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网集附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5777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网集附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专门处理高浓度超细粉尘的干式除尘装置。
在铁合金或硅冶炼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二氧化硅(sio2)粉尘的有害烟气,该烟气的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还造成宝贵资源—二氧化硅的浪费。目前治理这类烟气的技术主要有湿式收尘、静电除尘、袋式收尘。其中,湿式收尘是让含尘气体穿过洗涤水或其它液体,实现粉尘的捕集,除尘效率较高,但用于处理含硅粉的烟气时,由于硅粉具有遇水硬化而生成高强度硅胶Si-OH网状键结构的特性,易造成设备堵塞,增加设备磨损,此外进入水中的硅粉易使水酸化而造成二次污染,且水中的硅粉无法回收。静电除尘是利用不均匀电场产生的静电,清除气体中的固体粒子,从而达到除尘目的,该方式除尘效率高,压力损失小,运行费用低,但投资大,且不适宜直接净化高浓度含尘气体,尤其是对比电阻值为2.5×1014Qcm的硅粉而言,若用静电除尘则需另配加湿装置,以降低比电阻,不仅要大幅度增加投资,而且将带来与湿法除尘相同的水污染问题。布袋除尘是通过过滤袋滤去含尘气体中的粉尘粒子来实现除尘的,虽然除尘效率高,而且可有效回收粉尘,但一次性投资较大,后期运行费用较高,对高活性硅粉而言,极易粘附在布袋上,造成布袋滤孔堵塞而失效,尤其是在高湿度的南方地区,更容易引起糊袋堵塞,从而加大布袋更换量,使运行成本大幅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除尘效率高、回收率高的滤网集附式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它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捕尘器由至少一组间隔叠置而成的滤网构成。所述每一组滤网由矩形叠置或者梯形叠置或者锯齿叠置或者波浪叠置的单片滤网或者整块滤网组成,以便形成空间多重拦截结构,增加集附面积。所述每一组滤网由至少一层矩形叠置或者梯形叠置或者锯齿叠置或者波浪叠置的滤网构成,以便利用多组、多层的滤网布局来创造一种密集的“流动”边界,使气体中的粉尘粒子受边界层的吸附作用以及自身的粘附特性而在滤网上形成一个集合体,并逐渐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团”,从而达到有效除尘的目的。所述滤网采用金属滤网,以便提高除尘器的耐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采用多组、多层叠置的金属滤网作集附捕尘器,使除尘器内部构成一种空间多重集附和多重拦截的结构,不仅能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实现有价二氧化硅微粉的回收,而且能降低一次性投资及其运行费用,杜绝二次污染的发生,同时还提高产品的耐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延长除尘器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理想除尘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俯视图;图3、图4、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滤网布局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图中,1为除尘器壳体,2为设于壳体上的烟气入口,3为设于壳体上的烟气出口,4为设于壳体上的粉尘排放口,5为设于壳体内的由金属滤网构成的捕尘器,6为支承架,用于固定安装金属滤网,该金属滤网由一层锯齿叠置的单片滤网组成,7为另一组金属滤网,由二层锯齿叠置的整块滤网组成,8为再一组金属滤网,由三层矩形叠置的整块滤网组成,9为又一组金属滤网,由四层梯形叠置的整块滤网组成,10为另一金属滤网,由波浪叠置的金属滤网组成。从而形成空间多组、多层的流动边界,使微细粉尘颗粒在该边界层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沉积,并随着粉尘量的增加,滤网孔的不断变小,使粉尘形成一集合体,有利于过滤含尘气体,大大提高了除尘器的净化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滤网集附式除尘装置,它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捕尘器由至少一组间隔叠置而成的滤网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组滤网由矩形叠置或者梯形叠置或者锯齿叠置或者波浪叠置的单片滤网或者整块滤网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组滤网由至少一层矩形叠置或者梯形叠置或者锯齿形叠置或者波浪形叠置的滤网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采用金属滤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网集附式除尘装置,它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捕尘器由至少一组间隔叠置而成的滤网构成。它采用多组、多层叠置的金属滤网作集附捕尘器,使除尘器内部构成一种空间多重集附和多重拦截的结构,不仅能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实现有价二氧化硅微粉的回收,而且能降低一次性投资及其运行费用,杜绝二次污染的发生,同时还提高产品的耐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延长除尘器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理想除尘装置。
文档编号B01D46/10GK2557202SQ0227576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6日
发明者林龙清, 刘宏, 黄志康, 吴学安 申请人:昆明奥协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