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文氏管滤袋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24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文氏管滤袋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式除尘器的除尘装置,尤其是脉冲袋式除尘器中与文氏管配用的滤袋框架结构之改进。
2.背景技术现有的袋式除尘器中,如图1所示,通常文氏管(7)(也称文丘里管或文丘里喷嘴),安装在滤袋框架(12)顶端口,滤袋框架安装在花板(11)孔中,滤袋(2)套在滤袋框架(12)外侧,当含尘气体(1)进入中箱体(3)时,含尘气体(1)穿过滤袋壁,被净化气体(4)进入上箱体(5),含尘气体(1)中的粉尘被阻挡在滤袋壁外侧,当滤袋壁外侧的粉尘积到一定厚度时,为了清除滤袋壁外侧的粉尘,需要用脉冲压缩空气喷射清灰。工作时,电磁阀(10)打开脉冲阀(9),空气包(8)中的压缩空气从喷射管(6)孔中喷出,喷射的气体通过文氏管(7)时可以诱导80%左右的被净化的气体组成脉冲气流(13),产生一股冲击波进入滤袋(2)内,清除滤袋壁外侧附着的粉尘,实现高效净化,节省喷吹气体,节约能源。
但是,现有的带文氏管滤袋框架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进入滤袋内部被净化气体(4),自下而上要出袋口时,先要通过喉口直径较细的文氏管(7)〖通常滤袋直径≥120mm,而文氏管仅≥46mm〗,文氏管喉口使净化气体(4)的气流通道大大缩小,显然增加了净化气体的阻力,导致设备总阻力的增加;②另一方面从清灰角度看,文氏管喉口形成的瓶颈,阻碍了脉冲气流(13)的流速,显著削弱了脉冲气流对滤袋壁的冲击力,从而削弱了对滤袋(2)的清灰效果;③再者,由于仅文氏管(7)管口下部有脉冲气体冲击清灰,相对文氏管长度范围内的滤袋部分得不到有效清灰,该部分滤袋表面积灰很厚,不起过滤作用。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欲以简单结构改进来解决上述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文氏管滤袋框架,它是在原有滤袋框架的框顶外周固定设置有2个以上的支撑件,抬高文氏管安装位置,即让文氏管顶端安装位置从原来的滤袋框架的顶面上提高了一个支撑件的高度,所述支撑件的高度可选择10~30mm,从而在文氏管对应支撑件的周环可形成新的气路。新的气路增大了净化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少了气流阻力、设备阻力,能节省电能,而且,脉冲喷射气流可多通道进入滤袋内,可加快清灰气流速度,提高对滤袋壁的清灰效果。还有增加的气流通道,使喷射气流也能作用于对应文氏管长度向的滤袋壁,提高了滤袋的过滤面积和清灰效果。
4.
图1是以往带文氏管滤袋框架用于脉冲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以往带文氏管滤袋框架装在除尘器花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在除尘器花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2举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2(b)所示本实施例带文氏管滤袋框架,是在如图2(a)原有滤袋框架(12-1)的框顶外周固定设置了3个高度为18mm的支撑件(12-2),以此抬高文氏管(7)的安装位置,即让文氏管(7)从原来的滤袋框架(12-1)的顶面上提高18mm,从而在文氏管(7)对应支撑件(12-2)的周环形成了新的气路。新的气路增大了净化气体(4)的流通面积,减少了气流阻力、设备阻力,能节省电能。而且,因脉冲喷射气流(13)由多通道进入滤袋(2)内,加快了清灰气流速度,提高对滤袋(2)壁的清灰效果。再者,增加的气流通道,使喷射气流(13)也能作用于对应文氏管长度向的滤袋壁,提高了滤袋(2)的过滤面积和清灰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带文氏管滤袋框架,包括文氏管(7)和滤袋框架(12-1),其特征在于在滤袋框架(12-1)的框顶外周还固设有2个以上的、用以抬高文氏管(7)的安装位置,从而在文氏管(7)对应其的周环形成新的气路的支撑件(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2)高度为10~30mm。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带文氏管滤袋框架,通过在原有滤袋框架的框顶外周固定设置2个以上的支撑件(支撑件高度可选10~30mm),抬高文氏管安装位置,让文氏管对应支撑件的周环形成新的气路。新的气路增大了净化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少了气流阻力、设备阻力,能节省电能,而且,脉冲喷射气流可多通道进入滤袋内,可加快清灰气流速度,提高对滤袋壁的清灰效果。还有增加的气流通道,使喷射气流也能作用于对应文氏管长度向的滤袋壁,提高了滤袋的过滤面积和清灰效果。
文档编号B01D46/02GK2799052SQ200520038830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0日
发明者饶伯春, 王成彪 申请人:上海博格袋式除尘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