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控制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被布 置与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相连的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和 设备。
因此,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从流化床反
应器中分离出第一固体颗粒的分离器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固体颗粒 的第一部分返回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返回导管;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固 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排放导管;和用于将第二固体颗粒从第二流化床 反应器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入口导管。进一步地,本发明尤其 涉及一种方法,其中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分离出笫一固体颗粒;沿 返回导管将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传送回所述流化床反应器; 去除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以及沿入口导管将第二固体颗粒 从第二流化床反应器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如燃烧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通常可与蒸汽或其它热传递介质相 结合,从而使得可能达到一定温度从而例如有利于将排放物的量降至 最低程度。当流化床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时,例如发生热 解反应时,则必须将外部能量引入反应器内。当吸热性流化床反应器 与另一放热性流化床反应器相连时, 一种将能量带至该吸热流化床反 应器的已公知的方法是将热床材料从放热性流化床反应器传送至该吸 热流化床反应器处。相应地,对于另一类型的放热性流化床反应器来 说,有可能通过在该流化床反应器与具有不同温度如更低温度的第二 流化床反应器之间交换床材料的方式将该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调节至 所需值。
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手段所涉及的流化床反应器,即所谓第一 流化床反应器,优选为循环流化床热解器,且与该热解器相连的第二 流化床反应器则为流化床燃烧设施,例如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因此,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手段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在该大型循环流化床锅 炉中受到加热的床材料将循环流化床热解器保持在所需的且有利于进 行热解工艺的温度条件下。
美国专利Nos. 3853498、 4344373、 4364796和5946900分别披露 了多种布置,其中通过将热床材料从独立的流化床燃烧设施引导至流 化床热解器的方式将该流化床热解器中的温度保持在热解工艺所需的 温度条件下。同时,在工艺进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更低温度的焦炭 (char)被从热解器中去除从而在该燃烧设施中进行燃烧。在这些专 利所披露的设施中,有可能通过改变从燃烧设施传送至热解器的热床 材料的质量流的方式调节热解器的温度。
在所谓快速热解中,有机材料在不含氧条件下被迅速加热至 450-600°C的温度。因此使得在工艺过程中产生了汽化的有机化合物、 热解气体和焦炭。在该工艺的稍后进行的阶段中,由该汽化的有机化 合物冷凝得出热解油。其(质量)产率通常为干态燃料的70-75%。热 解油的产量取决于温度,最佳温度通常为约500°C。如果温度过低,则 焦炭量会上升,且相应地,如果温度过高,则在热解气体中会有占更 多比例的热解气体无法冷凝为热解油。
为了使热解工艺的产量最大化,使热解器中的温度分布尽可能均 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快速热解中,由于燃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 间较短,通常小于一秒,因此使燃料温度迅速且准确地达到适当温度 是很重要的。因而,流化床热解器中的床材料的流化产生了相对均匀 且稳定的工艺温度,但在一些实例中,人们已经注意到流化床热解 器中的一部分燃料在适当的热解温度下不发生反应,这导致出现了不 希望的化学反应且例如导致降低了油的产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 进的方法和设备来高效地控制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从而使得在燃料 中有尽可能多的比例的燃料都能迅速且准确地达到适当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用于控制流化床反应器温度的方 法和设备,其中上述问题的影响被降至最低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法和设备,由此使得可准 确且迅速地调节邻近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
7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披露了 一种设备,在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中披露了该设备的特性化特征。因此,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特性化特征在于返回导管和入口导管共同拥有共用的端部部分以便将由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颗粒形成的固体颗粒混合物传送至流化床反应器。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还披露了一种方法,在方法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中披露了该方法的特性化特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性化特征在于笫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与第二固体颗粒彼此混合且因此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混合物沿返回导管和入口导管所共同拥有的共用端部部分被传送至该流化床反应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手段所涉及的流化床反应器,即所谓第一流化床反应器,是流化热解器,其中有机物质旨在在没有氧的情况下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如500°C的温度下产生化学分解。该热解器优选是循环流化床热解器,该热解器的床材料在相对较高的流化速度下被流化,由此使得在反应室中出现的气体夹带着固体颗粒到达产物气体导管。由此借助于被布置在产物气体导管中的颗粒分离器从排出反应器的气体中分离出固体颗粒,即所谓第一固体颗粒,所述颗粒分离器通常为旋风分离器。尤其是,当第一流化床反应器是除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流化床反应器时,还可优选通过除使用被布置在产物气体导管中的颗粒分离器以外的其它方式分离第一固体颗粒,例如通过被连接至反应器的下部部分的用于排放
