及6,129,945。相关的论文有G.H,Yen and L.J.Tsai,(1995)Cholesterol Removal from a Lard-water Mixture with β-Cyclodextrin,J.Food Sci.,60(3)561-564;K.Sreenivasan,(1998)Synthesis and Preliminary Studies on a β-Cyclodextrin Coupled Chitosan as a Novel Adsorbent Matrix,J.Appli.Polym.Sci,691051-1055;F.Tanida,et al.,(1998)Novel Synthesis of a Water-solubleCyclodextrin-polymer Having Chitosan Skeleton,Polymer,39(21)5261-5263;J.Ahn and H.S.Kwak,(1999)Optimizing Cholesterol Removal inCream Using β-Cyclodextri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Food Sci.,64(4)629-632;P.Rao,et al.,(2000)Safety Aspects of Residual β-Cyclodextrin inEgg Treated for Cholesterol Removal,Eur.Food Res.Technol,211393-395;E.J.Chang,et al.,(2001)Optimization of Cholesterol RemovalCondition from Homogenized Milk by Treatment with Saponin,Asian-Aust.J.Anim.Sci,14(6)844-849.
在前述美国的专利中,已经有使用β-环糊精来吸附食品中胆固醇的例子(如蛋黄、牛奶及奶油等),其在进行吸附之后,再利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将β-环糊精从食物中取出,此方法虽然是能够有效的降低食品中的胆固醇含量,但是经过离心分离后的β-环糊精则是无任何利用价值而被丢弃,造成应用价值降低,且应用范围狭隘的缺点(仅能应用在食品吸附上)。
脱乙酰壳多糖(chitosan)是一种具高抗菌性以及生物降解性的聚寡醣天然生物材料。因为其具有带正电荷的胺基,因此,在近年来也有人以口服脱乙酰壳多糖的方式来吸附体内的胆盐,进而达到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的目的。除此之外,脱乙酰壳多糖也已经被应用在当作药物输送系统的母体材料以及固定化的载体材料上,而且都具有相当好的效果。
在1998年时,Sreenivasan曾经以脱乙酰壳多糖粉末来进行β-环糊精固定化,但是由于在高温以及长时间的剧烈反应过程中(60℃,6小时),会导致脱乙酰壳多糖的快速膨胀(swelling)成为胶体状物质,此物质应用在胆固醇吸附上反而造成非常大的阻碍,因而也降低了其商业上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化β-环糊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β-环糊精的固定化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固定化β-环糊精来移除一生物物质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吸附有胆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的固定化β-环糊精加予脱附,而获得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与一恢复吸附能力的固定化β-环糊精的方法。
我们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固定化技术(包含了化学接枝法和物理掺合(blending)法),此技术不但能将β-环糊精固定在载体上来进行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吸附行为,另外,可借着脱附技术,将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从几丁聚醣载体上的β-环糊精脱附。经脱附后的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则可被回收进行副产品的开发及利用(例如作为饲料),而已完成脱附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则可以继续被使用来进行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的吸附。由于此载体的颗粒较一般粉末大,且质地坚硬,吸水膨胀率低,因此,其也具有载体和食品间容易分离的优点(不需经过离心即可轻易分离)。另外,此发明的载体不仅可使用在食品上(如蛋黄)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的去除,若制成为填充柱(packingcolumn)后亦可以在体外进行人体血液的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去除。
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固定化β-环糊精,包含β-环糊精固定于其上的粒径介于500-1500微米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
一适合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固定化β-环糊精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将脱乙酰壳多糖溶解于一酸性水溶液,较佳的一醋酸水溶液;b)将步骤a)所获得的脱乙酰壳多糖溶液加入在一碱液中以形成脱乙酰壳多糖颗粒;c)从步骤b)的混合物中移出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并水洗及干燥之,而获得粒径介于500-1500微米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d)将步骤c)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获得接枝有异氰酸酯基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及e)将步骤d)的接枝有异氰酸酯基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与β-环糊精反应,而获得β-环糊精固定于其上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
另一种适合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固定化β-环糊精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将脱乙酰壳多糖粉末溶解于一β-环糊精的酸性水悬浮液中,较佳的该酸性水悬浮液含有醋酸;B)将步骤A)所获得的溶解有脱乙酰壳多糖的悬浮液加入在一碱液而形成一粒径介于500-1500微米且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及C)从步骤B)的混合物中移出该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水洗及干燥之。
适用于本发明的脱乙酰壳多糖较佳的具有一介于80-98的去乙酰度,及一介于500-1200K道尔顿(Dalton)的分子量。
适用于本发明的碱液为一包含一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及一作为改变该水溶液比重作用的有机溶剂的均一相溶液。较佳的,该有机溶剂为乙醇。
较佳的,在步骤b)中该脱乙酰壳多糖溶液是通过一针头编号介于23-27G的针头以一滴一滴的方式被加入于该碱液中。
