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碾米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碾米机结构,其壳体内设有脱壳过滤装置及过滤分离装置所构成,而其脱壳过滤装置设有碾米螺杆、进气装置及吸气装置,糙米由脱壳过滤装置之碾米螺杆及进气装置分离出精米、脆米及米糠,另米糠以吸气装置分离出集中,后将精米、脆米推送至过滤分离装置,使脆米由过滤分离装置分离出,再将精米由另一下料槽集中,以达过滤分离效果佳之功效。
【专利说明】碾米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辗米机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精谷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按目前习知之碾米装置如图6所示,其是利用第一、二螺杆进给系统(31) (32)、一旋转加压与过滤的机构(33) (34)、一进、吸气系统(35) (36)等所组合而成之碾米装置,其是将糙米以第一、二螺杆进给系统(31) (32)与喷雾器予以加压、混合,在糙米进入旋转加压机构(33)与进、吸气系统(35) (36)后,会被旋转辗压的力量与高压进、吸气的力量分离为精米与米糠,并运用旋转辗压的力量与高压进、吸气的力量将较小的米糠送出过滤系统
(54)的分离网外,而旋转加压机构(53)内的精米会被后方螺杆进给系统(52)不断送入的糙米向上推挤,并在超越一预压机构之预设压力后,自行向外排出者,然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0003]1.过滤分离效果不佳:其仅能将糙米分离为精米及米糠,而精米中仍包含有于分离过程受损之脆米及杂质无法分离出,故其过滤分离效果不佳;以及
[0004]2.结构所需空间大:其虽为直立式之碾米装置但其横向所占空间大,无法达有效节省空间之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实用新型的动机]
[0006]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问题,为改善习知碾米装置过滤分离效果不佳及结构所需空间大之问题,乃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结构。
[0007][实用新型的目的]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辗米机结构,其是由一立柱状中空之壳体,该壳体设有脱壳过滤装置及过滤分离装置所构成,而其脱壳过滤装置设有碾米螺杆、进气装置及吸气装置,藉由将糙米由脱壳过滤装置之碾米螺杆及进气装置分离出精米、脆米及米糠,并将米糠以吸气装置分离出,再将精米、脆米推送至过滤分离装置,将脆米由过滤分离装置分离出后,再将精米由另一下料槽集中,以达过滤分离效果佳之功效。
[0009]另一目的在于辗米机结构是由一立柱状中空之壳体组成,大致结构皆包含于该立柱状中空之壳体内,可有效节省空间。
[00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辗米机结构,其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一糙米下料槽,该糙米下料槽下方连接一脱壳过滤装置,而壳体另设有一第一导孔,该第一导孔外设有一盖体,且第一导孔是与脱壳过滤装置导接,而脱壳过滤装置设有一滤网管罩体,该滤网管罩体与一米糠下料槽连接,另滤网管罩体内设有一滤网管,该滤网管与第一导孔相导通,而该滤网管内设有一碾米螺杆,该碾米螺杆与驱动装置配合,且滤网管罩体以一管体连接一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亦与驱动装置配合,而与滤网管罩体连接之米糠下料槽,则与一吸气装置连接,而第一导孔下方设有一第二导孔,该第二导孔外设有一过滤分离装置,且壳体内另设有精米下料槽;以及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带动一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带动壳体内脱壳过滤装置之碾米螺杆与进气装置。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视状态参考图。
[00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习知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以如后之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惟本图例所说明之实施例是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之唯一限制者。
[0019]请配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结构之立体组合及剖面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0020]一呈方柱状中空之壳体(10),该壳体(10)内之上方设有一糙米下料槽(11),该糙米下料槽(11)下方连接一脱壳过滤装置(12),而壳体(10)另设有一第一导孔(13),该第一导孔(13)外设有一盖体(130),且第一导孔(13)是与脱壳过滤装置(12)导接,而脱壳过滤装置(12)设有一滤网管罩体(120),该滤网管罩体(120)与一米糠下料槽(121)连接,另滤网管罩体(120)内设有一滤网管(122),该滤网管(122)与第一导孔(13)相导通,而该滤网管(122)内设有一碾米螺杆(123),该碾米螺杆(123)与驱动装置(20)配合,且滤网管罩体(120)以一管体连接一进气装置(124),该进气装置(124)亦与驱动装置(20)配合,而与滤网管罩体(120)连接之米糠下料槽(121),则与一吸气装置(125)连接,而第一导孔(13)下方设有一第二导孔(14),该第二导孔(14)外设有一过滤分离装置(15),该过滤分离装置