固体颗粒的排放导管来分离第一固体颗粒。
就温度控制手段的速度方面而言,如果能确保在栽热固体材料与床中已经存在的材料之间或者尤其与被带至该床位置处的材料如燃料之间实现尽可能优良的热传递,则是有利的。因此,如果栽热固体材料的质量流是尽可能高的话,则是有利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来自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如锅炉的固体材料物质流与从第 一反应器中分离出的,例如从热解器的旋风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固体材料相混合来减小载热固体材料与第 一流化床反应器之间的温度差,所述来自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的固体材料物质流处在与第 一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明显存在偏差的温度下,所述从第一反应器中分离出的固体材料大体上处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室的温度下。由此,由被带至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颗粒所传递的有效的附加热能是大体上不变的,但被引入的用于调节温度的颗粒的质量流则更大,且其温度与第一反应器的温度之间的偏差与未添加从第一反应器中分离出的颗粒的情况相比则更小。
尽管总的来说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温度分布是相对均匀的,但已经
注意到的是在与引入用于调节温度的材料的位置点相接近的位置处,可能形成这样的区域,该区域中的温度与反应室其余部分的温度之间存在偏差。当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方法时,用于调节温度的材料的温度与反应室中已经存在的材料的温度之间的偏差不会很大,在反应室中实现了更为均匀的温度分布。例如,由此使得减少了由于热解器的不均匀温度分布所导致出现的不希望的化学反应的数量。
正如上面已经描述地,第一流化床反应器还可以是除热解器以外的其它反应器,例如放热反应器。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可以是任何其它的适当反应器,该反应器的温度以所需的方式与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之间形成偏差。当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升高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时,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必须高于第 一 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当进一步利用该方法降低温度时,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必须低于第 一 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固体颗粒的笫一部分沿返回导管返回第一流化床反应器,优选返回热解器的反应室,且第二部分被排放,优选被排放至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在一些实例中,第二部分还可被排放至别处,例如被排放至终端贮存设施或其它应用设施。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二流化床反应器是相对较大的流化床锅炉,所述锅炉具有例如850。C的炉温。流化床锅炉优选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但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锅炉,例如沸腾床锅炉。当流化床锅炉的热床材料在显著更低的温度下被引导至热解器时,该热解器接收热解工艺所需的热能。
就这方面而言,重点并不特别地在于由于供给来自第一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固体颗粒而给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带来的效应,而是假设无论是否供给固体颗粒笫二流化床反应器都会运行。但事实上交换不同温度的床材料对两种反应器的热平衡都会产生影响,且从热解器中去除的固体材料可能会包含许多焦炭,这可有利地用作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的燃料。
从第一流化床反应器中分离出的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质量
9流的体积影响了被供给至第 一 流化床反应器的颗粒物质流的温度,该物质流包含由笫二流化床反应器供给的固体颗粒。例如,如果从第一
流化床反应器中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的温度为500°C且由第二流化床反应器供给的颗粒的温度为850°C,则可能通过使用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适当质量流而将被供给至第 一 流化床反应器的混合物流的温度调节至介于500。C与850。C之间的所需温度值,例如调节至650。C。如果假设颗粒流的温度在受到处理的同时始终保持相同,则例如以下面这种方式实现了 650°C的温度使从第一反应器中分离出的处在500°C温度下的固体颗粒达到35kg/s的量,其中15kg/s被分离至第二反应器且20kg/s被返回第一反应器,后者的质量流与由第二反应器供给的具有850。C温度的颗粒的15kg/s的质量流混合在一起。
为了控制被供给至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颗粒流的温度,使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返回导管包括控制装置,即所谓第一控制装置,以便调节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质量流的做法是有利的。如果从第 一流化床反应器分离出的固体颗粒流的总量是均勻的且整条颗粒流被排出或被返回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则另一种可选方式是,可能通过被布置在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排放导管中的质量流控制装置来控制颗粒流的温度,所述固体颗粒流优选是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其产物气体流中分离出来的。第三种可选方式是,将质量流控制装置既布置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返回导管中又布置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排放导管中。