较佳的,步骤d)的接枝反应是在一有机溶剂中及一触媒的存在下进行。该触媒可以为任何适用于多异氰酸酯与一活性氢反应的触媒,包括(但不限于)有机锡盐或叔胺。步骤d)的多异氰酸酯基例如可以为1,6-己二异氰酸酯(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yclo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它们的混合物。较佳的,步骤d)进一步包含将该被接枝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在接枝反应完成后与该有机溶剂分离并干燥该被接枝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较佳的,步骤e)包含将该被接枝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与一β-环糊精的水溶液在一触媒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其中该触媒较佳的与步骤d)的接枝反应所使用者相同。较佳的,步骤e)进一步包含将该β-环糊精固定在其上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在反应完成后从该水溶液中移出,清洗及干燥之。
较佳的,步骤A)的该β-环糊精的酸性水悬浮液是将过饱和量的β-环糊精粉末与醋酸水溶液混合而形成。
较佳的,于步骤B)中该溶解有脱乙酰壳多糖的悬浮液是通过一针头编号介于23-27G的针头以一滴一滴的方式被加入于该碱液中。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从液态生物物质进料(例如食物或血浆)移除一种或多种选自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所组成族群的脂肪物质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i)将该液态生物物质进料与一固定在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上的固定化β-环糊精接触一段时间,而获得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及一具有降低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液态生物物质产物,较佳的,及ii)脱附该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而获得一再生的固定化β-环糊精及一适于后续处理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其中该再生的固定化β-环糊精可被再循环用于步骤i)。
如果情况需要,于步骤ii)之前,进一步包含步骤i′)分离该具有降低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液态生物物质产物与该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
较佳的,其中步骤i)的固定化β-环糊精是被留置于一容器中,而该液态生物物质是被导入该容器与该固定化β-环糊精接触,于是该具有降低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液态生物物质产物从该容器的一出口流出。
较佳的,步骤ii)的脱附包含将该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置于一包含一有机溶剂(例如乙醇)的液体中,并且搅拌或超音波振荡所获得的混合物。
本发明将借助以下实施例被进一步了解,这些实施例仅作为说明之用,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我们除了使用脱乙酰壳多糖来进行β-环糊精固定化,并且使用固定化β-环糊精对蛋黄中的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两者是结合于蛋黄中的脂蛋白(lipoprotein))进行吸附,以及对吸附后的固定化β-环糊精进行脱附,并且再循环使用脱附后的固定化β-环糊精。除此之外,我们亦利用此固定化β-环糊精进行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两者是结合于血浆中的脂蛋白)去除试验。
图1.显示在不同的蛋黄稀释浓度下,吸附时间和蛋黄中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残余量的关系。(■)表示蛋黄稀释10倍;(●)表示蛋黄稀释20倍;(▲)表示蛋黄稀释30倍。
图2.显示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再生次数与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吸附量和脱附量的关系,其中使用高转速的搅拌机搅拌60分钟进行再生,及(○)表示胆固醇吸附量;(●)表示胆固醇脱附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制备将脱乙酰壳多糖粉末(去乙酰度86%,分子量800k Dalton)以3∶100(w/v)(g/ml)的比例溶解于1wt%醋酸溶液中,经搅拌均匀后,将其以注射方式(针头编号为27G)徐徐滴入含26wt%乙醇的1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而形成白色胶体颗粒沉淀。将此胶体颗粒以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并且在室温下干燥36小时以上,即可制得大小约为600~750μm的金黄色脱乙酰壳多糖载体。所使用乙醇具有改变液体比重,使所形成的胶体能迅速沉入溶液底部的作用,避免胶体漂浮溶液液面而互相粘结的情形。
针头编号为23-27G的针头可用于形成大小约为500~1200μm的金黄色脱乙酰壳多糖载体。
实施例2β-环糊精溶液的制备方法将β-环糊精溶解至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溶剂中形成β-环糊精溶液,此溶液的总浓度(w/v)(g/ml)被制备成为与其反应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用量(克重)的2倍。
实施例3脱乙酰壳多糖载体固定β-环糊精的方法在进行固定化之前,先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以甲苯溶剂清洗一次,然后置入一液面足以盖过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甲苯溶剂中。将液态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1,6-diisocyanatohexane)添加于含载体的甲苯溶剂中,使其总浓度(v/v)和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比例为5∶1(%/w),并加入10滴的2-乙基己酸亚锡(stannous 2-ethylhexanote)催化剂,经室温下反应40分钟后再将溶液倒出,并以氮气将脱乙酰壳多糖载体吹干。
将实施例2所制备的β-环糊精溶液倒在上述已完成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接枝反应的载体上,并加入10滴的2-乙基己酸亚锡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90分钟后将溶液倒出,依顺序分别使用去离子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最后再经过干燥即可制得。
实施例4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及β-环糊精的添加量对固定化量的影响(表一)添加不同量的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于含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甲苯溶剂中,使其总浓度(v/v)与载体用量(克重)的比值分别为1、3、5、7、10(%/w),再加入总浓度(w/v)与载体的重量(克重)比例为1∶1(%/w)的β-环糊精溶液,经过实施例3所述的固定化反应后发现,当添加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的总浓度与载体间的比值为5以上时,在室温下反应40分钟后,β-环糊精的固定化量维持在0.34g/g-脱乙酰壳多糖左右。结果列于表一。
