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滤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滤水器结构,在此尤指一种容易快速组装滤芯于滤水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饮用水的品质愈来愈严格,有单一滤蕊的滤水器,也有数道滤蕊的滤水器,其主要藉由滤芯的滤材来过滤水中微生物、矿物质及异味,且该等滤水器亦可作为纯水、电解活水的前置过滤。
早期滤水器的结构便如图1-3所示般,其具有一滤芯上盖10,该滤芯上盖10底端向上凹设有一环形槽11,并使滤芯上盖10于环形槽11中央形成有一套筒12,另于滤芯上盖10底缘外周设有一大径的螺合部13,然后在滤芯上盖10则设有一贯通至环形槽11的进水孔14,用以外接水源,且滤芯上盖10另设有一贯通至套筒12内的出水孔15;其滤芯上盖10的螺合部13是供一下杯20锁合,并于相对锁合位置设有○形环21,用以达到密封下杯20内部的承室22的作用,而下杯20于承室22底端中央则向上突伸出有套座23;而具中孔31的滤芯30是按装于下杯20的承室22中,其筒身设有滤材32,而滤芯30底端则设有定位孔33,此定位孔33是供下杯20套座23对合,使该滤芯30底端得定位于下杯20内的中央位置,而滤芯30于中孔31顶端则同心的向上延设有定位管34,此定位管34外周上下间隔的组设两止漏环35,使该定位管34得密接于滤芯上盖10套筒12内,令进水孔11在提供水源进入该下杯20承室22后,该水源须通过滤材32过滤而至中孔31内,以便由出水孔13输出过滤后的水。
然该习用结构却有滤芯30在更换时实具有不易组装的缺点,尤其滤芯30在使用三个月后便须更换,其更换频率相当高,在不易组装的实际情状下,会大大影响到消费者更换的困扰。一般而言,在拆卸滤芯30并没有任何困扰,可是在换装新滤芯30则有极大的不便处,因为新滤芯30是先将其底端定位孔33按装于下杯20套座23中,再配合螺锁下杯20的动作,使定位管34得同心的插入套筒12中,可是滤芯30定位管34具有一定的长度,且为使定位管34能够密接套筒12中,故定位管34和套筒12公差相当小,所以两者需完全对准,才能藉由螺锁下杯20的方式使定位管34同心的进入套筒12中,可是在螺锁下杯20的过程中,其滤芯30会以定位孔33及套座23为支点而左右晃动,难以使定位管34对准的插入套筒12中,滤芯30定位管34稍有偏斜时,便会造成螺锁下杯20的施力不顺,如果强制螺锁该下杯20,其便无法确保定位管34和套筒12的密接关系,会使外接水源渗透的进入出水孔13中,进而影响到过滤水的品质,职是,在换装新的滤芯30时,须一再反复的调校,而有麻烦又费时的缺点。
有鉴于此,于是便有开发出图4的结构来因应,其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68097号『滤芯止密结构改良』,该案主要以一止密环41是套接于前述定位管34,且该止密环41的外周是设成锥状环缘造型,而滤芯上盖10于套筒12底缘则设有相对应的锥状环面42,其锥度状态恰可与前述止密环41的锥状环缘相对靠达成密合。惟其却有如下的缺点1、滤芯30长度于制造时并不易控制,通常会有1-1.5的公差,此结构设计于制造时难度甚高,致滤芯30不可能有太多的长度误差,造成成本的大量增加。
2、其锥面引导的设计虽有导正的作用,但在螺锁该下杯20时,其仍不能防止滤芯30左右偏斜,所以该滤芯30的止密环41仍不能一次的和锥状环面42对合,其虽已改善图1的不易换装的缺点,但仍未达到最方便操作的要求。
3、其锥面设计需缩小出水孔13的孔径,会限制到出水流量。
4、其下杯20锁合于滤芯上盖10时,该下杯20须提供一向上的推力,徒增加该下杯20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快速组装滤芯于滤水器的滤水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滤水器结构,其滤芯上盖底端螺合有一下杯,该滤芯上盖底端中央向下设有套筒,并以一出水孔接通至套筒内、一进水孔接通至套筒外,而下杯于承室底端中央向上突伸出套座;下杯内的承室按装有滤芯,滤芯具有中孔且于筒身设有滤材,该滤芯底端设有供套座对合的定位孔,且滤芯于中孔顶端向上延设有定位管,此定位管的直径恰可对合于套筒内,而定位管并按装有止漏环,其中定位管顶端突设有肋条,该肋条设有与定位管同心的引导面,此引导面由肋条顶端向下渐扩,并使该引导面底端和定位管顶端相接,且该引导面的导正行程大于滤芯外周和下杯承室的间距。
所述引导面由肋条顶端向下弧状渐扩。
所述引导面由肋条顶端向下斜状渐扩。
所述肋条以十字状的一体成型于定位管内,以使肋条可形成出水的流道,而该肋条顶缘突出定位管顶端,肋条突出的部位有与定位管同心的引导面。
所述滤芯上盖底端向上凹设有一环形槽,并使滤芯上盖于环形槽中央形成有一套筒,然后在滤芯上盖则设有一贯通至环形槽的进水孔,滤芯上盖另设有一贯通至套筒内的出水孔。
所述定位管肋条能对合于滤芯底端的定位孔中,以使二支以上的滤芯能相互串接于较长的下杯内。
所述定位管肋条能对合于滤芯底端的定位孔中,以使二支以上的滤芯能相互串接于标准的下杯内。]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管顶端突设有肋条,该肋条则设有与定位管同心的引导面,并使该引导面底端和定位管顶端相接,且该引导面的导正行程是大于滤芯外周和下杯承室的间距,使之只须藉螺锁下杯的一次动作,即能快速且正确的完成换上新滤芯。
图1是第一种习用滤水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第一种习用滤水器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第一种习用滤水器结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台湾专利公告第M268097号的第三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滤芯上盖 11环形槽 12套筒 13螺合部14进水孔15出水孔 20下杯 21○形环22承室 23套座30滤芯 31中孔32滤材 33定位孔 34定位管 35止漏环41止密环42锥状环面50滤芯 51中孔52滤材 53定位孔 54定位管 55止漏环56肋条 560引导面 