还可优选将常规的气体密封件布置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返回导管中且布置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排放导管中,所述气体密封件包括下行料管(down leg)和流化提升通道(fluidizedlifting channel )。通常情况下,使用气体密封件防止气体在处于不同压力下的空间之间流动。处在根据本发明的布置中的该气体密封件可同时用作质量流分布的控制装置,从而例如使得借助于提升通道的流化速度来调节介于被去除的质量流的量与返回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质量流之间的比率。处在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返回导管中的气体密封件和处在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排放导管中的气体密封件可以是完全独立的结构或者它们也可具有共用的下行料管。
由于由第二流化床反应器供给的第二固体颗粒的质量流的量也影响了被传送至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质量流的温度,因此对于控制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而言,使第二固体颗粒的入口导管也包括控制装置,即所谓第三控制装置,以便调节第二固体颗粒的质量流的做法是有利的。因此,入口导管优选包括气体密封结构,所述气体密封结构具有流化提升通道,所述流化提升通道包括流化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被导引至用于第二固体颗粒的入口导管的提升通道的上部部分,由此使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与第二固体颗粒高效地彼此混合。
被布置在返回导管、排放导管和入口导管中的质量流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其它已公知类型的控制装置。这些控制装置或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例如包括用于颗粒质量的可调节的螺旋输送器。
返回导管和入口导管共同拥有的共用端部部分优选包括用于混合
的固体颗粒的常规类型的温度传感器,例如PT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自然,通常还会设置与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室相连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从而例如监控反应室的上部部分的温度。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系统优选包括用于基于所测量的温度来操纵固体颗粒流的常规控制系统。
优选通过基于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上部部分中测得的温度而操纵第三控制装置的方式来控制反应室的温度,所述第三控制装置位于供给来自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的固体颗粒的入口导管中。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尤其优选的实施例,基于在返回导管和入口导管共同拥有的共用端部部分中测得的混合固体颗粒的温度对第一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的质量流的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与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相连的流化床反应器的
垂直剖面,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循环流化床热解器10,所述流化床热解器包括反应室12、被连接至该反应室的上部部分的气体排放导管14和被连接至导管14的颗粒分离器16。通过颗粒分离器16从热解气体中分离出固体颗粒,尤其是焦炭颗粒。热解气体从颗粒分离器被引导通过过滤器到达气体冷却器(图1中未示出),在所述气体冷却器中由热解气体冷凝得出热解油。未冷凝的气态产物从气体冷却器中被导引出来用作其它用途,例如被燃烧或被用作热解器的流化气体。常规的导管22、 24被连接至反应室12的侧壁20,从而例如引导燃料和惰性床材料。在反应室下方还设置了用于流化气体的风箱26,流化气体如蒸汽或未冷凝的热解气体由所述风箱被引导通过格栅28到达反应室12。
返回导管30被连接至颗粒分离器16的下部部分以使被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返回反应室12的下部部分。返回导管30的第一部分,下行料管32,与提升通道36—起形成了气体密封件38,所述提升通道通过流化装置34被流化。气体密封件38防止了气体从反应室12流动通过返回导管30到达分离器16。
还设置了与下行料管32相连的第二提升通道42,所述第二提升通道通过流化装置40而被流化,通过所述提升通道42使得可能去除通过分离器16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的笫二部分而使其到达位于接近热解器的位置处的第二循环流化床锅炉44。与此同时,下行料管32与提升通道42形成了第二气体密封件46,所述第二气体密封件防止了气体从循环流化床锅炉44流至分离器16。通过改变借助于流化装置34和40被引导的流化气体流的量使得可能控制将通过分离器16分离出的固体颗粒流分成被引导通过返回导管30到达反应室12的第一部分和被引导通过排放导管50到达循环流化床锅炉44的第二部分的方式。
气体密封件38和46可根据图1被成形为一个一体式结构,从而使得它们具有共用的下行料管32,或者另一种可选方式是,这些气体密封件可以是完全独立的。在后一种情况下,被连接至颗粒分离器16的下部部分的导管在某个点处,例如在紧接着位于颗粒分离器下方的某个点处,被分成两个独立的下行料管。
通过沿入口导管52传送来自循环流化床锅炉44的热固体颗粒而将进行热解反应所需的热能引导至热解器10的反应室12。根据本发明,返回导管30的延伸部分48被连接至入口导管,从而使得返回导管和入口导管具有共用的端部部分54。因此,可能将从热解气体中分离出的固体颗粒与由循环流化床锅炉供给的热固体颗粒的混合物供给制反应室12,该混合物的温度介于通过颗粒分离器16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的温度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固体颗粒的温度之间。
如图1所示,将热固体颗粒带至热解器的入口导管52被连接至循环流化床锅炉44的炉的侧壁。在实践中,该入口导管还可被连接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放气体导管的颗粒分离器,由此使得该锅炉的循环材料被带至热解器,或被带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的下部部分,由此使得所谓炉底灰被带至热解器。可借助于重力作用使热材料在导管52中移动,或可以其它方式,例如借助于螺旋输送器或输送气体,来传送热材料。