若我们将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添加的总浓度与载体用量(克重)间的比值维持在5,而改变β-环糊精溶液浓度(w/v)与载体用量(克重)间的比值分别为1、2、3、4、5(%/w)时发现,当添加β-环糊精溶液的总浓度与载体间的比值为2以上时,在室温下反应90分钟后,β-环糊精的固定化量则维持在0.44g/g-脱乙酰壳多糖左右。结果列于表一。
β-环糊精的固定化量的测得是分别取反应前与反应后的β-环糊精溶液2ml,加入0.5ml的浓硫酸及1.5ml的苯酚(phenol)试剂,于100℃下加热30分钟,以波长640nm的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值,再计算得出。
表一
实施例5时间与温度对β-环糊精固定化量的影响我们将脱乙酰壳多糖载体和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以及β-环糊精的反应时间分别设定为20、40、60、90及120分钟;反应温度则设定为RT(室温)、30、40、50及60℃。实验结果发现,当脱乙酰壳多糖载体和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的反应时间为40分钟以上,而β-环糊精的反应时间则为60分钟以上(均为在室温下)时,β-环糊精的固定化量均维持在0.44g/g-脱乙酰壳多糖左右。若在上述的固定化时间条件下改变温度,β-环糊精固定化量则随温度升高而稍微增加,但增加的量并不是很显著,因此我们判定,温度的提高仅会使反应的时间加快,而对β-环糊精的固定量并不是有很大的影响。
实施例6载体对蛋黄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去除的影响(图1)为了在吸附反应时降低质传阻力,因此我们将蛋黄由蛋中分离后,分别以去离子水稀释成10、20及30倍。当添加1%的固定化载体(w/v)于蛋黄溶液中进行吸附时发现,如图1所示,若载体在稀释10倍的蛋黄中进行吸附,经30分钟后,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残余量约为78%;若载体在稀释20倍的蛋黄中进行吸附,经60分钟后,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残余量约为40%;若载体在稀释30倍的蛋黄中进行吸附,经120分钟后,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残余量约为8%。因此可以发现,蛋黄的稀释倍数愈高,有助于降低质传阻力,并且达到最佳的吸附效率。
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残余量的测得是分别取吸附前与吸附后的蛋黄溶液1ml,以2ml的氯仿(chloroform)萃取30分钟,取出氯仿萃取液并以HPLC分析其中所含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量。HPLC分析的移动相为己烷/异丙醇=4∶5,固定相为甲醇,UV吸收波长为205nm。
实施例7载体对血浆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去除的影响(表二)我们采集了两位健康人血,将血液经过高速离心(250×g)分离出血浆。以每100ml血浆5克脱乙酰壳多糖载体(5%,w/v)的比例在血浆中加入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经过60分钟的吸附反应之后发现,在检体一和检体二的血浆中,平均约有55%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被去除。因此我们可以证实,固定在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固定化β-环糊精对血浆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仍具有效的去除能力。结果列于表二。
表二 实施例8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的脱附反应及回收再利用测试(图2)实验中我们发现,有机溶剂的使用以及高能量搅拌功率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使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从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上脱附;因此我们将已在蛋黄中完成吸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固定化β-环糊精载体以1∶50(w/v)的比例置入酒精中,并且分别在高转速的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以及110瓦功率的超音波均质机震荡下进行脱附,分别经过60及30分钟后发现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脱附效率均可高达98%以上。因此我们使用此脱附技术来进行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脱附,并且使脱附后的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继续吸附蛋黄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如图2所示,经过12次的吸附及脱附循环后,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仍可维持80%以上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吸附量。
实施例9使用掺合(blending)的方法制备脱乙酰壳多糖载体此方法是利用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进行掺合作用,使β-环糊精附在脱乙酰壳多糖载体表面上而达到吸附胆固醇的目的。首先,将过量的β-环糊精粉末置于1%的醋酸溶液中(浓度需超过2.5%),形成悬浮溶液,再加入3%的脱乙酰壳多糖粉末,并搅拌至形成一均匀悬浮溶液。将此悬浮溶液以注射方式(针头编号为27G)徐徐滴入含26wt%乙醇的1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形成胶体颗粒,经干燥可制得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将此载体进行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吸附试验时,发现其具有吸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效果,吸附能力随着β-环糊精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多到曾使用5%)。此外,经过如实施例8所述的吸附-脱附循环12次后,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仍可维持80%以上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吸附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化β-环糊精,包含β-环糊精固定于其上的粒径介于500-1500微米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是通过下列步骤而制备a)将脱乙酰壳多糖溶解于一酸性水溶液;b)将步骤a)所获得的脱乙酰壳多糖溶液加入在一碱液中以形成脱乙酰壳多糖颗粒;c)从步骤b)的混合物中移出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并水洗及干燥之,而获得粒径介于500-1500微米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d)将步骤c)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获得接枝有异氰酸酯基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及e)将步骤d)的接枝有异氰酸酯基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与β-环糊精反应,而获得β-环糊精固定于其上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是通过下列步骤而制备A)将脱乙酰壳多糖粉末溶解于一β-环糊精的酸性水悬浮液中;B)将步骤A)所获得的溶解有脱乙酰壳多糖的悬浮液加入在一碱液而形成一粒径介于500-1500微米且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及C)从步骤B)的混合物中移出该固定有β-环糊精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水洗及干燥之。
