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的内置型纳米孔硅质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的内置型纳米孔硅质吸附剂的方法。属于合成吸附剂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所用医疗药物的质量标准也随之提高。目前的分离纯化技术难以将植物药和合成药物中分子结构相似的分子分离,以达到一类药纯度的标准。目前,在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树脂吸附法等。溶剂萃取法工艺比较简单,但是存在着溶剂消耗量大,耗能,产品杂质多,工艺流程长等缺点;树脂吸附法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节能和成本低等,但是却存在着前处理比较复杂、专一选择性差,只能分离一类化合物(如黄酮类,多糖类等),不能将结构类似的单一成分进行有效地分离。吸附分离技术无论对药物的提取分离,还是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分析鉴定都是非常有效而实用的,因此研制具有高效、选择性强、稳定、节能和价廉的新型吸附剂用来直接提取分离单一药物成分是医药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分子印迹的概念,并于七十年代由德国科学家Wulff首次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进入八十年代后该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已在分析、择形催化、异构体的分离、固相萃取、化学仿生传感器和模拟酶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分子印迹技术的出现为制备高选择性、高性能吸附剂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尽管国内外在分子印迹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用于材料制备的单体主要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对乙烯苯甲酸、1-乙烯基咪唑和4-乙烯基吡啶等,种类有限,再加上该类吸附剂的分子印迹和识别过程均是在有机相中进行的,使得在水相中的分子印迹过程不能实现,从而使该材料不能直接吸附分离水溶性的化合物;同时该材料还存在着机械强度差,吸附容量低,不易成型,耐酸碱性差等缺点,使其进一步应用受到很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内置型纳米孔硅质吸附剂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的内置型纳米孔硅质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将具有药用功能的黄酮苷类、甾体药物、蒽酚与蒽酮类或者香豆素类的化合物溶于四氢呋喃、二甲亚砜、吡啶或者氯仿中配制成浓度为5~10mg/ml的溶液,然后按化合物与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者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摩尔比1~5计,将其加入到上述化合物溶液中,于70~130℃下搅拌4~20h;反应结束后,将溶剂用旋转蒸发器除去得到复合前驱物。
2、将四乙氧基硅烷溶解于20%~70%乙醇溶液中配制成体积浓度为40~80%的溶液,并按照前驱物与四乙氧基硅烷体积比为0.2~1加入到四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中,在40~60℃下搅拌2~10h,进行硅烷的协同水解。
3、将上述协同水解后的溶胶,放在温度为30~50℃条件下凝胶,待全部凝胶以后将凝胶置于80~120℃中老化,至凝胶产物质量恒重为止。
4、将干凝胶研磨过筛成40~100目,用40%~70%乙醇溶液、四氢呋喃、二甲亚砜或者氯仿作为洗脱液,在70~130℃下搅拌5~24h,将药用化合物从干凝胶中洗脱除去,制得内置型纳米孔吸附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得具有与化合物空间结构相对应的、有序内置型纳米孔吸附材料。在孔内部组装的有机官能团能与药用化合物分子的酚羟基或者羧基作用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且官能团的识别位在空间分布上与化合物空间构象相匹配。材料进行的分子印迹和识别在极性溶剂中进行,可用于水溶性药物成分分离纯化。该硅质吸附材料具有纳米级孔、孔隙率较大,吸附量高,较强的稳定性和耐酸碱性,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将100mg的黄酮类药物芦丁溶于10ml吡啶,将7ml的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上述吡啶溶液,在80℃下冷凝回流,搅拌4h;反应结束后,将吡啶用旋转蒸发器除去制得芦丁复合前驱物。将15ml的四乙氧基硅烷溶于50%乙醇溶液,并加入上述制备的芦丁复合前驱物,在40℃下搅拌8h进行协同水解制备硅溶胶。硅溶胶在温度为40℃条件下凝胶,于100℃下老化,制得内部镶嵌有芦丁的硅质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碎成80目的细小颗粒,用50%乙醇溶液在80℃下冷凝回流,搅拌6h,将芦丁从干凝胶中洗脱除去,制得对芦丁具有专一选择性的内置型纳米孔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对0.5mol/mL的芦丁模拟液进行饱和吸附,最大吸附量为6.4mg/g,达到吸附平衡时间为3h,对芦丁的选择率为85.5%。