如果从分离器16返回的固体颗粒的温度为500°C且从循环流化床锅炉44引导出来的颗粒的温度为850°C,则经由导管部分54被引导至反应室12的颗粒混合物可具有在500°C与850°C之间变化的温度,例如650°C的温度。具有比来自循环流化床锅炉44的原始颗粒更大的质量流但比该原始颗粒更低的温度的所述颗粒混合物将与直接来自循环流化床锅炉44的处在850°C温度下的纯颗粒流相同的热能有效地带给反应室。然而,由于温度更低,因此其大大减轻了燃料分子在入口区域中产生的不希望的分解,且因此提高了热解器的热解油的产量。
通过流化装置56被流化的提升通道58有利地形成了被连接至循环流化床锅炉44的入口导管52的一部分。所述提升通道用作循环流化床锅炉44与热解器10的反应室12之间的气体密封件。借助于被供给通过流化装置56的流化气体流,使得可能调节从循环流化锅炉44被引导至反应室12的热固体颗粒流的体积且因此使得可能控制反应室12的温度。通常情况下,热解工艺具有限定地相当准确的最佳温度,且如果超过了该温度或如果无法达到该温度,则会减少所需物质的产量。根据优选实施例,基于由被布置到反应室的上部部分上的温度传感器60,如热电偶,所指示出的温度来操纵入口导管52的提升通道58的流化装置56,从而确保达到反应室12的所需温度。
根据优选实施例,提升通道58被布置在接近循环流化床锅炉44的位置处,例如与锅炉的外壁相连,由此使得返回导管30的延伸部分48可优选被连接至入口导管52的向下延伸的部分,该向下延伸的部分位 于流化提升通道58下游。根据尤其优选的实施例,返回导管30的延伸 部分48可优选以图l所示的方式,换句话说在流化提升通道58处,最 优选在提升通道的上部部分处,被连接至入口导管52。由此使得通过 入口导管52的热固体颗粒和通过返回导管30的冷却器颗粒由于流化作 用而在提升通道58中高效地混合,且被供给至反应室的颗粒流处在与 这些质量流的温度的加权平均值相对应的温度下。这使得具有瞬间不同 温度的混合不良的子流无法到达反应室,这种子流会导致在反应室中产 生不希望的化学反应且例如导致热解油的产量变低。
可优选基于温度传感器62所指示的温度对提升通道36的流化装置 34进行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布置到返回导管30和入口导管52共 同拥有的共用端部部分54上。由于来自颗粒分离器16的材料的温度与 反应室12的温度大约相同,因此加入其质量流基本上不会影响反应室 的温度。然而,加入来自颗粒分离器16的材料的质量流会降低被供给 至反应室12的固体颗粒混合物的温度,由此减少了由于载热材料的高 温所带来的问题。本发明所实现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当带来热量的材料 的质量流增加时,其与燃料的混合变得更为高效且燃料也会更为迅速地 达到所需最佳温度。
上面已经结合典型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还包括 许多其它实施例和变型。尤其是,流化床反应器并不一定是流化热解器, 而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反应器,且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并不一定是循环流化 床反应器,而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流化床反应器。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并 不一定处在比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更高的温度下,而是其温度也可 低于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不同固体流的控制装置并不一定要基于 流化提升通道,而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质量流控制装置,例如螺旋输送器。 分离固体颗粒的设备并不一定是旋风分离器,而也可以是某种其它装 置,如被连接至反应室的下部部分的排放通道。因此,所披露的典型实 施例显然并不只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本发明包括了仅由所附权利 要求书及其中的释义所限制的多个其它实施例。
权利要求
1、用于控制流化床反应器温度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分离出第一固体颗粒的分离器装置(16);-用于使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返回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返回导管(30);-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排放导管(50);和-用于将第二固体颗粒从第二流化床反应器(44)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入口导管(52);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导管(30)与所述入口导管(52)共同拥有共用端部部分(54)以便将由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颗粒形成的固体颗粒混合物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用于 将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笫二固体颗粒混合在一起 的混合设备(5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设备(58 ) 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所述笫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固体颗粒进 行流化的装置(5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导管(50) 被连接以便将所述第 一 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导引至所述第二流化床反 应器(4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导管(30) 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质量流的第一控制 装置(3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导管(50) 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质量流的第二控制装置(4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导管(52) 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笫二固体颗粒的质量流的第三控制装置(56)。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 包括流化提升通道(36 ),
9、 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流化提升通道(36、 42),这两条流化 提升通道都被连接至共用的下行料管(32)。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装 置包括流化提升通道(58)。
