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污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282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污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污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丄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诸多的益处,但同时也对生活环境也形成了污染。 例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等。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污染也日益加重, 并且对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为此,人们对环保开始日渐重视。水和 空气都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两类物质,节约水资源,降低废水浓度抑制水污 染是当前各工厂的前提旨要,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类污水处理设备。目前, 污水处理的设备较多,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大量的高浓度污水净化还存有不 足,导致经处理后的水体中仍然含有少量的有害物质,如在草类原料的制浆造 纸领域,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均末做到不向厂外排废水(即零排放),故造成环 境污染。因此,如何使处理后的废水综合利用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能提高过滤效率的过 滤污水的装置,并且该装置还能将过滤后的水进行回收利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过滤污水的装置,包括滤池、过滤料以及格栅,所述滤池包括主、副滤池, 主、副滤池内底部均设有格栅,格栅上设有滤网,过滤料设置于滤网上,主滤 池的底部与副滤池相互连通,主滤池内设有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滤布,副滤池上 设有一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排水口, 一个水管的一端与该排水口连通,水管的另 一端与一水泵连接。
所述位于主滤池内的滤布连接有支撑该滤布的支架,该支架与主滤池的侧 壁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方案,滤池包括主、副滤池,主、副滤池内底部均设有格栅,过滤料设置于格栅上,主滤池的底部与副滤池相互连通,将废水排入滤池 中,首先通过主滤池进行过滤,废水流入到副滤池后进一步进行过滤,这样形 成了多次过滤,使从副滤池排出的水更为清洁。主滤池内设有位于过滤料上方 的滤布,通过滤布可以将体积大的杂质或有害物质滤除,避免这些物质沉积于 过滤料中,使得过滤料能长期保持高的过滤效率。副滤池上设有一位于过滤料 上方的排水口, 一个水管的一端与该排水口连通,水管的另一端与一水泵连接。 通过水泵可将过滤后的水抽取,可形成二次利用,这样可以不但节约了水资源, 而且还避免了未过滤干净的水对环境形成污染。
所述位于主滤池内的滤布连接有支撑该滤布的支架,该支架与主滤池的侧 壁固定连接。通过支架对滤布的支撑作用,可使滤布的强度增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污水的装置,滤池包括主、副滤池1、 2, 主、副滤池内底部均设有格栅3,格栅上设有滤网4,过滤料5设置于滤网4上。 过滤料5根据被过滤的废水进行选择,如,对造纸后形成的废水的过滤料可采 用采用砂料。主滤池1的底部与副滤池2相互连通,主、副滤池共用同一侧壁, 使滤池的剖面形状呈"山"字形。主、副滤池共用的侧壁上设有开口 6,使主、 副滤池相互连通。主滤池1内设有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滤布7,位于主滤池内的滤 布7连接有支撑该滤布的支架8,该支架与主滤池1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副滤池2上设有一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排水口, 一个水管9的一端与该排水口连 通,水管的另一端与一水泵10连接。
权利要求1. 过滤污水的装置,包括滤池、过滤料以及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包括主、副滤池,主、副滤池内底部均设有格栅,格栅上设有滤网,过滤料设置于滤网上,主滤池的底部与副滤池相互连通,主滤池内设有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滤布,副滤池上设有一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排水口,一个水管的一端与该排水口连通,水管的另一端与一水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主滤 池内的滤布连接有支撑该滤布的支架,该支架与主滤池的侧壁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污水的装置,其包括滤池、过滤料以及格栅,所述滤池包括主、副滤池,主、副滤池内底部均设有格栅,格栅上设有滤网,过滤料设置于滤网上,主滤池的底部与副滤池相互连通,主滤池内设有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滤布,副滤池上设有一位于过滤料上方的排水口,一个水管的一端与该排水口连通,水管的另一端与一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污水的装置过滤效率高,并且该装置还能将过滤后的水进行回收利用。
文档编号B01D24/20GK201304270SQ200820186709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戴建成 申请人:戴建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