(15)设有一较小孔径之滤网层(150),该滤网层(150)将过滤分离装置(15)分为二部分,其滤网层(150)上方与第二导孔(14)连通,而滤网层(150)下方设有一脆米流道(151),且壳体(10)内之下方,即第二导孔(14)之下方设有精米下料槽(16);以及
[0021]一驱动装置(20),该驱动装置(20)带动一连动机构(21),该连动机构(21)带动壳体(10)内脱壳过滤装置(12)之碾米螺杆(122)与进气装置(123);
[0022]藉由上述结构之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
[0023]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将糙米置入糙米下料槽(11),后糙米经滤网管罩体(120)进入滤网管(122),并经由脱壳过滤装置
(12)之碾米螺杆(123)碾压,并由进气装置(124)吹出高压气体,使糙米之米糠与精米及脆米分离,而米糠则由滤网管(122)之孔隙落入米糠下料槽(121),而米糠下料槽(121)连接吸气装置(125),使米糠藉由吸气装置(125)集中,而精米及脆米受碾米螺杆(123)之推力及进气装置(124)吹出高压气体,将盖体(130)推开使精米及脆米推送至过滤分离装置(15),当精米及脆米掉落至滤网层(150),该滤网层(150)之孔隙大于滤网管(122),使脆米由该滤网层(150)过滤分离,并由脆米流道(151)流出后集中,而颗粒较大之精米则由第二导孔(14),流入精米下料槽(16)将精米集中。
[0024]请配合参阅图4和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及其剖视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的图1至图3相同,唯其将两组碾米机结构以串接方式层迭,使分离过滤之精米再经过该碾米机结构处理,以使该处理过后之精米更为精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性。
[0025]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论述如下:
[0026]1.过滤分离效果佳:糙米是经由脱壳过滤装置及过滤分离装置处理,故过滤分离可有效将米糠、脆米及精米分离出,故其过滤分离效果佳。
[0027]2.有效节省空间:辗米机结构是由一立柱状中空之壳体组成,大致结构皆包含于该立柱状中空之壳体内,可有效节省空间。
[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应符合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0029][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30](10)壳体
[0031](11)糙米下料槽
[0032](12)脱壳过滤装置
[0033](120)滤网管罩体
[0034](121)米糠下料槽
[0035](I22)滤网管
[0036](123)碾米螺杆
[0037](124)进气装置
[0038](125)吸气装置
[0039](13)第一导孔
[0040](130)盖体
[0041](14)第二导孔
[0042](140)滤网层
[0043](141)脆米流道
[0044](15)过滤分离装置
[0045](150)滤网层
[0046](151)脆米流道
[0047](16)精米下料槽
[0048](20)驱动装置
[0049](21)连动机构
[0050](31)第一螺杆进给系统
[0051](32)第二螺杆进给系统
[0052](33)旋转加压机构
[0053](34)过滤机构
[0054](35)进气系统
[0055](36)吸气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辗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辗米机结构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一糙米下料槽,该糙米下料槽下方连接一脱壳过滤装置,而壳体另设有一第一导孔,该第一导孔外设有一盖体,且第一导孔是与脱壳过滤装置导接,而脱壳过滤装置设有一滤网管罩体,该滤网管罩体与一米糠下料槽连接,另滤网管罩体内设有一滤网管,该滤网管与第一导孔相导通,而该滤网管内设有一碾米螺杆,该碾米螺杆与驱动装置配合,且滤网管罩体以一管体连接一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亦与驱动装置配合,而与滤网管罩体连接之米糠下料槽,则与一吸气装置连接,而第一导孔下方设有一第二导孔,该第二导孔外设有一过滤分离装置,且壳体内另设有精米下料槽;以及 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带动一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带动壳体内脱壳过滤装置之碾米螺杆与进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辗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糙米下料槽是设于壳体内之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辗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分离装置设有一滤网层,而滤网层将过滤分离装置分为二部分,其滤网层上方与第二导孔连通,而滤网层下方设有一脆米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辗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碾米机结构可二组串接层迭,使其过滤分离更为精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辗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精米下料槽设于壳体下方即第二导孔之下方。
【文档编号】B02B7-00GK204276030SQ201420631704
【发明者】张辉松 [申请人]张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