实施例二将50mg的大黄素溶于6ml四氢呋喃,将10ml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上述四氢呋喃溶液,在70℃下冷凝回流,搅拌5h;反应结束后,将四氢呋喃用旋转蒸器发除去制得大黄素复合前驱物。将20ml的四乙氧基硅烷溶于60%乙醇溶液,并加入上述制备的大黄素复合前驱物,在60℃下搅拌4h进行协同水解制备硅溶胶。硅溶胶在温度为50℃条件下凝胶,于110℃下老化,制得内部镶嵌有大黄素的硅质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碎为100目的细小颗粒,用二甲亚砜溶液在70℃下冷凝回流,搅拌7h,将大黄素从干凝胶中洗脱除去,制得对大黄素具有专一选择性的内置型纳米孔吸材料。吸附材料对0.5mol/mL的大黄素模拟液进行饱和吸附,最大吸附量为7.1mg/g,达到吸附平衡时间为4h,对大黄素的选择率为79%。
实施例三将80mg的倍他米松溶于15ml二甲亚砜,将15ml的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上述二甲亚砜溶液,在110℃下冷凝回流,搅拌16h;反应结束后,将二甲亚砜用旋转蒸发器除去制得倍他米松复合前驱物。将10ml的四乙氧基硅烷溶于55%乙醇溶液,并加入上述制备的倍他米松复合前驱物,在50℃下搅拌6h进行协同水解制备硅溶胶。硅溶胶在为40℃条件下凝胶,于100℃下老化,制得内部镶嵌有倍他米松的硅质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碎为60目的细小颗粒,用二甲亚砜溶液在110℃下冷凝回流,搅拌20h,将倍他米松从干凝胶中洗脱除去,制得对倍他米松具有专一选择性的内置型纳米孔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对1mol/mL的倍他米松模拟液进行饱和吸附,最大吸附量为7.5mg/g,达到吸附平衡时间为6h,对倍他米松的选择率为81.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的内置型纳米孔硅质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将具有药用功能的黄酮苷类、甾体药物、蒽酚与蒽酮类或者香豆素类化合物溶于四氢呋喃、二甲亚砜、吡啶或者氯仿配制成浓度为5~10mg/ml的溶液,然后按化合物与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者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摩尔比1~5计,将硅烷加入到上述化合物溶液中,于70~130℃下搅拌4~20h;反应结束后,将溶剂用旋转蒸发器除去得到复合前驱物;(2)将四乙氧基硅烷溶解于20%~70%乙醇溶液中配制成体积浓度为40~80%的溶液,并按照与四乙氧基硅烷体积比为0.2~1将前驱物加入到四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中,在40~60℃下搅拌2~10h,进行硅烷的协同水解;(3)将上述协同水解后的溶胶,放在温度为30~50℃条件下凝胶,待全部凝胶以后将凝胶置于80~120℃下老化,至凝胶产物质量恒重;(4)将干凝胶研碎成40~100目,用40%~70%乙醇溶液、四氢呋喃、二甲亚砜或者氯仿作为洗脱液,在70~130℃下搅拌5~24h,将药用化合物从干凝胶中洗脱除去,制得内置型纳米孔吸附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的内置型纳米孔硅质吸附剂的方法,属于合成吸附剂技术。该方法包括步骤将药物化合物溶于包括氯仿的溶剂中制成溶液,以药物化合物与有机硅烷摩尔比将化合物溶液与有机硅烷进行混合,搅拌进行反应,然后将溶剂除去得到前驱物。将四乙氧基硅烷溶于乙醇溶液,并加入前驱物,进行水解及凝胶、老化制得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碎,用包括氯仿的洗脱液将药物化合物脱除,制得内置型纳米孔吸附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材料的分子印迹和识别在极性溶剂中的进行,可用于水溶性药物成分分离纯化。该吸附剂吸附量可达6mg/g,对化合物的吸附选择率可达80%,具有内置型纳米孔、耐酸碱性强、制备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B01J20/30GK1736580SQ20051001445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1日
发明者张裕卿, 马振荣 申请人: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