11、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笫一控 制装置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螺旋输送器。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装 置包括螺旋输送器。
13、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导 管(30)和所述入口导管(52)的所述共用端部部分(54)包括用于 测量所述固体颗粒混合物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2)。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迷设备包括用 于基于所述固体颗粒混合物的温度来操纵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或所述第 二控制装置(34、 40)的装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用 于基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上部部分的温度来操纵所述第三控制装置(56)的装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装置 包括被布置在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烟气通道中的旋风分离器(16)。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迷流化床反应 器(10)是热解器。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化床 反应器(44)是循环流化床锅炉。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迷第二流化床 反应器是沸腾床锅炉。
20、 控制流化床反应器温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分离出第一固体颗粒;-沿返回导管(30)将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传送回所述 流化床反应器;-去除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以及-沿入口导管(52)将第二固体颗粒从第二流化床反应器(44) 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固体导4的共用端部部分(54)被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器(J)。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体颗 粒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固体颗粒在流化混合室(58)中混合在 一起。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体颗 粒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排放导管(50)被去除而到达所述第二流化床反 应器(44)。
23、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被布置在所 述返回导管(30)中的第一控制装置(34)来控制所述第一固体颗粒 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质量流。
24、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布置在所述排 放导管(50)中的笫二控制装置(40)控制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所述 第二部分的质量流。
25、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布置在所迷入 口导管(52)中的第三控制装置(56)控制所述第二固体颗粒的质量 流。
26、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被布 置在所述返回导管和所述入口导管的所述共用端部部分(54)中的温 度传感器(62)来测量所述固体颗粒混合物的温度并基于所述混合固 体颗粒的温度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或所述笫二控制装置(34、 40 )。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流化床 反应器的上部部分的温度并基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所述上部部分的 温度来控制所述第三控制装置(56)。
28、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被布置在所 述流化床反应器的烟气通道中的旋风分离器(16)分离所述第一固体 颗粒。
29、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反应 器是热解器。
30、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化床 反应器(44)是循环流化床锅炉。
3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化床 反应器是沸腾床锅炉。
全文摘要
用于控制流化床反应器(10)的温度的方法和设备,包括用于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分离出第一固体颗粒的分离器装置(16);用于使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一部分返回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返回导管(30);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第二部分的排放导管(50);和用于将第二固体颗粒从第二流化床反应器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入口导管(52);其中所述返回导管(30)与所述入口导管(52)共同拥有共用端部部分(54)以便将由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固体颗粒形成的固体颗粒混合物传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10)。所述设备还优选包括用于使所述固体颗粒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固体颗粒彼此混合的流化混合装置(58)。
文档编号B01J8/00GK101646486SQ200780045906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1日
发明者M·伊塔佩尔托 申请人:福斯特韦勒能源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