4.一种从液态生物物质进料移除一种或多种选自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所组成族群的脂肪物质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i)将该液态生物物质进料与一固定在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上的固定化β-环糊精接触一段时间,而获得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及一具有降低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液态生物物质产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ii)ii)脱附该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而获得一再生的固定化β-环糊精及一适于后续处理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其中该再生的固定化β-环糊精可被再循环用于步骤i)。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i′)i′)分离该具有降低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液态生物物质产物与该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a)的脱乙酰壳多糖具有一介于80-98的去乙酰度,及一介于500-1200K道尔顿的分子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a)的酸性水溶液为醋酸水溶液。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于步骤b)中该脱乙酰壳多糖溶液是通过一针头编号介于23-27G的针头以一滴一滴的方式被加入于该碱液中。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该碱液为一包含一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及一作为改变该水溶液比重作用的有机溶剂的均一相溶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该有机溶剂为乙醇。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d)的接枝反应是在一有机溶剂中及一触媒的存在下进行。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d)的多异氰酸酯基为1,6-己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d)进一步包含将该被接枝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在接枝反应完成后与该有机溶剂分离并干燥该被接枝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e)包含将该被接枝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与一β-环糊精的水溶液在一触媒的存在下进行反应。
16.如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该触媒是有机锡盐或叔胺。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e)进一步包含将该β-环糊精固定于其上的脱乙酰壳多糖颗粒在反应完成后从该水溶液中移出,清洗及干燥之。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A)的脱乙酰壳多糖粉末具有一介于80-98的去乙酰度,及一介于500-1200K道尔顿的分子量。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A)的β-环糊精的酸性水悬浮液包含醋酸。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步骤A)的该β-环糊精的酸性水悬浮液是将过饱和量的β-环糊精粉末与醋酸水溶液混合而形成。
2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于步骤B)中该溶解有脱乙酰壳多糖的悬浮液是通过一针头编号介于23-27G的针头以一滴一滴的方式被加入于该碱液中。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该液态碱为一包含一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及一作为改变该水溶液比重作用的有机溶剂的均一相溶液。
23.如权利要求2所述项的固定化β-环糊精,其中该有机溶剂为乙醇。
2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液态生物物质为食物或血浆。
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i)的固定化β-环糊精是被留置于一容器中,而该液态生物物质是被导入该容器与该固定化β-环糊精接触,于是该具有降低的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液态生物物质产物从该容器的一出口流出。
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ii)的脱附包含将该吸附有该一种或多种脂肪物质的固定化β-环糊精置于一包含一有机溶剂的液体中,并且搅拌或超音波振荡所获得的混合物。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该有机溶剂为乙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β-环糊精(beta-cyclodextrin)的固定化方法,及一种以固定化β-环糊精来移除一生物物质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方法。β-环糊精的固定化技术(包含了化学接枝法和物理掺合(blending)法),不但能将β-环糊精固定在脱乙酰壳多糖(chitosan)载体上来吸附食物或血浆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另外,可借着脱附技术,将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从脱乙酰壳多糖载体上的β-环糊精脱附。经脱附后的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则可被回收进行副产品的开发及利用(例如作为饲料),而已完成脱附的脱乙酰壳多糖载体则可以继续被使用来进行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的吸附。
文档编号B01J20/22GK1411904SQ0114168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8日
发明者吴文腾, 钟次文, 邱少华 申请人:吴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