A导正行程B间距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兹附以较佳实施例图式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5-7,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滤芯上盖10,其底端向上凹设有一环形槽11,并使滤芯上盖10于环形槽11中央形成有一套筒12,另于滤芯上盖10底缘外周设有一大径的螺合部13,然后在滤芯上盖10则设有一贯通至环形槽11的进水孔14,用以外接水源,且滤芯上盖10另设有一贯通至套筒12内的出水孔15;下杯20,是锁合于滤芯上盖10的螺合部10,并于相对锁合位置夹设有○形环21,用以达到密封下杯20内部的承室22,而下杯20于承室22底端则向上突伸出套座23;滤芯50,是按装于下杯20的承室22中,其具有由上向下凹设的中孔51,该滤芯50筒身设有滤材52,而滤芯50底端则设有定位孔53,此定位孔53供下杯20套座23对合,使该滤芯50底端得定位于下杯20内的中央位置,而滤芯50于中孔51顶端则向上延设有定位管54,此定位管54的直径恰可对合于套筒12内,而定位管54并按装有止漏环55,使之能密合于套筒12内孔,其特征在于定位管54内一体射出成型的设有十字状的肋条56,使肋条56间形成出水的流道,而该肋条56顶缘是突出定位管54顶端,肋条56突出的部位则设有与定位管54同心的弧状或斜状引导面560,此引导面560是由肋条56顶端向下渐扩,并使该引导面560底端和定位管54顶端相接,且该引导面560的导正行程A是大于滤芯50外周和下杯20承室22的间距B。
由以上的主要内容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换装新滤芯50时,先将其底端定位孔53按装于下杯20套座23中,因为引导面560的导正行程A是大于滤芯50外周和下杯20承室22的间距B,所以在将下杯20螺锁于滤芯上盖10时,该滤芯50即使在承室22内左右偏斜,其突出于定位管54顶端的引导面560仍能进入套筒12内,使该引导面560可循序的导正该滤芯50及定位管54,令定位管54准确无误的进入套筒12中,如此便能达到只须一次动作即能完成换上新滤芯50的优点,以同时克服图1-4习用结构的各个缺点,而具有简便快速及正确换装滤芯50的特点。
请配合图8观之,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而能运用于大楼水塔或大水量过滤的环境,其主要使定位管54及肋条56可对合于滤芯50底端的定位孔53中,以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二支以上的滤芯50串接于较长的下杯20内,如此便能大幅弹性的增进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效率,以符合大楼水塔或大水量过滤的需求,进而克服习用仅能以一支滤芯过滤的局限性。同理,本实用新型亦可以二支短的滤芯50串接于一标准的下杯20内。
由上述的结构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特征在现有此类结构中,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由于本案具有悉心的设计,其确可在更换滤芯时更为称心如意,只须藉螺锁下杯的一次动作,即能完成换上新滤芯的优点,大大克服习用重复或多次调校的缺点,而为一相当杰出且优异的设计,其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实用新型或公开的发表,故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乃爰依法提出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滤水器结构,其滤芯上盖底端螺合有一下杯,该滤芯上盖底端中央向下设有套筒,并以一出水孔接通至套筒内、一进水孔接通至套筒外,而下杯于承室底端中央向上突伸出套座;下杯内的承室按装有滤芯,滤芯具有中孔且于筒身设有滤材,该滤芯底端设有供套座对合的定位孔,且滤芯于中孔顶端向上延设有定位管,此定位管的直径恰可对合于套筒内,而定位管并按装有止漏环,其特征在于定位管顶端突设有肋条,该肋条设有与定位管同心的引导面,此引导面由肋条顶端向下渐扩,并使该引导面底端和定位管顶端相接,且该引导面的导正行程大于滤芯外周和下杯承室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引导面由肋条顶端向下弧状渐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引导面由肋条顶端向下斜状渐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肋条以十字状的一体成型于定位管内,以使肋条可形成出水的流道,而该肋条顶缘突出定位管顶端,肋条突出的部位有与定位管同心的引导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滤芯上盖底端向上凹设有一环形槽,并使滤芯上盖于环形槽中央形成有一套筒,然后在滤芯上盖则设有一贯通至环形槽的进水孔,滤芯上盖另设有一贯通至套筒内的出水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管肋条能对合于滤芯底端的定位孔中,以使二支以上的滤芯能相互串接于较长的下杯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管肋条能对合于滤芯底端的定位孔中,以使二支以上的滤芯能相互串接于标准的下杯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水器结构改良,其滤芯上盖于出水孔底端形成有一套筒,而于滤芯上盖底端并能锁合一下杯,该下杯内能安装滤芯,该滤芯于顶端延设有定位管、底端另设有可供下杯套座对合的定位孔;其中定位管顶端突设有肋条,该肋条则设有与定位管同心的引导面,此引导面是由肋条顶端向下渐扩,并使该引导面底端和定位管顶端相接,且该引导面的导正行程是大于滤芯外周和下杯承室的间距,使之只须藉螺锁下杯的一次动作,即能快速且正确的完成换上新滤芯。
文档编号B01D27/04GK2880217SQ20062005425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9日
发明者张耀钦 申请人:张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